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钢琴基础教程补充曲集4:《钢琴基础 教程》配套曲集(附CD一张)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李晓平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7517788 |
| 出版年份: | 2011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85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0元 |
| 实际重量: | 358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4》是《钢琴基础教程》配套曲集之一。
1.夜曲(遗稿)
2.碧波无垠(选自《25首旋律性练习曲》Op.45 NO.9)
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4.塔兰台拉(选自《无词歌》Op.102 NO.3)
5.如梦
6.纪念(据小提琴独奏曲改编)
7.你眼中烟雾迷漫(据同名声乐曲改编)
8.扑蝴蝶(选自《儿童组曲》)
9.森林的回声
10.特莉的主题(选自电影《舞台生涯》)
11.无词浪漫曲(Op.17 NO.3)
12.西班牙舞曲(Op.12 NO.1)
13.上海之梦
14.月亮河(选自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15.爱的协奏曲
16.圣母颂
17.阿尔卑斯之钟
18.谷粒飞舞
19.帕赫贝尔“卡农”变奏曲
20.枫叶雷格
《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4》书系《钢琴基础教程》的姊妹篇。配合《钢琴基础教程》四册的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其曲目的难度,在循序渐进学习的同时,作者在选曲方面也充分考虑到其欣赏和演奏的价值。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翻阅了这本厚厚的《补充曲集4》,尝试从中找到一些能为我的日常练习增添色彩的乐曲,结果大失所望。它的内容编排简直可以用“散乱”来形容,毫无体系可言。如果你期望它能系统地训练某种特定的技巧——比如三度音程的均匀度,或是快速音阶的清晰度——那你注定会失望。它似乎更像一个私人收藏的乐谱夹,把作者或编者觉得“有趣”的片段不加筛选地堆砌起来。其中有一部分曲目明显是为高水平演奏家准备的练习曲的简化版,但即便是简化,其核心的难点依然没有被有效分解,使得初学者根本无从下手。另外,关于乐曲的背景介绍和演奏提示也少得可怜,这对于需要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大专或考研学生来说是极大的缺失。很多技术点需要演奏者自行去摸索正确的处理方式,这与“基础教程配套”的定位是相悖的。一个好的配套教材,应该能够无缝衔接主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深化和拓展,但这本曲集提供的更多是“岔路口”,而不是“高速公路”。
评分从一位资深钢琴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补充曲集4》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未能体现出“补充”应有的教学逻辑。一本真正优秀的补充曲集,应当是对主教材中某些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或者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点进行预热铺垫。然而,我在这本书中找不到任何清晰的教学脉络。一些技巧的出现是突兀的,一些音乐风格的转换是生硬的。例如,它在短短的几页内,从巴赫风格的对位练习突然跳跃到一首充斥着不协和音程的现代小品,这种断裂感让练习者的大脑和手指都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连接和记忆。我们学习钢琴是追求系统性和连贯性,每一个练习都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宏大的技术目标。这本书却更像是一本“精选集”的拙劣模仿,缺乏了精选背后的深思熟虑。对于我这样需要为更高层次的演奏做准备的人来说,我更需要的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的、具有明确训练目的的曲目,而不是这种缺乏导向性的、看似丰富实则空洞的乐谱堆砌。这本书的内容,恕我直言,对专业学习帮助甚微。
评分当我尝试用这本书来指导我的一名初级学生进行衔接练习时,效果简直是一场灾难。我本来希望用它来作为基础练习后的“小甜点”,增加一些趣味性,但结果是学生立刻被其中一些过于复杂的节奏型和陌生的调性搞得不知所措。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模糊,它似乎想同时服务于“刚刚脱离初级阶段”的学生和“准备进入专业进阶”的学生,结果两头都没做好。对于前者,难度陡增,打击积极性;对于后者,深度又远远不够,起不到真正的拔高作用。比如,有些练习曲对双手的协调性要求极高,但没有提供任何针对性的分解练习步骤,这完全不符合任何一个成熟的钢琴教学法理念。如果说基础教程是“骨架”,那么配套教材就应该是支撑骨架的“肌肉”和“韧带”,需要提供循序渐进的力量训练。而这本曲集更像是一堆随意堆砌的装饰品,既不能提供结构支撑,也不能美化整体形象,纯属多余的负担。
评分这本所谓的“补充曲集”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是配套李晓平老师那套《钢琴基础教程》,但里面的选曲风格和难度跨度实在太大,让人完全无法跟上主教材的学习节奏。比如,前几首曲子还勉强能找到一些基础练习的影子,和声进行也算传统,但很快就开始跳跃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现代风格小品,很多技法点在基础教程里根本就没有铺垫过。我记得有一首曲子,要求非常高的触键控制和力度变化,对于一个还在努力掌握五指位置和基础琶音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更别提那些标注的指法了,很多都显得非常别扭和不自然,完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弹起来手腕非常僵硬。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出品,我本来是抱有很高期望的,但这本曲集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编辑们在凑数,把一些风格迥异、难度不一的曲子胡乱拼凑到了一起,根本没有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梯度安排。如果作为考研或大专阶段的补充,它提供的训练价值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丰富”,而非实质上的“提升”。对于那些希望通过系统练习来巩固基础、平稳过渡到更高阶技巧的学习者而言,这本书带来的混乱和挫败感远大于帮助。我强烈建议教材编者重新审视这些补充材料的教学逻辑性,否则只会误导学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倒是令人满意,毕竟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品,这一点上无可挑剔,油墨清晰,不易洇墨。但艺术的价值终究要体现在内容上,而内容方面,这本书简直是“徒有其表”。我特别留意了其中的改编曲目,很多经典的小奏鸣曲或练习曲被“重写”了,但这种重写完全没有体现出提升音乐性或技术深度的意图,反而像是生硬地套上了某种不合时宜的和声色彩,让人听起来非常别扭,失去了原作的韵味。更让我气愤的是,其中好几首曲目的排版错误明显,有几次我差点因为错误的休止符或错位的指法标记而练错音型。这对于要求严谨性的考研阶段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加曲目的数量而牺牲质量和准确性,那么这种补充材料的存在价值何在?它不仅没有帮助我巩固“钢琴基础”,反而让我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不信任感,每一次弹奏前都要反复核对原版,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