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阿特里格斯(Art Riggs) 著
图书标签:
  • 运动按摩
  • 深层软组织
  • 康复
  • 运动损伤
  • 肌肉放松
  • 手法
  • 理疗
  • 运动医学
  • 健康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4032
商品编码:2961088203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定价:98.00元

作者:【美】阿特里格斯(Art Riggs)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54740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解剖列车》作者托马斯·梅尔斯作序推荐!以“神经肌筋膜网络”为基础,阐释人体基础理论、按摩技术,解读针对各个部位的按摩手法,制定针对多种常见损伤的理疗策略缓解压力、疼痛·恢复身体机能·提升活动能力·矫正身体姿态·200余幅高质量照片、50余幅专业解剖插图,详尽展现上百种按摩手法、治疗策略。·培养敏锐的触摸感,提升触摸质量。·示范如何通过正确选择按摩手法高效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提供针对常见疼痛及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方案。·促进客户肌肉拉长、放松,提升肌肉力量,帮助客户释放压力、缓解疼痛、预防损伤。

内容提要


在体育运动甚至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受到身体疲劳及运动损伤的困扰。而肌肉、韧带等深层软组织的疲劳与损伤是造成上述困扰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这些深层软组织能够得到放松,将会有效降低受伤风险,也能在运动损伤出现后及时对受伤部位进行处理。 《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通过真人示范图片与专业肌肉解剖图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深层软组织按摩法的基础理论及身体各部位按摩的步骤、力度、手法、注意事项及作用肌肉等,并提供了针对多种常见损伤的理疗策略。《体育运动中的深层软组织按摩法》旨在提升普通人群、专业理疗师以及健康从业者的按摩水平,以帮助被按摩者释放压力、缓解疼痛、提升活动能力、矫正身体姿态、预防常见损伤。

