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傳統武術的健身理論與項目實踐探究
定價:54.50元
作者:袁新國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80363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武術是一種紮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沃土的一種獨特體育文化現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同時也是東方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武術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健身運動。《中國傳統武術的健身理論與項目實踐探究》首先介紹瞭傳統武術的起源、發展、特點、分類等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後對於武術的健身作用作瞭進一步的分析,從武術的健身理論、原理、方法、疲勞與恢復等幾個方麵入手,使大傢在進行武術健身時能夠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後通過一些具體的實踐項目來對武術的健身進行實踐的指導,包括刀、槍、劍、棍、拳、套路等,在學習到這些具體項目的練習方法之後,對於武術的健身將會有更加明確和透徹的理解。
目錄
作者介紹
袁新國,1972年2月生人,湖北天門人,碩士生導師,2004年畢業於湖北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湖北省體育學會理事,研究領域主要是體育教育和健康評價,公開發錶學術論文近30篇,獨立主持省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與省級課題多項,參與多部教材編寫,主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一項等,德剋薩斯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指齣,該書在結構組織上展現齣極高的專業素養。它不是將所有內容簡單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清晰的、層層遞進的知識體係。從宏觀的“道”與“德”的哲學基礎,過渡到中觀的功法原理,再到微觀的特定套路的拆解,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嚴密得令人贊嘆。尤其是當作者開始探討不同朝代社會背景如何影響武術技藝演變的部分,其跨學科的視野令人眼前一亮,將武術置於更廣闊的曆史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避免瞭將傳統武術孤立化研究的弊端。對於那些希望從理論深度上把握武術精髓的嚴肅學習者來說,這種兼顧廣度與深度的寫作方式,無疑是極大的裨益。它強迫讀者跳齣單純的動作模仿,去思考動作背後的文化驅動力和生命哲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畫麵感,仿佛帶領讀者置身於一個充滿煙火氣的武館之中。它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的語言去堆砌理論名詞,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曆史典故,將復雜的武術哲學融入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中。例如,書中對“寸勁”的講解,並非簡單地定義其物理特性,而是通過講述某位武術大師在實戰中如何運用這種勁力化解對手猛攻的場景,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極富感染力。這種講故事的能力,使得即便是對武術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中華武術那種剛柔並濟、渾然天成的美學意蘊。閱讀過程中,我的思緒仿佛隨著作者的筆觸,在曆史的塵煙中穿梭,觸摸到那些早已逝去的武林宗師們留下的精神印記。
評分這部著作無疑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傳統武術深層智慧的大門。書中對“氣”與“意”在健身理論中的闡釋,可謂是獨具匠心,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招式動作的錶層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武術修煉者幾韆年來對於人體能量流動和精神專注的理解。作者似乎走訪瞭眾多名傢,細緻地記錄瞭他們對“內功心法”的實踐心得,並試圖用一種現代人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構建其理論框架。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流派在呼吸法上的細微差彆進行的對比分析,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在許多通俗的武術讀物中是罕見的。它不像一本簡單的健身指南,更像是一份深入的民族文化遺産的田野調查報告,充滿瞭對曆史脈絡的敬畏與追溯。那些關於樁功如何影響髒腑機能的論述,讀來讓人深思,也激發瞭我想要親自去體驗那種“靜中生動”的境界的渴望。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古典而又充滿力量感的,字裏行間透著一股“習武者”特有的沉穩與內斂。它很少使用現代流行語匯,而是大量引用古籍中的精闢論述,使得閱讀體驗本身就成為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熏陶。讀到某些關於“武德”與“修身”的章節時,我甚至感覺到一種久違的莊重感,仿佛不是在讀一本關於健身的書,而是在研讀一部修身養性的古老典籍。書中對“中和之美”的推崇,尤其引起瞭我的共鳴,它強調武術訓練的終極目標並非單純的搏擊勝利,而是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這與現代社會追求的快速見效的健身理念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慢、對恒、對內在的強調,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更顯得彌足珍貴。
評分令人驚喜的是,本書在探討理論體係的同時,也並未完全脫離實踐指導的層麵,隻是其指導方式非常獨特。它沒有給齣那種手把手的“你左腳邁齣三寸,右臂抬高四十五度”的機械式指令,而是更側重於提供一種“心法指導”——即如何構建正確的心理預期和身體感知模式,讓身體自然而然地去適應和發展所需的內在力量。書中對於“意到氣到,氣到力到”的闡釋,用瞭大量篇幅來描述練習者在不同階段的主觀感受和心境變化,這對於那些已經掌握基礎套路,但始終無法突破瓶頸的進階習練者而言,或許能提供茅塞頓開的啓示。它引導我們去聆聽身體內部最細微的反饋,將外部的招式轉化為內在的生命活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