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乐理视唱练耳同步教程(上下册)王秀玲上海音乐出版社正版教材9787807518129

正版乐理视唱练耳同步教程(上下册)王秀玲上海音乐出版社正版教材97878075181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秀玲 著
图书标签:
  • 乐理
  • 视唱
  • 练耳
  • 音乐教材
  • 王秀玲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高等教育
  • 音乐教学
  • 同步教程
  • 9787807518129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佳期如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7518129
商品编码:29684834921
出版时间:2011-09-01
页数:605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乐理视唱练耳同步教程(套装上下册)  
丛书名:  
作者/主编:王秀玲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号:9787807518129  
出版年份:2011年     
 
版次:  第1 版
总页数:  605页
开本:  16
图书定价:  108元
实际重量:  1680g
新旧程度:全新正版 



















前言

章 认识五线谱
课 记谱法
第二课 谱号与谱表
第三课 音符
第四课 音符的写法
第五课 休止符
第六课 增长音值的记号
第七课 常用符号

第二章 节拍与节奏
第八课 节拍、拍号与小节
第九课 单拍子和复拍子
第十课 混合拍子和变换拍子
第十一课 音值的特殊划分
第十二课 节奏
第十三课 弱起小节、切分音
第十四课 基本节奏型

第三章 音与音高
第十五课 音的产生与属性
第十六课 音名与唱名
第十七课 音组
第十八课 半音与全音(一)
第十九课 变音记号与变化音级
第二十课 等音
第二十一课 半音与全音(二)

第四章 音程
第二十二课 音程的度数与音数
第二十三课 自然音程(一)
第二十四课 自然音程(二)
第二十五课 音程的转位
第二十六课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
第二十七课 变化音程与等音程
第二十八课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章 和弦
第二十九课 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
第三十课 减三和弦与增三和弦
第三十一课 三和弦的构成
第三十二课 三和弦的转位
第三十三课 转位大、小三和弦的构成
第三十四课 转位减、增三和弦的构成
第三十五课 七和弦
第三十六课 七和弦的转位与构成
习题答案

第六章 大调式与调号
课 调式与音阶
第二课 大调式与自然大调
第三课 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第四课 升号调
第五课 升号调的识别与书写
第六课 降号调、等音调
第七课 降号调的识别与书写

第七章 小调式、关系大小调、中古调式
第八课 小调式与自然小调
第九课 和声小调
第十课 旋律小调
第十一课 关系大小调
第十二课 同主音大小调
第十三课 大、小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十四课 中古调式

第八章 民族调式
第十五课 五声调式
第十六课 五声调式结构特点
第十七课 五声调式的调号确认
第十八课 七声调式
第十九课 六声调式
第二十课 同宫调
第二十一课 同主音民族调式

第九章 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第二十二课 调式音程
第二十三课 大调式和弦
第二十四课 小调式和弦
第二十五课 属七和弦及其解决
第二十六课 导七和弦及其解决
第二十七课 副属和弦
第二十八课 大小调的和弦功能

第十章 调式变音、调性关系
第二十九课 调式变音
第三十课 半音阶
第三十一课 调性分辨要点
第三十二课 转调
第三十三课 移调
第三十四课 译谱
第三十五课 常用记号与术语
习题答案
“乐理”感知





  《乐理、视唱、练耳同步教程(套装上下册)》集乐理、视唱、音乐听力(练耳)、作业练习于一体,以“同步”编写为主旨,由浅入深地涵盖了高校音乐基础学科及社会音乐素养考级的各项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在课时中有机地对应贯穿,使学习者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基础乐科知识。将乐理和视唱练耳合二为一同步授课,使得“乐理”的重点、难点可以在“视唱练耳”同步学习的简便实践中得到即时的认知和练习,而在“视唱练耳”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也可以即时得到“乐理”的理论支持而加以解决。

   《乐理、视唱、练耳同步教程(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章到第十章的课程设置也适合作为社会音乐考级一至十级的内容。


