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尔兰威士忌
定价:258.00元
作者:(爱尔兰)费南·奥康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495783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爱尔兰被认为是威士忌酒的发源地,爱尔兰威士忌比苏格兰威士忌更早在英格兰地区流行,大部分的爱尔兰威士忌都有其在苏格兰威士忌酒类里的对等产品,*的例外的便是本书介绍的这种单壶式蒸馏威士忌,这种威士忌使用发芽与不出芽大麦作为原料,完全在壶式蒸馏器中生产而成。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爱尔兰单壶式蒸馏威士忌的目前现状、生产流程、发展历史和近期复兴,收录了多款爱尔兰单壶式蒸馏威士忌的经典品牌,并详细地介绍了爱尔兰威士忌的品鉴方式。
目录
前言
6什么是单壶式蒸馏威士忌?
8单壶式蒸馏威士忌VS其他威士忌类型
鉴赏
10威士忌鉴赏简介
15找到你的个人喜好
16单壶式蒸馏威士忌的风味
19单壶式蒸馏威士忌风味图
20单壶式蒸馏威士忌纹理谱
21相信自己
22威士忌与食物
23烹饪与威士忌
生产
24基本原料
26什么是发芽大麦?
27不出芽大麦与桃味、梨味等各种果香
28其它粮食作物:燕麦、小麦与黑麦
29研磨、制粉与麦芽汁
30单壶式蒸馏威士忌的原料配比
30发酵
31同系物:发酵的味道
32酵母:威士忌的荒蛮西部
33壶式蒸馏器、柱式蒸馏器及蒸馏的基本知识
34壶式蒸馏的艺术
35铜、蒸馏器的形状与回流的魔法
36爱尔兰岛烈酒几何指南
40三次蒸馏法
42米德尔顿系统
44成熟
45木桶的工艺:雪利酒桶
48木桶的工艺:波本酒桶
51混合实验室
52结语:威士忌小精灵
单壶式蒸馏威士忌档案
58新米德尔顿酒厂
60知更鸟威士忌
72米切尔家族:油漆点威士忌
83能量威士忌
87纪念版单壶式蒸馏威士忌
94米德尔顿零售单一酒桶威士忌
101库勒酒厂
108收藏家的产品目录:稀有的爱尔兰壶式蒸馏威士忌
历史:一种烈酒的故事
134从蒸馏烧杯到《爱尔兰编年史》:
壶式蒸馏威士忌的诞生
140生命之水?有害的水。(1405-1608)
150那种受诅咒的烈酒,威士忌(1608–1755)
159格格不入(1755–1804)
172酒精的力量(1805–1863)
185黄金时代:沉浮的故事(1863–1933)
202味蕾的体验(1933–2015)
壶式蒸馏威士忌的复兴指南
222壶式蒸馏威士忌的现状
224丁格尔酒厂
226蒂林威士忌公司
228特拉莫尔露
232爱尔兰其他新酒厂
236爱尔兰威士忌酒吧和俱乐部
248爱尔兰威士忌协会与一些终的想法
致谢
索引作者介绍
费南·奥康纳广泛地游历了整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酿酒厂,作为一名专业是中世纪文学的人,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代凯尔特研究部讲授“威士忌的历史与品鉴”课程,同时为爱尔兰布什米尔单一麦芽威士忌做品牌大使,并在旧金山传奇鸡尾酒酒吧做有关品鉴威士忌酒的讲座。此后,他为全爱尔兰的酿酒商担任起威士忌历史顾问与讲师,还是独立的酒吧员工培训师及爱尔兰威士忌社区委员会的志愿者。他在欧盟会议上作为独立评论家代表爱尔兰威士忌酒行业发言,并为整个行业的各种杂志撰写有关爱尔兰酒厂的文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别具一格,充满了独特的韵味。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都显得既精准又富有张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景物时所使用的那些意象,它们新颖而又贴切,能够瞬间唤起我脑海中的画面感,仿佛我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有的时候,作者会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比喻,将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我读来耳目一新。而当作者描写人物对话时,每一个角色的语言都充满了鲜明的个性,没有生硬的模仿,只有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我甚至能够根据对话的语气和用词,来判断出说话者的情绪和性格。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也能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来阐释,让那些原本难以理解的道理变得豁然开朗。这本书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它带给我的是一种纯粹的阅读享受,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品味一杯陈年的美酒,每一口都充满了醇厚的回甘。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控得非常到位,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前半部分,作者铺垫得非常详尽,每一个场景的切换,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像是精心设计的伏笔,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深深的线索。这种慢炖细熬的叙事方式,虽然在初期可能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的耐心,但一旦进入了故事的核心,那种层层递进的紧张感和惊喜感就会瞬间爆发。作者很擅长在看似平淡的日常描写中,悄悄埋下暗流,一点点地渗透出危险的气息,让你在不经意间就屏住呼吸,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到了故事的高潮部分,节奏明显加快,情节跌宕起伏,每一次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常常会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情节而拍案叫绝,或者因为一个巧妙的安排而为作者的构思感到惊叹。最难得的是,即使在最紧张刺激的时刻,作者也从未丢失对细节的关注,这种严谨的叙事态度,让整个故事的逻辑性非常强,不会出现为了情节而牺牲合理性的情况。这种对叙事节奏的娴熟运用,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流畅和愉悦,我几乎是无法放下这本书,一口气读到了天明。
