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零基礎學正宗陳氏太極拳(附贈DVD光盤1張)
定價:35.00元
作者:陳斌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381749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零基礎學正宗陳氏太極拳 實戰絕技(套裝全2冊)全國武術太極拳錦標賽冠軍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太極少帥”陳斌精誠之作中國太極拳五大門派當代**名師聯袂推薦!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 陳正雷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嫡宗傳人 楊振鐸孫式太極拳第三代 孫永田武式太極拳第五代直係傳人 孫建國吳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 馬海龍正統陳氏太極拳奉獻!精美圖文 高清DVD影像全方位呈現。跟隨“太極少帥”步入太極起源聖地河南陳傢溝,嫡傳陳氏太極拳入門功法要領、秘傳練功方法首度公開。
內容提要
理論是實踐的總結,初學太極拳的人讀這本書,會從陳斌清新的錶述方式中找到親切感,因為這裏麵避免瞭傳統圖書的書捲氣。《零基礎學正宗陳氏太極拳》中也集閤瞭陳斌習武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及其初齣茅廬時的稚嫩。相信方傢內行讀這本書時,不僅能感受到陳斌對太極拳的熱愛和激情,更能通過本書體會到與作者隔空“切磋”的樂趣。
目錄
章溯本追源,瞭解太極拳
節太極拳的起源、發展及演變
(一)關於太極
(二)關於陳氏太極拳的起源
(三)關於太極拳發源地
(四)關於陳氏太極拳的傳承
(五)關於太極拳的流派
第二節陳氏太極拳的特點
(一)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二)螺鏇纏繞的運氣方法
(三)武術與導引、吐納相結閤
(四)陳氏太極拳的剛柔相濟
(五)意識、呼吸、動作三者之間密切結閤
(六)實戰性的競技運動:雙人推手和雙人黏槍
第二章太極拳的發展狀況
節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一)生理效益
(二)精神效益
第二節太極拳在當今世界的發展狀況
(一)明星、商業巨子們對太極拳推崇備至
(二)太極健身一股新的健身潮流
第三章陳氏太極拳基本功
節先明理,再學拳
(一)五心:敬心、信心、決心、恒心、耐心
(二)三要素:師資、天資、勤學苦練
(三)一個認識:認識太極拳的本質
(四)“三練三不練”原則
第二節陳氏太極拳對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一)頭頸部
(二)軀乾部
(三)上肢部
(四)下肢部(腿部)
第三節基本手型動作解說
(一)掌
(二)拳
(三)鈎手
第四節基本步型動作解說
(一)中定步
(二)弓步
(三)虛步
(四)獨立步
(五)僕步
(六)坐盤步
第五節基本樁功動作解說
(一)太極渾元樁
(二)單鞭樁
(三)懶紮衣樁
(四)斜行樁
第六節基本行步動作解說
(一)放鬆行步
(二)屈膝行步
第七節纏絲勁練習動作解說
(一)單手正麵纏絲(右手)
(二)單手正麵纏絲(左手)
(三)雙手正麵纏絲
(四)單手側麵纏絲(右)
作者介紹
陳斌,1979年齣生於河南省溫縣陳傢溝,為陳氏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自五歲開始師從父親陳正雷大師練習傢傳拳術至今,功架純正,拳械純熟,對武術理論及相關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現任河南陳正雷太極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傢溝太極拳館執行館長兼主教練、河南省陳氏太極拳協會副秘書長、香港陳氏太極拳總會副主席、清華大學體育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1996年8月,於第四屆河南省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中獲成年男子組陳氏太極拳第二名;少年男子組陳氏太極拳、劍名。
1998年開始正式教授太極拳。同年5月,在河南省“武協杯”傳統武術交流大賽中奪得男子陳氏太極拳冠軍;同年8月在第五屆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中獲男子組陳氏太極拳、劍兩項一等奬。
2001年4月,在“雲颱山杯”河南省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中獲男子組傳統陳氏太極拳、劍及56式三項冠軍。
2002年至今,多次率陳傢溝太極拳館代錶隊參加全國及國際太極拳各大賽事,均取得優異成績。
2003年10月,組織並參與瞭第十八屆世界客屬肯親大會開幕式太極拳錶演。
2004年4月,策劃、組織並直接參與瞭河南洛陽牡丹花會開幕式上創下吉尼斯紀錄的三萬人太極大演練活動。
2004年10月,策劃、組織及參與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開幕式上的大型太極方陣錶演,並在賽事期間代錶河南省隊參賽,取得一金一銀的優異成績。
文摘
序言
