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图解穴位按摩除百病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陈旺全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810367257
字数:
页码:1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99kg
《图解穴位按摩除百病》特别介绍了一些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明了且有疗效的穴位刺激法,并针对身体各部位的各种症状加以说明,读者们可依自己的需求来学习应用,你能从书中找到对症的穴位,接着依照指示刺激穴道,只要掌握技巧,即能将刺激穴道的特殊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旺全,美国卫生科技大学医学博士,日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中西整合医学专科医师。台北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台北市市立联合医院主任医师,台北市医疗顾问。著有《健康美丽FOLLOWME》、《一味中药健康之钥》、《健康百宝箱》等数十本书。
PartⅠ经穴疗法益处多
经穴按摩刺激对健康有好处是有科学根据的。早在公元前四百年,西方“医学之父”希伯克拉底就将经穴按摩刺激宣称为“医学就是按摩的艺术”。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按摩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因此希伯克拉底曾说:“医师必须熟练许多事情,特别是按摩。”中华民族到目前为止,受到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的医疗方式就是针灸。若熟稔经络的运行、穴位的所在及特性,融入非侵袭性的经穴按摩方式刺激,其效果当然是肯定的,也不失为DIY的佳方式。刺激成长根据观察,早产儿如果每天3次,每次15分钟,在太阳膀胱经处做经处穴按摩并刺激他的四肢穴位,体重增加比一般婴儿快,而胃的蠕动也增加,可促进食物的吸收。改善情绪罹患忧郁症的人,在手部内关穴处每天按摩20分钟,一周后,可以发现忧郁和焦虑减轻,而这种病人升高的肾上腺浓度在经穴按摩刺激后会减少。这种情形,也出现在厌食症病人的身上。有趣的是想抽烟时,在手部的肺穴或耳部的神门穴处做按摩,可以降低戒烟时的焦虑和改善心情。减缓疼痛在肌肉疼痛方面,每星期泡温水澡两次,每次20分钟,然后按摩刺激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并按摩足三里和阳陵泉穴,每次20分钟,六周后,疼痛明显减弱,晚上也睡得比较甜。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也有缓解,而且与快乐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也会增加。疼痛会影响睡眠的品质,病人血液中的物质P增多,也是造成疼痛的原因,在手部神门穴做经穴按摩刺激后,可以睡得较甜,物质P也减少。调节免疫力经穴按摩在调节免疫力方面有很神奇的功效。经穴按摩可以让自然杀手细胞增多,这种细胞在对抗病毒和癌细胞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气喘的小朋友在经穴按摩刺激后可减少焦虑,而罹患糖尿病的小孩在睡前让父母按摩20分钟,一个月后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父母和小孩的焦虑也有所改善。〔运用工具篇〕小小工具,妙用无比在我们生活周围,有许多适合用来刺激穴道的器具。只要掌握个中技巧,即能得心应手,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坚硬的长条物笔的两端材质坚硬且细长的物品适合用来做穴道刺激的道具。当你觉得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工作效率无法提高时,只要随手拿起桌上的笔进行穴道指压,便可提升工作效率。雨伞的把手如果自行刺激时,手指力道或笔杆刺激也无法让你有满足感,那就试试雨伞的把手刺激,你将会发现它的效果更佳、力道更强,或许还会爱上它喔!滚动的球体高尔夫球选刺激穴道的工具,首先是有棱有角的东西,其实只要材质够硬,圆形的东西也很方便使用。材质坚硬的圆形物体与有棱有角的工具比较起来,前者产生的刺激效果较为温和,因此,高尔夫球是很理想的按摩工具。高尔夫球穴疗使用法:1.在手心放置一颗高尔夫球,试着进行按压。2.按压的力道以自己觉得舒服为基准,自行斟酌强弱。3.当球转到想刺激的地方,垂直压下后轻转球体,注意以不压到骨头为前提。4.刺激其他穴道的同时,手心也可得到刺激,岂不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尖锐的物品如牙签、叉子或是梳齿坚硬的梳子等,这些都可作为刺激治疗的道具,特别是头部及脸部、脊髓骨上方、手指等对刺激特别敏感或细微的部分,更适合使用这些工具。身体重量加上拳头或毛巾背部、大腿及脖子或肉厚等不易按摩到的地方,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身体,也能对穴道进行有效的刺激。刺激大腿前侧先坐在椅子上,将前臂放在大腿前侧,利用全身的重量来刺激大腿。依施加身体重量的方法、力道不同,所能达到的刺激程度亦不同。按摩背部有一种利用拳头和身体重量给予刺激的方法。首先仰躺着,将拳头放在脊髓两侧,此时腰部自然而然抬起上半身的重量,就成为强而有力的刺激力道。此外,你还可以移动拳头变换刺激点,也是相当方便。
……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化繁为简”。很多时候,我们对身体的关注,往往会被各种“大病”、“绝症”的恐慌所淹没,或者被各种高端的保健品、仪器所迷惑,反而忽略了最基本、最原始的自我疗愈能力。这本书恰恰是将这种能力重新点燃。它并没有宣扬什么“神奇疗效”,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我们身体内部那些能够自我调节的“开关”上。通过讲解如何找到和刺激这些“开关”,让我们有机会主动参与到身体的健康管理中来。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讲到了如何通过刺激特定的身体部位来改善消化不良,我平时就经常有这个问题,吃饭后总感觉肚子胀胀的,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找到那个小小的区域,用指腹轻轻按压,虽然一开始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坚持了几次之后,我发现那种不适感确实减轻了不少。而且,书中的很多技巧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工具,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比如在等车的时候,或者在休息时间,都可以悄悄地给自己做个“小保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健康理念,让我觉得非常有亲切感,也更容易坚持下去。它教会我,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藏在我们触手可及的身体之上。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里面的知识。它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的穴位信息堆砌给你,而是根据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分类讲解。