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刘俊骧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8021158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神州文化图典集成》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服饰、民俗、宗教、建筑、艺术、中医药、科技、经济、官制等数十个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各领域的内容与特色,以及这些文化在中华大地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该丛书均由各学术领域颇具实力的学者亲笔撰稿,并由该领域的专家亲自审定,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极具性和可读性,是面向大众的中国文化普及读本,是学者专家撰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万个为什么”。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严酷的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融防守和进攻于一体的人体搏击术,并在后来的战争中进一步完善发展,本书立足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武术与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做了全面介绍,并阐述了颇具实用价值的武术修身常识。
目录
作者介绍
刘俊骧,笔名峻骧、惜今,生于193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杂志编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东方人体文化艺术中心学术总监。曾任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俗文学学会二、三届副会长,首届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与广阔的视野,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那种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的力作。我最期待的是它对于“文化”与“修身”之间关系的探讨。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滋养。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将中华武术的精髓——不仅仅是招式套路,更是其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与个人品格的塑造联系起来?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世界。那种通过身体的锤炼达到心性的提升,在攻防之间体悟阴阳平衡的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落地,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为现代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神健身”方案。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武术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生活艺术的指南。我希望它能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如何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定力与清醒。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是它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所在。它似乎遵循着一种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每一章节都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当我读到关于武术流派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时,我清晰地看到了文化是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被地方特色所塑造的。比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拳种如何融入地方戏曲元素,从而在民间得以更广泛传播的案例分析,细致入微,令人拍案叫绝。这种宏观的历史观与微观的文化细节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集成”二字的含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态展示。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了武术绝非孤立存在的技艺,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肌理之中的一种活态文化。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武者们在历史的回响中低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从纯粹的审美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配图和版式设计,也称得上是一绝。虽然书名强调了“图典集成”,但它避免了那种充斥着模糊不清的老照片或过于程式化的插图的弊病。这里的每一幅图像,无论是历史文献的拓片,还是现代艺术化的图解,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布局,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附属品,更是思想的视觉化延伸。尤其是关于不同流派的动作要领示意图,线条流畅、力度感十足,即使不结合文字,也能大致体会到动作的精髓所在。这种高度的视觉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知识的吸收效率。对于一个更偏向视觉学习的读者来说,这种设计简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冰冷的文字信息和具象的身体感知。这本书无疑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如何进行现代化传播的一个优秀范例,其整体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值得反复品读和珍藏。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初步印象,我立刻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武术书籍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繁复招式解析的“武林秘籍”,但事实证明,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和富有同理心。他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向往,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对话。书中对“神州文化”的宏大叙事,没有停留在空泛的赞美,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对具体历史节点和代表性人物的精妙剖析。特别是关于礼仪规范在武术传承中的作用,那一段写得尤其精彩,让我深刻理解到,武术的“武”字,更多的是“止戈为武”的智慧,而非单纯的争斗。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使得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被打开了。它不再局限于武术本身,而是延伸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例如克己复礼、中庸之道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我仿佛跟着一位饱经风霜的师父,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领悟着那些历久弥新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把握得相当到位,流畅自然,绝无那种生硬的学术堆砌感。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论述“修身”的环节,没有采用那种说教式的口吻,而是大量引用了古代武术家们留下的家书、箴言,甚至是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心路历程。这种“以情动人”的写作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气”与“意”的阐释部分,通常这部分内容是极其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但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比喻进行了解构,比如将“意”比作航船的罗盘,将“气”比作驱动船只的燃料,这样的比喻立刻让人茅塞顿开。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对“内功”的理解,认识到它绝非玄虚之谈,而是对身体与精神能量的精细化管理。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概念的读者,也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这本图典集成,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求精,也足以点亮普通读者的好奇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