目录


演示图列表........................ xiv

序言................ xxi

前言—针对2007 年版本 ...............xxiii

综述 ..................1

什么是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 1

为什么要学习深层软组织按摩法 ............... 3

安全第 一:慎行区域 ...................5

第 一章 一般理论 ............. 13

深层软组织按摩法原则 ............... 13

阅读身体 ................. 15

提高你的触摸质量 ..........16

触摸的质量 .............17

如何培养你的触摸感 ................17

接受其他同事理疗师的按摩 ................17

继续进修课程 .....................18

安排指导 .................18

练习触诊 .................18

一些定义触摸感的方式 ............... 20

柔和的触摸感 .....................20

压迫组织与拉伸组织时的区别 ............20

生物力学 .................21

工作时须与顾客保持合适的距离 ........21

肌肉组织软化的重要性 ............23

关于疼痛感的一些话 ................... 24

推拿的方向 .................... 25

一些基本的推拿策略 ................... 25

拉长推拿手法 .....................26

固定并拉伸 .............26

朝拉伸的方向推拿 ....................27

横向按摩法 .............27

将肌肉划分区域 .................28

将肌肉从依付状态中解放出来 ............29

允许一块肌肉缩短 ....................30

第二章 基本技术 ............. 33

力量的等级 .................... 33

对拇指说“不” ............... 34

正确地使用手指 ............. 35

用指关节代替拇指 ..........36

范例:用手指和指关节按摩枕骨、前额和太阳穴 ......... 37

拳的用法 .................38

使用前臂 .................40

肘的使用 ................. 42

基本策略 ................. 43

将肌肉摆至拉伸位置 ................43

侧卧姿的使用 .....................45

侧卧姿按摩内收肌 ....................46

侧卧姿的其他用法 ....................47

全面地应用各种备用姿势 ....................48

第三章 具体策略 ............. 51

对足部和小腿部分的理疗 ............51

高弓足与扁平足 .................51

足底脚表面 .............53

支持带 .....................56

小腿前区域 .............56

小腿后侧区域 .....................58

俯卧姿势 .................58

侧卧姿与俯卧姿 .................59

大腿部按摩 ....................61

侧卧姿按摩内收肌 ....................61

大腿理疗的各种变化 ................62

腿部外展肌 .............63

阔筋膜张肌 .............65

骨盆部位理疗 .................65

臀大肌理疗 .............66

大腿外旋肌 .............67

骨盆其他部位的理疗选择 ....................68

骶骨 ............68

尾椎 ............68

骶结节韧带 .............69

骨盆与下背部理疗 ..........69

腰方肌 .....................70

腹部按摩 ................. 72

腰大肌与髂肌 .....................72

呼吸系统的理疗 .............74

中上背部的理疗 .............76

脊椎、肋部和椎旁肌 ................77

侧卧技巧 .................79

背部伸展 .................79

背部弯曲 .................80

脊椎旋转技术 .....................81

肩带与前胸的理疗 ..........82

前胸 ............85

肩袖 ............88

肩胛骨 .....................89

放松肩胛骨外侧缘 ....................89

放松肩胛骨内侧缘 ....................91

手臂按摩 .................91

手部按摩 ................. 93

颈部按摩 .................94

第 一肋与其对颈部理疗的重要性 ........98

颈前部按摩 .............99

俯卧姿按摩颈部的策略 ..........101

颅骨按摩 ......................102

后头脊 ...................102

基本颅骨的按摩 ......................103

颅骨前部与侧面的理疗 ..........103

下颌与颞下颚关节的按摩 ..........104

颅部减压 ......................109

第四章 如何关注顾客健康 ........ 111

一盎司的预防 ...............112

背痛 ..........113

颈部疼痛 ...............115

头痛 ..........116

更严重的情况 ...............116

恶性黑色素瘤 ...................117

癌 ...................118