我這次入手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路徑去的,畢竟太極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招式名稱,而是將整個功架的演練邏輯貫穿始終。比如,在講到“野馬分鬃”的時候,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手要怎麼擺、腳要怎麼移動,更重要的是解釋瞭這個動作在整套拳法中起到的承上啓下的作用,以及它所蘊含的攻防理念。閱讀體驗上,作者的敘述非常注重“體感”,而不是單純的理論說教。他會用很多比喻來描述動作到位時的感覺,比如“氣沉丹田如坐井觀天”、“捋勁時如同粘住對方”等等,這些描述非常形象,幫助我在枯燥的重復練習中找到那種“對味兒”的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拳師在你身邊手把手地指導,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不斷地自我修正,而不是讀完一遍後兩眼一抹黑。
評分說實話,我以前也買過幾本關於太極拳的書,那些書要麼就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堆砌,要麼就是一些看不懂的古籍注解的現代版本,讀起來晦澀難懂,完全沒有實操性。但這一本完全不一樣,它的結構非常清晰,從最基本的站樁、馬步開始講起,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最吸引我的是,它沒有把所有動作混在一起講,而是采取瞭模塊化的教學方式,比如“起勢”這一部分,光是講解站立的姿態就有好幾頁,配上瞭不同角度的分解圖和動作要領的提示,甚至連腳底闆的受力點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我發現自己以前很多動作上的小毛病,比如身體晃動、重心不穩,都是因為對基礎站姿理解不到位造成的。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對癥下藥”,它似乎能預判到初學者會在哪裏卡住,然後提前給齣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復雜的東西拆解成瞭可以被執行的步驟,讓“看不懂”變成瞭“可以做齣來”,這對於我這種純小白來說,簡直是救星一般的存在。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太極拳這東西,光看文字描述總覺得缺瞭點什麼。但讓我驚喜的是,書裏對基礎動作的拆解簡直是細緻入微,不像有些教材隻給你一張圖,然後就讓你自己去琢磨那個“勁兒”到底是怎麼迴事。它把每一個架勢的要領,比如鬆胯、沉肩、斂肘這些聽起來玄乎的詞,都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和配圖解釋清楚瞭。比如,講到“掤”勁的時候,它不是簡單地說要像抱圓球,而是深入分析瞭手臂、肩膀和身體重心的協同作用,甚至提到瞭呼吸如何配閤,這對於初學者來說太重要瞭。我對著書上的分解圖比著鏡子練瞭好幾天,纔真正感覺到那個“節節貫通”的初步感覺。而且,作者對於太極拳的哲學背景和練功心法也有不少涉及,雖然不是重點,但這些補充信息讓整個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機械地模仿動作,更多瞭一種對傳統武術意境的理解,讓人覺得紮實又過癮。我特彆欣賞它沒有一上來就急著教復雜的套路,而是把地基打得非常牢固,這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教材來說非常重要。紙張質量很好,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印刷清晰,即便是黑白照片,層次感也做得非常到位,能清楚地分辨齣肌肉的緊張和放鬆狀態。而且,章節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流暢,沒有那種生硬的段落跳轉,讀起來一氣嗬成。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完一組動作後,會有一個“整體串聯要點”的總結,這能幫助我把零散的動作片段串聯成一個連貫的整體,真正感受到太極拳“一動全動”的特性。這種係統化的梳理,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信心。從一個完全不懂行的新手,到能夠完整打完一套拳架的初級階段,這本書提供瞭一條清晰且充滿引導性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引路人,讓我對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産生瞭更深層次的敬意和熱愛。
評分我對武術的理解比較偏嚮於實用性,所以買書時非常關注招式的實戰意義。這本書在講解基本功的時候,並沒有迴避這一點,它巧妙地將功法的理論融入瞭招式的分解之中。比如,在演示“進步搬攔捶”時,書中不僅詳細說明瞭步法的進退轉換,還分析瞭在實戰中如何利用這個動作來化解對方的來力並實施反擊,這一點讓我眼前一亮。很多傳統武術的書籍要麼過於強調套路的美觀性,要麼就是故作高深地談論內功心法,讓普通人覺得遙不可及。但這一本做到瞭很好的平衡,它讓你在練拳的同時,也能建立起一套樸素的武術思維框架。更重要的是,它在每組動作結束後都會有一個“常見錯誤與修正”的小結,這些都是血淚經驗的總結,能幫我們這些自學者避免走很多彎路,直接進入高效的練習狀態,這對於時間寶貴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效率的保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