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郑子太极拳理拳法:郑曼青宗师传人的武学秘宝—摆脱亚健康 修炼身心 博瑞森图书
定价:88.00元
作者:杨竣雄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068678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14岁初入郑子太极之门,师从陈曲宽师父,深得郑子太极真传。这是一本属于平凡人看的太极拳书。在拥有完整太极拳训练体系之下的学习,能让一位病体孱弱的人,逐渐恢复健康。多一个人学会,就少一个人受罪。多一个人健康,就能少占用一张病床。
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苦思冥想许久,历经多次作废重来,才规划出故事性的讲述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描述营造一个可供想象的练拳环境,让您能边阅读边产生情境,以便能够更融入更有参与感。
非常希望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天24小时陪伴您、教导您的老师。可以时时翻阅,常温常新。
如果您愿意,更可以把读书心得给到心炁门公众微信号,或是为此书专门成立的郑子太极拳理拳法群(群号:325363868)。任何疑问或想法,作者都会予以回复并做详细解答。
目录
导读:主角舍我其谁1
目录4
序言:缘起:永怀师恩无以为报5
章亚健康毁身心,万念俱灰遇太极8
晴天霹雳8
一次重要的邂逅9
养生与摄生10
体用一致二者兼备12
第二章筑基功法太极之重14
明师点拨传授功法14
搭桥:贯通任督河车倒运16
扣心斋:导接阴阳炁机循环17
落胯:太极之始根劲之初19
靠山功:补炁添髓通体鼓荡19
行功:清升浊降接地之力22
熊经功:抱圆守一肾炁归元23
勤练月余卓有成效25
第三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准备篇28
第四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至十四式28
第五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第十五至二十八式28
第六章郑子太极拳法详解:第二十九至三十七式28
第七章无处不练太极武者诞生28
太极生活化太极生活化28
高级功法提前预告30
回首来时无限感概33
太极修炼即将展开35
第八章心炁门文章精选37
篇郑子太极拳完整训练体系介绍38
第二篇徘徊生死边缘的往事40
第三篇太极拳首先是把照妖镜44
第四篇功体、器械与用药45
第五篇荷尔蒙是内家功法的核心关键47
第六篇少则得多则惑49
第七篇求松是为了形成弹簧体结构51
第八篇推不动属外家使不上力才是真太极54
附录:太极拳经拳论经典58
致谢:贵人无数心存感激60
作者介绍
杨竣雄
号诸罗遁叟,毕生修炼郑子太极拳、丹鼎道功、洗髓功等完整训练体系,尽得此三大宝贵武学之正宗真传。
原任世界百强企业高管,于35岁之年创业经商。45岁之年从商界退休,创建心炁门养生学会。下半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养生武学,让每个人都能因习练功法而更健康,因此而减少占用一张病床。
文摘
序言
与其他武术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独特,它似乎是从一个宏观的哲学框架出发,逐步向下细化到具体的身体运用层面。开篇的几章对于武术精神的探讨,为后续的技术讲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练”远比“怎么练”更重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论述拳理时,那种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的写作风格,他似乎能将不同领域(比如力学、心理学)的知识巧妙地编织进武术的体系中,使得理论体系异常丰满。虽然有些篇幅涉及到比较深奥的境界描述,初读时可能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但一旦理解了其中的关窍,对自我觉察和身体控制能力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这绝非一本速成的秘籍,它更像是一张地图,指引着修行者在漫长的武道之路上,如何不断地探索和深化自己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文化中那些强调“由内而外”的修炼方法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求知欲。它没有过多渲染武术的搏击性或竞赛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通过一种结构化的身体练习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特别是书中对呼吸与动作之间微妙关系的描述,简直是精妙绝伦。它不像有些养生书籍那样空泛地谈论“深呼吸”,而是具体地指出了在特定的架势转换中,气应该如何配合提吸沉降,这种细致的指导对于追求精进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高级技巧时,总是会穿插一些生活的比喻,让那些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读罢全书,我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被重新校准了一遍,那种长久以来困扰我的疲惫感和精神上的散乱感,都有所减轻,这让我对坚持练习充满了信心。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武学典籍。
评分这本关于武术的书籍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关于拳架和招式的简单罗列,更深入地探讨了内在的“气”与“意”的转化。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傅的私塾之中,听他娓娓道来那些看似玄奥却又蕴含着朴素哲理的武学精髓。书中的图解清晰明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领会到动作要领,但真正令人称道的是,作者非常注重心法的阐述。他强调,外在的形体只是载体,内在的松柔与专注才是修行的关键。我尝试着将书中所述的“松沉”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即便是久坐工作带来的肩颈僵硬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武术范畴,更像是一本实用的身心调节指南。作者对于传统武学精义的挖掘和阐释,既尊重了历史传承,又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了恰当的解读,使得这部作品既有深厚的底蕴,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让人读完后忍不住想要立刻起身比划一番,去感受那种流动中的和谐与平衡。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不知如何用力”到“了悟如何不用力”的修炼路径。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描述动作时的精准度极高,同时又充满了文人的雅致。他很擅长用对比的手法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描述身体的放松时,会用“如同脱臼般的松弛”来比喻,这种略带夸张却极富画面感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关于“持恒”与“自然”的论述,极大地缓解了初学者急于求成的焦虑感。它教会我们,武术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与生命节奏同步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敬畏之心。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健康”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体检报告的数字上,而是转向了对生命活力的深度感知和内在秩序的重建,这本书无疑是这场内在探索之旅中,一个极其可靠和深刻的向导。
评分对于常年与案牍为伴的脑力工作者来说,找到一种既能放松精神又能锻炼身体的活动至关重要,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它没有采用那种激烈的、对抗性的训练模式,而是提倡一种“柔中寓刚,绵绵不绝”的训练理念。书中对“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诠释,不仅仅局限于技击层面,我发现这在处理人际冲突和应对生活压力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学会借力、顺势而为,避免硬碰硬的消耗。文字的张力十足,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那种宁静而又强大的内在力量。通过跟随书中的指导进行基础的站桩练习,我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是“桩功一站,百病皆消”的古老说法,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稳定感,是任何保健品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