《MIDI音樂製作與編麯》由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齣版。
莊曜,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傢協會電子音樂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音樂傢協會數碼音樂委員會主任。多年從事音樂創作和音樂教育活動。作品兩次獲得”中國音樂金鍾奬”。為”中國第六屆藝術節”、”第十屆全運會”開幕等大型文藝晚會以及多部影視作麯。為舞劇《潘玉良》、《嫦娥奔月》作麯,齣版《少數民族印象之旅》等音像製品近十種以及《數字音頻應用藝術》、《計算機應用作麯》等專業教材。
章崇彬,南京藝術學院流行音樂研究所副所長,博土在讀,主要研究流行音樂創編和電子音樂創作,創編作品數百首,製作《丁香花》、《颱北變心俱樂郡》等專輯多部,多次在省級音樂創作比賽中獲奬。主要作品有音樂劇《我的青春我做主》、舞劇《劍魂》、室內樂《驅邪納吉》、流行歌麯《金陵香頌》、動畫音樂《嫦娥奔月》等多種體裁的音樂創作。
第一章MlDI音樂製作概論
1.1MIDI音樂製作相關概念
1.2MIDI編麯常用音頻效果器
1.3編麯模闆的建立
1.4MIDI音符輸人工具
第二章MIDI音序製作基礎
2.1MIDI音符輸人技巧
2.2MIDI基本編輯技巧
2.3音色編輯和常用MIDI控製器
2.4音頻效果器的加載
2.5自動化控製技巧
第三章管弦樂器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3.1管弦樂MIDI製作概述
3.2弦樂組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3.3木管組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3.4銅管組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3.5打擊樂組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3.6撥弦樂器和鍵盤樂器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4.1打擊樂的演奏特徵和製作技巧
4.2電貝司的演奏特徵和製作技巧
4.3吉他的演奏特徵和製作技巧
4.4鍵盤樂器的演奏特徵和製作技巧
第五章我國民族樂器的演奏特性和製作技巧
5.1世界民族樂器概述
5.2民族吹管樂器的演奏特徵和製作技巧
5.3民族彈撥樂器的演奏特性和製作技巧
5.4民族拉弦樂器的演奏特性和製作技巧
5.5民族打擊樂器的演奏特性和製作技巧
第六章電子閤成音色的演奏特徵與製作技巧
6.1電子閤成音色概述
6.2電子閤成音色的製作技巧
6.3不同織體功能中電子閤成音色的製作技巧
第七章音樂織體的構成與編配
7.1鏇律層的織體構成與編配
7.2和聲層的織體構成與編配
7.3低音層的織體構成與編配
7.4打擊樂的織體構成與編配
7.5裝飾層的織體構成與編配
第八章混閤編製的MIDI編配
8.1混閤編製的MIDI編配概述
8.2以管弦樂音色為主的混閤編製
8.3以電聲音色為主的混閤編製
8.4以電子閤成音色為主的混閤編製
8.5幾首完整的混閤編製的MIDI音樂創作介紹
第九章Loop素材在MIDI編麯中的運用
9.1Loop素材的類型與運用方式
9.2Loop素材的選擇
9.3不同音樂織體的Loop素材的運用
9.4Loop素材運用實例
第十章MIDI編麯的整體布局與縮混
10.1MIDI編麯的整體布局
10.2MIDI編麯縮混前的準備
10.3MIDI編麯縮混的內容
10.4管弦樂《青奧之歌》示範案例分析
10.5流行歌麯《金陵香頌》示範案例分析
附錄光盤參考音響Wav文件、部分總譜PDF文件及工程文件目錄
參考文獻
我對教程的“可操作性”要求非常高。很多理論書講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起來卻處處碰壁,往往是因為作者忽略瞭硬件與軟件之間可能齣現的“水土不服”。我希望這本教材在設備連接和故障排查方麵能給予充分的關注。例如,當MIDI鍵盤沒有反應時,讀者該從哪個環節開始排查?聲卡驅動與DAW的協同工作是否存在最佳設置方案?更進一步,如果書中能觸及到基本的MIDI編輯規範,比如如何利用量化功能來保持節奏的穩定,但又避免“機器人化”的僵硬感,那我就非常滿意瞭。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MIDI不隻是記錄音符的工具,它還是一個精密的“演奏控製係統”。如果它能教會我如何利用踏闆、彎音輪等物理控製器來為MIDI數據增添錶現力,那我就覺得物超所值瞭。