比如,有一个章节专门讲眼部保健,里面详细介绍了几个对眼睛有益的穴位,以及如何配合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来缓解眼部疲劳。这对我这个每天对着电脑超过十个小时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的图片非常清晰,不仅仅是穴位的定位图,还配有示范动作图,教你如何正确地发力,按压的深度和力度,这些细节的处理做得非常到位。我尝试了书里推荐的几个眼部穴位按摩法,一开始觉得有点陌生,但按照图示和文字说明操作了几次后,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每天晚上睡前做一遍,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会觉得眼睛没那么干涩了,看东西也好像清晰了一些。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肩颈、腰部、头部等部位的保养方法,都非常实用。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一种非常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讲解,告诉你这些方法可能会带来的改善,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身体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值得信赖。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感知能力提升了不少。以前,可能只是隐隐约约觉得某个地方有点不舒服,但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就像一个“翻译器”,帮助我读懂了身体发出的那些细微的信号。它并没有像某些养生书籍那样,一味地强调“养生”的艰辛和复杂,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和、友好的方式,引导我去发现身体的奥秘。书中对每一个穴位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定位,还会描述那个穴位可能带来的感觉,以及按压时的注意事项。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穴位时,还会顺带提及这个穴位与其他穴位的关联,或者它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这样一来,我就不会觉得只是孤立地去记忆几个穴位,而是能够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身体“地图”。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个关于改善睡眠的穴位,虽然我本身睡眠问题不严重,但按压之后,确实感觉入睡比以前更容易了,而且睡得更沉。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也很有成就感。它让我明白,所谓的“养生”,其实就是一种与身体的对话,一种长期的、细致的关怀,而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开启这场对话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健康小麻烦,比如头痛、恶心、便秘等等,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活,但却让人不舒服。这本书并没有试图去“根治”什么“大病”,而是针对这些日常的“小烦恼”,提供了非常具体、易行的解决方案。它就像一本“身体使用说明书”,告诉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舒服”时,可以去哪里“调试”一下。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它并没有用心理学上那些晦涩的词汇,而是告诉你,当感到焦虑、烦躁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我试着在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去按压书上介绍的几个穴位,虽然不能立刻让所有烦恼烟消云散,但确实能感觉到身体的紧张感有所缓解,心情也变得平和了一些。这种将身体与情绪的联系讲解得如此清晰,并且提供实际操作方法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它让我明白,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照顾好身体,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身体的关系,不再是那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去探索和呵护。
评分最近在书店闲逛,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日常保健的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挺“治愈系”的,但内容却出乎意料地实用,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并没有像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那样,上来就讲一大堆复杂的理论或者奇特的偏方,而是从非常贴近生活的一些小毛病入手,比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的颈肩僵硬、眼睛干涩,还有因为熬夜、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疲劳等等。它没有给你灌输“必须做到什么”的恐吓,而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你身体在发出哪些信号,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来舒缓这些不适。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举一反三”的讲解方式,比如讲到某个穴位能缓解头痛,顺带也会提到这个穴位对改善面部气色也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书中大量使用了图示,这一点对我这种“视觉型”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每一个穴位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配合着文字说明,很容易就能找到对应的位置。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背诵大量专业术语的书,而是让你跟着图做,跟着字练,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我尝试了几种方法,比如睡前按压太冲穴来放松心情,还有工作间隙揉按合谷穴来缓解手部疲劳,确实能感觉到一些微妙的改善。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在你身体发出小小的抱怨时,给你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你能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小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