情绪与按摩 ..................119

第五章 常见伤病的理疗策略 ................ 121

疑难排解指南 ...............122

帮助人而不只是单纯地治疗伤处 ......125

计划你的疗程 ...................127

无形资产—你的理疗心态 ..............129

文字记录 ...............130

账单与收款 .......................132

应用 ..........134

足踝 ......................135

软组织治疗方案 ......................136

用重力进行理疗 ......................136

增强方案 ...............138

拉伸方案 ...............139

足底筋膜炎 ..................140

软组织治疗方案 ......................140

拉伸方案 ...............141

膝关节 ..................142

髌骨调整 ...............142

软组织治疗方案 ......................143

髂胫束 ...................143

内收肌按摩 .......................145

膝部运行轨迹 ...................146

增强方案 ...............147

拉伸方案 ...............150

网球肘及高尔夫球肘 .................153

软组织治疗方案 ......................153

增强方案 ...............154

拉伸方案 ...............155

腕管综合征 ..................155

下背部 ..................156

软组织治疗方案 ......................157

对下背部屈伸的按摩 ..............158

增强方案 ...............159

拉伸方案 ...............162

坐骨神经痛 ..................163

软组织治疗方案 ......................163

增强与拉伸方案 ......................163

梨状肌综合征与坐骨神经痛 ..............164

梨状肌软化治疗方案 ..............164

肩部 ......................165

软组织治疗方案 ......................165

增强方案 ...............166

确定手臂旋转受限的地方 ..................167

拉伸方案 ...............169

神经肌肉易化技术拉伸 ..........170

第六章 计划你的疗程 ............... 173

制定你的疗程方案 ....................173

主要与次要紧张 ......................174

紧张缩短的肌肉与紧张拉长的肌肉相比较 ..........175

人体阅读 ......................176

身体前后平衡 ...................177

两侧平衡 ...............178

内侧模式与外侧模式 ..............178

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 .................180

坐姿理疗 ...............181

坐姿理疗斜方肌 ......................182

坐姿理疗肩胛骨 ......................182

后伸胸椎 ...............183

拉伸腰筋膜 .......................184

肩带按摩 ...............184

将手法和方案融入你的按摩风格中 ..............185

第七章 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 187

跟着你的知识前进 ....................188

时间管理 ...............188

其他限制理疗师成长的陷阱 ..............189

从事人体疗法工作的现实 ..........191

实际问题 ...............191

自尊心 ...................193

让你自己 ..................194

从自我表达中得到满足 .............195

推荐阅读 ......................196

综合人体疗法 ...................196

脊椎活动 ...............199

顾客自学书籍与练习指导 ..................199

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 ..............200

术语表................. 202

关于作者............. 204



作者介绍


阿特·里格斯(Art Riggs)阿特·里格斯是一位拥有高级罗尔夫认证的知名按摩理疗师,他从1988年开始执教人体疗法教学。他个人身体活动上的问题及对高难度运动的追求,包括马拉松,让他开始对人体疗法产生兴趣,并从开始的诊室接待员到学生做起。他在接受、提供人体疗法等方面有完整的经验。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运动生理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的整个生涯都作为一名罗尔夫按摩治疗工作者及深层软组织按摩教师。他举办了很多关于健康理疗及医学专业的研讨会,包括物理治疗,更协助完成了罗尔夫学院的培训工作。在工作的前十年时间里,里格斯主要专注于物理理疗中的肌筋膜疼痛缓解,并从中培养了自己的职业兴趣。他曾帮助多位奥林匹克运动员、职业橄榄球和篮球运动员以及职业舞蹈家和音乐家解决了问题,提高了他们在各自专业中的状态。除此之外,他还帮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体,让他们拥有更加轻松、舒适地进行每天的生活,这其中占据了他主要的工作时间。