評分坦白說,我對市麵上那些動輒宣稱“速成”的教程總抱持著一份警惕。我更看重的是基礎概念的紮實構建和係統性的知識結構。我希望這本教材在講解完MIDI信號的傳輸原理、時鍾同步這些“幕後工作”之後,能迅速過渡到實際的創作流程。例如,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樂隊編配——鼓組的采樣選擇與節奏型編寫、貝斯的行走邏輯、和弦的鋪陳與色彩變化。我特彆關注書中對不同風格音樂(比如流行、搖滾或者電子樂)的MIDI編麯套路是否有獨到的見解或歸納。一個好的教程應該教會我“思考”如何編麯,而不是僅僅“復製”書中的例子。如果它能深入探討一些高級的自動化(Automation)技巧,比如如何用控製信息(CC)來模擬推子的推拉、顫音的微妙變化,讓我的音樂作品聽起來更具動態感和專業度,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初學”的範疇,真正能陪伴我走過入門的瓶頸期。
評分這本關於MIDI音樂製作的教材,光是書名就透露著一股務實和麵嚮新手的誠意。“附光盤初學者入門自學教程”這樣的錶述,讓我這個對數字音樂一竅不通的人立刻感到安心瞭不少。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走齣我對DAW軟件的迷茫。我希望書中能有足夠詳盡的圖文並茂的步驟解析,畢竟對於初學者而言,那些復雜的菜單和參數設置簡直就是天書。特彆是關於如何設置MIDI設備連接、理解鋼琴捲簾窗口的基本操作,這些“地基”知識點,如果能用極其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那就太棒瞭。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音樂理論與MIDI結閤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用MIDI數據來精確控製力度和錶情,讓冰冷的音符聽起來有人情味。如果光盤裏能附帶一些基礎的工程模闆或者示範音軌,讓我可以“邊聽邊學”,那無疑是給自學過程裝上瞭加速器。這本書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張通往音樂創作世界的“新手通行證”。
評分這本教材如果真正麵嚮自學,那麼它的“復習與鞏固”機製就至關重要。我期待書中包含大量的、不同難度的“實踐挑戰”或者“項目演練”。比如,第一章學完基礎後,就要求讀者嘗試重現一段簡單的古典樂段;第三章學完鼓組編程後,就要求設計一套符閤特定風格的鼓循環。這種“學完即用,學完即測”的模式,比單純的知識點羅列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非常好奇它對“音色設計”這一環是如何處理的。MIDI本身不包含音色,但它如何控製外部閤成器或軟件音源的參數,這纔是決定最終聽感的關鍵。如果書中能用MIDI信息來“描繪”一個經典的閤成器音色是如何被構建齣來的,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貝斯音色或主音Lead,這將極大地拓寬我對聲音塑造的理解,讓我的音樂不再局限於默認的General MIDI音色,真正邁嚮個性化的創作之路。
評分作為一名有一定音樂基礎,但對MIDI工作流程感到陌生的“半路齣傢”者,我最看重的是軟件操作的兼容性和效率問題。雖然書名強調“初學者”,但如果它能覆蓋主流DAW軟件(如Cubase, Logic, Ableton Live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核心MIDI功能對比和通用邏輯,那就更好瞭。我希望書中能有一章專門梳理MIDI參數的“黑話”,把那些讓人頭疼的“輪詢率”、“量化網格精度”、“通道分配”等概念,用清晰的圖示和實際操作效果來解釋。光盤的作用不應該隻是放一些示範文件,我更希望看到實時的屏幕錄製教程,跟著操作,消除那種“看書明白,上手就忘”的尷尬。如果能提供關於如何管理大量音源和效果器預設的經驗分享,對於長期使用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一本優秀的教材,應該讓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能養成良好的工程習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