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瑜伽经的核心
定价:58.00元
作者:B.K.S.艾扬格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3381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艾杨格大师93岁扛鼎之作
l融汇80年的瑜伽实修经验,艾杨格大师以崭新见地揭示《瑜伽经》的核心要义
内容提要
本书是艾杨格大师在93岁时完成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艾杨格大师将《瑜伽经》中出现的*重要、*关键的核心概念及词汇萃取出来,并与《薄伽梵歌》《哈达瑜伽之光》《希瓦本集》等其他瑜伽经典中的对应章节片段进行对比,再给出精细、深入而全面地阐释。
《瑜伽经的核心》是体现艾杨格大师瑜伽思想的*著作,在本书中,艾杨格大师将自己80年瑜伽实修经验与对众多瑜伽经典的理解结合起来,全面阐释了瑜伽经典中蕴含的哲学核心要义。
这是瑜伽爱好者、瑜伽修习者、瑜伽老师及瑜伽文化及哲学爱好者不可获缺的宝贵著作,帮我们纵览瑜伽哲学要义,深入瑜伽文化精髓,构建瑜伽文化根基。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能更清晰地了解艾杨格80年瑜伽实修的思想历程,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唯有依靠自我精进,方可自我成就,艾杨格的大师之路就是一条自我精进之路,而这条自我精进之路,要有深厚的瑜伽文化作为根基和铺路石。
目录
作者介绍
B.K.S.艾扬格(1918.12.14—2014.8.20)是印度的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的创始人。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世界上的瑜伽导师之一,在西方享有盛誉。艾扬格瑜伽也被看作是当今世界为广泛练习的一种瑜伽。
在今天,全球有180个艾扬格瑜伽学院,分散在40个国家。艾扬格大师已获得多项荣誉,包括联合国和平署的科学博士,美国整体医学会PurnaSwasthya奖、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年度瑜伽教育奖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沉静又充满力量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冥想和自我探索的世界。拿到书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的油墨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墨香,这对于一本关乎内在修行和哲学的书籍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原本对瑜伽经典抱有一种敬畏,觉得内容会非常晦涩难懂,但翻开内页后,那种担忧瞬间就烟消云散了。排版布局非常清晰,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反而像是在一位智慧的长者身边,听他缓缓道来那些古老的智慧。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往往一个小小的引言或者一句精辟的总结,就能引导你进入下一个深层次的思考维度。这本书的装帧工艺也体现出了出版社对内容的尊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像收藏了一件艺术品,而不是简单的一本读物。这种对细节的用心,让我在尚未深入阅读文本之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期待。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读者踏上一段精致而庄重的精神旅程。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人肃然起敬,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它对“实践性”的强调。很多探讨精神哲学的书籍,读起来让人感觉高高在上,仿佛只有少数“开悟者”才能触及,但这本书始终将理论锚定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瞬间。它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将呼吸的觉知融入到等待红绿灯的片刻,如何将专注力运用到清洗碗碟的重复劳动中去。这些建议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基于对人体和心智运作的深刻洞察。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进行其中一个非常简单的“锚点练习”,结果发现那种瞬间的抽离感和重置感非常有效,瞬间打破了被焦虑裹挟的状态。这种即时反馈的有效性,极大地巩固了我继续深入阅读和实践下去的动力。它真正做到了将深奥的智慧,转化为人人可用的生活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深度所展现出的专业性,让我对海南出版社在文化出版领域的用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的译者或编者显然不仅仅是文字的搬运工,他们对原典的理解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使得文字在跨越语言和时代的鸿沟时,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某些段落,那些古老的词汇被赋予了极为精准和现代的诠释,既保留了原意的神圣感,又符合当代读者的理解习惯,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平衡艺术。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冥想才能体会的概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层次的解释,像剥洋葱一样,让你一层层深入。对于我这种对身心健康有长期追求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已经不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可以常伴左右的案头书,随时可以翻开任意一页,都能从中汲取到稳定而坚实的力量。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地图,指引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并守护住自己内心的宁静之所。
评分我被这本书中那种返璞归真的叙事风格深深打动了。作者在阐述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学概念时,没有使用任何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而是用了一种非常贴近生活、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来剖析人生的本质。就拿其中关于“心念的波动与宇宙的和谐”那一章节来说吧,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物理学或玄学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比如描述清晨湖面被风吹皱的涟漪,再联系到我们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起伏,让人豁然开朗。这种将宏大叙事落地化的能力,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读完一个段落,我常常会放下书本,花上几分钟时间静静体会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它不像某些心灵鸡汤那样只是提供短暂的慰藉,而是提供了一套扎实的思维框架,让你能够自主地去观察和解读自己内心的风景。每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仿佛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带有某种振动频率,能与读者的潜意识进行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极为严谨,逻辑层次感强到令人称奇。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死板地罗列条目,而是像一座精心雕琢的迷宫,每条路径都指向一个核心的真理,但又巧妙地相互关联。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不同主题之间的衔接时,总是非常注重历史的溯源和哲学的演变,这使得读者在理解某个特定原则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它在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我特别欣赏它对“修行中的障碍”那一章的阐述,没有一味地指责读者的软弱,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障碍产生的土壤——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这种全面而富有同理心的分析视角,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可信度。你会感觉自己不是被说教,而是被引导着去梳理和清理自己内心深处的杂草。读完这个部分,我对自己过去在练习中遇到的反复停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找到了更具建设性的自我调整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