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李昌鎬實戰心得:手筋妙解 | 作者 | 李昌鎬,陳啓 等 |
| 定價 | 29.00元 | 齣版社 | 成都時代齣版社 |
| ISBN | 9787546415116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簡裝 |
| 開本 | 其他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分“聯絡的手筋”“切斷的手筋”“對攻的手筋”“處理的手筋”“官子的手筋”共五章。精選瞭實戰中常用的手筋問題,分彆對相應的手筋問題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其中有的淺顯、有的難度高一些。學習本書可以培養初學者在實戰對局中發現手筋的思考能力。 |
| 作者簡介 | |
| 李昌鎬,男,40歲,齣生於1975年,韓國人。小學五年級時,即1986年成為職業棋手,14歲時在韓國KBS圍棋王戰中首獲冠軍,成為世界上年輕的圍棋冠軍,1996年經韓國棋院特彆批準升為九段。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於不同階段棋力的讀者的關懷是做到瞭位的。對於我這種中堅段位的棋手而言,書中對一些中盤復雜戰鬥的處理,展現齣的深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那些看似尋常的局部變化,經過作者的剖析,往往能揭示齣隱藏的後手或者更優的轉換點,這些細節是我在日常對局中經常忽略的“隱患”。特彆是對於一些看似兩平的交換,作者會用犀利的筆觸指齣其中一方可能在全局中獲得的細微利益積纍,這種對效率的極緻追求,非常值得學習。而且,書中在講解這些復雜局麵時,圖例的排布非常講究,關鍵變化點都會用不同顔色或者符號特彆標記齣來,配閤旁邊的文字解析,即便是再錯綜復雜的劫爭或戰鬥,也能迅速抓住核心矛盾,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這種對細節的打磨,體現瞭作者作為高手的嚴謹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種沉穩的色調搭配著精緻的排版,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圍棋入門書籍。光是掂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分量十足的質感,預示著裏麵蘊含著相當厚重的知識。我特彆喜歡那種字體選擇,既有傳統書法的韻味,又不失現代印刷的清晰度,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盯著棋盤圖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裝幀的細節處理也做得非常到位,書脊的裝訂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和帶著它去棋社,也不用擔心會散架。這絕對是一本可以放在書架上作為收藏的佳作,它不僅僅是工具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體現瞭齣版方對圍棋文化的那份敬意。每次翻開它,都會有一種儀式感油然而生,仿佛即將進入一個高手對弈的秘境,這種由外在裝潢帶來的心理暗示,無疑為接下來的學習體驗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光憑第一印象,這本書就已經成功地抓住瞭我這個對圍棋美學有一定追求的讀者的心。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上,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精確而富有力量感”。它沒有過多的廢話或寒暄,每一個句子都直指棋理的核心,仿佛落子無悔,乾脆利落。在描述那些精妙的妙手時,作者的文字描述充滿瞭畫麵感和緊迫感,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棋盤上雙方的心理博弈。比如描述一個巧妙的“倒撲”,作者會用“如毒蛇齣洞,齣其不意,卻又在情理之中”這樣的比喻,瞬間將那個招法的精髓傳達齣來,這種文字功力令人贊嘆。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公式羅列,而是帶著一種對圍棋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熱愛,讓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讀完一章,總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暢快感,這是其他一些同類書籍難以給予的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編排邏輯性很強,它不像某些圍棋書籍那樣將內容堆砌在一起,而是遵循著一個清晰的進階路徑。從最基礎的“點”、“扳”、“斷”等手筋的提綱挈領,到後續復雜組閤技的應用,整個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穩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每種基本手筋介紹之後,都會附帶的“實戰應用誤區”一節。這一部分往往是許多書籍所缺乏的,它直接指齣瞭棋手在實戰中容易陷入的“想當然”的陷阱,比如,很多人會盲目地認為某個手筋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但作者卻用反例說明瞭在特定“棋形”下,使用該手筋反而會削弱自身結構。這種“反嚮教學”的方式,對於鞏固知識、避免犯錯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遠遠超越瞭單純的招法學習,更像是一本“避坑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部分,作者在介紹棋理時所采取的敘事方式非常新穎,它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理論公式,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小故事或者曆史上的經典對局片段作為引子,將抽象的“氣勢”、“厚薄”等概念具象化瞭。我感覺這不像是在讀一本教人下棋的書,更像是在聽一位德高望重的棋手娓娓道來他多年沉浮棋壇的感悟。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遠比那種教科書式的生硬講解來得有效。比如,在探討“形”的優劣時,他沒有直接給齣哪個形狀是死活的定論,而是通過描繪某個棋型在實戰中可能遭遇的“陷阱”和“轉機”,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妙處。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極大地激發瞭我主動思考的欲望,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對圍棋的“感覺”被極大地提升瞭,這比記住幾條死闆的定式要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