文摘





序言



《运动损伤康复的艺术:不止于按压的触碰》 这是一本关于运动损伤康复的深度探索,它将带领读者穿越疼痛的迷雾,触摸到身体深层的奥秘。本书并非仅仅关注肌肉的表层舒缓,而是深入到运动损伤的根源,探寻那些隐匿在僵硬筋膜、粘连肌群和疲惫神经下的真正问题所在。我们将一起揭示,为何许多看似简单的运动损伤会反复出现,为何传统的康复手段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第一部分:洞察运动损伤的本质——不止于表面的张力 超越“拉伤”与“扭伤”的诊断迷思: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身体的不适简单归类为“拉伤”或“扭伤”,但这些标签往往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生理变化。本书将深入剖析运动损伤的微观层面,从细胞损伤、炎症反应的级联效应,到肌纤维的微小撕裂、筋膜网络的失衡,展现运动损伤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对运动模式、身体力学以及过往损伤史的细致观察,来识别真正导致问题的根源,而非仅仅处理表面的症状。 能量链与代偿机制的侦探游戏: 身体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系统。当某个部位受伤时,身体会启动复杂的代偿机制,将压力转移到其他区域。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场“侦探游戏”,学习识别这些能量链的断裂和代偿模式。例如,一个跑步者的膝盖疼痛,可能并非直接源于膝盖本身,而是由于髋关节的薄弱、足弓的塌陷,甚至是核心肌群的失能,导致身体以一种不经济的方式来完成运动。理解这些能量传递的路径,是找到问题真正源头的关键。 筋膜——身体的第三张骨架: 筋膜,这个常被忽视的组织,在运动损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全身的“包装纸”和“通讯网络”,连接着肌肉、骨骼、神经和血管。当筋膜因过度使用、创伤或缺乏运动而变得粘连、僵硬时,它会限制肌肉的正常滑动,阻碍营养物质的输送,甚至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本书将详细阐述筋膜的功能、结构以及它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并介绍如何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触碰,来释放筋膜的束缚,恢复身体的流动性。 神经的“抱怨”与情绪的印记: 神经系统是身体的“高速公路”,负责传递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信号。运动损伤可能导致神经的卡压、激惹或炎症,引起灼痛、麻木、刺痛等症状。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疼痛和压力会在神经系统中留下“印记”,影响身体的整体反应。本书还将探讨情绪与身体的联系,以及压力、焦虑如何加剧肌肉紧张和疼痛感。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轻柔而精准的触碰,来安抚过度活跃的神经,缓解其“抱怨”,并帮助身体从长期的应激状态中恢复。 第二部分:解锁身体的自然智慧——不止于力度与技巧 精准触诊:倾听身体的语言: 真正的康复,始于精准的感知。本书将强调触诊的重要性,这不是简单的“找到痛点”,而是要学会“倾听”身体通过触碰所传递的细微信息。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手的温度、压力和移动,来感知肌肉的紧张度、弹性、温度差异,以及筋膜的粘连程度。每一次触碰都是一次对话,目标是理解身体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强行施加外界的意图。 “呼吸”的艺术:引导身体自我修复: 呼吸是生命的原动力,也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强大引擎。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引导性的呼吸练习,来协同身体的康复过程。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放松,降低炎症,并帮助肌肉在放松状态下更好地接受康复性触碰。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康复阶段,利用呼吸来缓解疼痛,增强身体的感知能力,并引导身体进行自我调整。 “不插电”的康复:激活身体内在的治愈力: 许多康复方法过度依赖外部的器械或技术,而本书则回归身体本身的智慧。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运动模式,以及运用温和而有针对性的触碰,来激发身体内在的修复机制。这包括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唤醒”,例如轻柔地唤醒沉睡的深层肌肉,或是恢复因长期代偿而变得迟钝的神经通路。目标是重新连接身体的各个部分,让它们能够和谐地协同工作。 “动”与“静”的平衡:康复中的动态调整: 康复并非一成不变的流程,而是需要根据身体的即时反馈进行动态调整。本书将强调在触碰过程中,如何观察和解读身体的反应,并根据这些反应来调整触碰的深度、速度和方向。我们会学习如何在紧张中找到放松的节点,在静态的触碰中注入流动的能量,以及如何在运动中加入精准的触碰,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第三部分:重塑运动之美——不止于恢复功能 超越疼痛阈值:重获运动的自由: 康复的目标不仅仅是消除疼痛,更是要让身体能够毫无顾忌地参与到热爱的运动中。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系统的康复触碰,来逐渐挑战身体的疼痛阈值,重建对运动的信心。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来针对性地调整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稳定性,从而让运动者能够以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享受运动的乐趣。 “身体的记忆”与“运动的再学习”: 身体会“记住”疼痛和不适的模式。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帮助身体“遗忘”这些负面记忆,并重新学习更健康、更优化的运动模式。本书将介绍一些触碰技巧,它们能够帮助身体打破旧的、有害的运动习惯,建立新的、流畅的运动模式,让每一次动作都变得更加自然和高效。 长期健康与预防:将康复融入生活: 运动损伤的康复不应止步于症状的消失,而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本书将提供实用的建议,如何将康复触碰的理念融入日常的训练和生活中,从而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复发,并提升整体的运动表现。我们将学习如何成为自己身体的“守护者”,在运动过程中持续保持警惕和关怀。 《运动损伤康复的艺术:不止于按压的触碰》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身体智慧的大门。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而是一次关于理解、倾听和重塑身体的深刻旅程。通过本书,您将学会如何以一种更全面、更细腻的方式来对待运动损伤,如何与身体对话,并最终重获运动的自由与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引人注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醒目的白色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抱着极大的期待翻开第一页,心想这下终于能找到我苦苦寻找的那种“一击即中”的按摩技术了。然而,阅读的过程却像是在广阔的海洋上航行,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从生物力学基础到神经生理学的反馈机制,作者的学术功底毋庸置疑,每一个论点都有详实的文献支撑。