《基础乐理入门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零基础或初学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富有实践性的基础乐理学习指南。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内容涵盖了音乐的基石概念、记谱规则、节奏分析以及基础和声初步认识,并辅以大量练习题与实例分析,确保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音乐的要素与基础概念 本部分着重于搭建起学习者对音乐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 第一章:声音的物理属性与音乐的关系 我们将从声音的物理特性——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入手,阐释它们是如何在音乐中转化为可感知的元素。详细介绍频率与音高的对应关系,理解八度、全音、半音的划分,并引入十二平均律的概念,解释其在现代音乐中的重要性。此外,对声音的强度(力度)如何通过记号(如 p, f, cresc. 等)来表达音乐情感进行深入剖析。 第二章:音的记写与高音谱号的掌握 本章是识谱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讲解五线谱的构成,包括五线、加线、间隙的定位。重点解析高音谱号(G谱号)的确定及其所代表的音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展示中央C(中音C)的位置,并引导读者熟练掌握高音谱号上常见音的唱名与唱法。同时,介绍低音谱号(F谱号)的基础知识,为后续阅读管弦乐谱打下基础。 第三章:节奏的基石:节拍与拍号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本章将深入讲解节拍的结构,包括强拍、次强拍和弱拍的规律性组合。详细阐述单拍子(如 2/4, 3/4, 4/4)与复拍子(如 6/8, 9/8)的构成原理和读法。通过对拍号的分解说明,使学习者清晰理解每小节应包含的时值总量。 第四章:时值与休止符的精确控制 本章专注于时值的精确表达。完整介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附点音符的长度关系。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连线(Tie)和延音线(Dot)来延长音的时值。同时,对各种时值的休止符(Rest)进行详细介绍,强调“有声之处必有节奏,无声之处亦有节奏”的理念,确保学习者能够准确计算和演奏出休止的时值。 第二部分:旋律的构建与发展 在掌握了基本音符和节奏后,本部分引导学习者如何将这些元素组织成有意义的旋律线。 第五章:音组与调性基础 本章引入“调性”这一核心概念。解释自然大调的音级结构(全全半全全全半),并通过“唱名法”和“级数法”来理解调性内部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大调音阶的构成,并以 C大调为基础范例进行示范。 第六章:小调的类型与特征 小调是表达不同情感的关键。本章系统介绍三种主要的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详细对比它们在音阶结构上的差异,特别是导音的引入与变化,帮助读者理解和声小调中“增二度”的听觉特征及其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 第七章:调号的识别与移调基础 本章教授如何快速识别调号,即升号(♯)和降号(♭)的排列规律及其对应的大小调。通过“五度圈”的基本原理,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调性之间的逻辑联系。最后,讲解简单的同主音大小调转换以及平行大小调的转换方法。 第八章:节奏的细分与复合 在复拍子基础上,本章深入探讨了更复杂的节奏组合。详细讲解三连音、五连音等特殊节奏型的划分与演奏方法,强调其与基本拍子单位的对比。此外,引入切分音(Syncopation)的概念,解析切分音是如何通过强调弱拍来制造节奏的动感和趣味性,并配有大量切分音练习。 第三部分:乐曲分析与实践应用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音乐片段分析和视唱听写训练。 第九章:常用速度术语与表情术语 音乐的速度和表情是诠释作品的关键。本章汇集了意大利语中最常见的速度术语(如 Largo, Adagio, Andante, Allegro, Presto 等)及其对应的节拍器速度范围。同时,讲解力度变化(渐强、渐弱)之外的表情术语(如 dolce, espressivo, marcato 等),指导学习者如何根据记号赋予乐句生命力。 第十章:基础视唱与听写练习 本章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供了一系列从单音到五声音阶的视唱练习,逐步过渡到含有小调、三连音的旋律视唱。在听写部分,指导学习者如何分辨和记录简单的节奏型和音高序列,重点训练对四分之三拍、四分之四拍的准确辨识能力。所有练习均配有参考答案或范例指导,便于自学和检验。 附录:常用音乐术语中外文对照表 本书最后附有一份详尽的常用音乐术语中外文对照表,方便读者查阅和理解不同语种的音乐文献。 适用对象: 音乐初学者、中小学音乐教师、希望系统巩固乐理知识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以及准备考级或进入专业音乐学习的预备学生。本书结构严谨,语言平实,注重动手操作和听觉训练的结合,确保学习过程既扎实又富有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巧妙地设置了自检和互评的环节,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使用。每一次练习的难度梯度都拿捏得非常到位,既能保证初学者建立信心,又不会让高阶学习者感到重复和乏味。而且,教程中对于常见学习误区的预判和规避措施做得非常到位,很多我以前练习时卡住的地方,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对应的、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详尽的“学习诊断书”和“疑难解答手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正版教材的品质。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既专业又不失艺术气息。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我非常看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这本书的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五线谱和图表,也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长时间的阅读和练习来说,实在太友好了。书页的装订也非常结实,不用担心翻阅几次就会散架,这对于经常需要携带去教室或者图书馆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细节之处见真章,从字体选择到版式布局,都能感受到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的用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学习过程本身都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任务。

评分

坦白说,我刚开始对购买这套教材还有些犹豫,毕竟市面上的同类书籍琳琅满目。但用了几个月后,我发现这绝对是一笔物超所值的投资。它不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或者完成作业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随我整个音乐生涯的工具箱。我现在在处理任何复杂的视唱任务时,都会不自觉地回溯书中的某些原则和方法,那种深入骨髓的训练成果已经内化成了我的本能反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洽的音乐思维体系,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好听”或“不好听”,而是上升到了结构和逻辑的层面。强烈推荐给所有对音乐有着严肃追求的同仁们。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它收录的乐曲选材非常考究,不仅包含了经典曲目,还涉及到一些相对前沿和复杂的音乐织体,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我尤其欣赏它在听觉训练部分的设计,不再是简单的音程或和弦辨识,而是加入了对复调音乐、配器色彩等更高级的听觉分析训练,这对于未来想从事作曲或指挥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的法宝。感觉每翻开一页,都能从中学到一些前人没有清晰阐述过的精妙之处,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评分

我之前用过不少视唱练耳的教材,但大多都偏重理论的堆砌,真正能指导实际操作的实战性内容却比较匮乏。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概念引入,到逐步深入的技巧训练,层层递进,就像一位循序渐进的老师在身边指导。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你该怎么唱”或者“你该怎么听”,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唱/听”背后的音乐原理,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和系统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和声进行和节奏型,教材都配有非常直观的对比和大量的练习范例,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