评分这本作品在细节的描绘上,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精妙程度。作者仿佛拥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将笔触延伸到了最细微之处。无论是人物每一次呼吸的频率,还是微风拂过树叶时发出的细微声响,亦或是某个角色内心深处一闪而过的念头,都被捕捉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环境描写的细致入微,比如在描写一个古老的城镇时,不仅仅是建筑的风格,连墙壁上剥落的痕迹、石板路上青苔的颜色、空气中弥漫的气味,都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质感。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文字的厚度,更是为了构建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让读者能够完全沉浸其中,与书中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甚至连角色的微表情,眼神中一瞬间的闪烁,嘴角不易察觉的抽动,都被作者捕捉下来,成为揭示人物内心状态的绝佳线索。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整本书充满了生命力,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活生生地存在于我的眼前。我时常会因为一个极其细微的描写而感动,因为那恰恰是人类情感最真实、最原始的流露。
评分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简直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用大段的心理独白来交代人物的想法,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精妙的烘托,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澜一点点地展现出来。我常常会发现,一个角色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暗潮汹涌;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又承载着多少复杂的考量。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来映衬人物的心境,比如当人物内心感到压抑时,作者会描写阴沉的天气;当人物渴望自由时,作者会描绘辽阔的天空。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人物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那些甚至连人物自己都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的细微情绪,都被作者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常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角色而感同身受,甚至在阅读时,我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角色,在经历着同样的挣扎和喜悦。这种深入骨髓的心理描写,让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显得如此真实、立体,仿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有着我们熟悉的喜怒哀乐。我甚至觉得,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
评分这本书的光影效果处理得真是绝了,作者对光线的捕捉和描绘简直出神入化。无论是晨曦初露时那层金色的薄纱,还是夕阳西下时火红的余晖,亦或是月光下那片宁静的幽蓝,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身临其境,能感受到空气中细微的温度变化。尤其是一些室内场景,透过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在地板上、家具上投下的斑驳光影,都显得那么有层次感和质感,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些光点在空气中舞动,带来一种温暖而又朦胧的美。这种对光的细腻描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上的烘托。比如在描绘人物内心挣扎的场景时,作者常常会运用阴影和光线的对比,来映衬人物复杂的心绪,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角色的情感世界。有时候,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束光,也能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深刻的含义,成为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揭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的哲学思考,作者似乎在通过光来探讨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光明与黑暗的交织,以及希望与绝望的共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视觉的盛宴,也对光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物理现象,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精神的象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