但问题在于,当我真正想在实践中应用时,那些抽象的概念就变得有些难以落地。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筋膜层级的微观结构变化,这无疑提升了我们对身体的理解深度,但对于一个急需解决运动员急性拉伤的理疗师来说,我更想知道在那个特定的触诊点上,我应该施加多大的压力、选择什么样的滑动方向才能最有效地松解深层结构。书中的插图相对简洁,更偏向于解剖示意图,而非具体的“手位”演示。我理解作者想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但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级研讨会教材,而非一本操作手册。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会觉得信息量过于庞大且不够直观;对于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则可能觉得实操指导的部分略显单薄,期待能有更具象化的临床案例分析来佐证这些精妙的理论。总而言之,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层理论的大门,但通往实操的路径还需要自己去摸索。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确实体现了其专业性,纸张质量上乘,有助于长时间阅读。作者在引用前沿研究成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每一页都有对当前运动科学热点问题的深刻见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疼痛的神经可塑性”的讨论,它帮助我们跳出了单纯的“机械损伤修复”的窠臼,将治疗提升到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层面。但正因为如此,全书的论述焦点似乎过多地集中在了“理论高度”的拔升上,而对日常康复实践中那些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小细节,着墨不多。举个例子,关于按摩过程中如何保持操作者的体位稳定性和耐力,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深层按摩的治疗师来说,是职业寿命的关键。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如何通过自身的生物力学来保护自己,避免在施加深层压力时反而损伤了自己的手腕或腰部。这种“只谈疗效,不谈操作可持续性”的倾向,使得这本书在实用性上打了折扣。它成功地让我对按摩的作用有了更哲学的理解,但对于如何更安全、更持久、更有效地将这种哲学转化为每日的临床工作,我还需要参考其他更注重操作层面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生物力学框架来理解运动中的应力分布。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等长收缩与离心收缩在软组织损伤后恢复阶段不同作用的探讨,这拓宽了我对康复训练与手法治疗结合的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常年与运动员打交道的物理治疗师,我发现书中对于“时间因素”的考量似乎不够充分。比如,书中对急性期和慢性期的处理建议,更多地是基于理想的生理模型,缺乏对现实世界中多变因素的考量——比如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压力、心理状态的波动,甚至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很少能得到一个完全遵循书本上理想时间线恢复的案例。我期待看到作者能分享一些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下,如何灵活调整按摩干预策略的经验。此外,书中虽然提到了触诊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区分不同层次的组织(例如,是真正触及到深层筋膜,还是仅仅是浅层脂肪组织的牵拉),缺乏具体的、可感知的描述性语言。那些细腻的触觉差异,往往是经验的积累,而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理论建构,使得读者在实际的“摸索”过程中,难以找到明确的锚点。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作者似乎更热衷于探讨“为什么”会发生损伤,而不是“如何”去修复它。全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缓慢且严谨,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像是在铺设一条精密的轨道,让人不得不放慢自己的思维速度去跟随。其中关于慢性劳损的病理生理学分析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详尽阐述,对于理解人体在重复性动作下如何积累微观创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特别是关于“组织韧性阈值”的概念,被解读得淋漓尽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以往过早干预的习惯。然而,当我翻到关于具体按摩手法的部分时,那种期待中的“秘籍”并没有出现。作者更多地是在描述不同力度和频率对本体感受器(Proprioceptors)的刺激效应,而不是提供一套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流程。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描述,去体会那种“恰到好处的张力”,结果发现,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这个“恰到好处”的标准差异巨大,书中的描述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如何根据反馈进行实时调整的细节,比如当接触到紧张的深层筋膜时,呼吸模式的调整,以及如何利用对话来引导放松,这些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软技能”,在书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这本书适合那些希望从哲学层面升华按摩技艺的人,但不适合急功近利地寻找速成方法的读者。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一种按摩技巧,不如说是一次对人体运动科学的深入探索。作者的文笔极为细腻且富有思辨性,尤其在探讨肌肉链的相互影响时,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让人拍案叫绝。他成功地将看似孤立的肌肉群,整合到了一个动态的、相互制约的系统中。书中对姿势代偿模式的剖析,尤其精彩,让我们意识到很多疼痛的根源可能远在病灶之外。然而,当我合上书本,准备拿起工具(或者说,我的双手)去实践时,我感到了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书中对于特定手法的描述,倾向于使用非常专业的术语,例如“微张力下的缓慢离心牵引”,但这些术语的量化标准非常模糊。这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非常详尽的地图,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缺乏清晰的导航指示牌。我希望能有更清晰的“操作流程图”或者“决策树”,能够指导我在面对一个有明显棘突压痛的患者时,应该先处理周围的紧张肌群,还是直接尝试在棘突周围进行减压。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已经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希望提升理论高度的专家准备的,对于急需“手把手”教学的初学者,可能会感到有些望洋兴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