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技文献:14天特效全书(畅销升级版)
定价:19.90元
作者:杜琳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2370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专家传授低碳环保的秘籍,让你瘦得健康,全方位塑形美体,再现动人身姿。14天行动4步走,告别反弹噩梦,让不再是一场艰巨的旷日持久战!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专业角度,传递科学的基本常识和理念。本书分为五大部分:部分提出14天新概念,从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多个专业角度介绍的基本常识。第二部分,介绍科学有效的饮食法,建立*饮食方案来优化体内的激素,清除生活中扰乱人体新陈代谢的有毒物质,恢复身体所必需的天然营养物质。第三部分,绿色的方式--运动,根据人体自身代谢规律,为你量身打造健康体型的14天塑身方案,通过全身塑形和局部相结合的方法,平衡代谢,轻松。第四部分,以传统中医的角度,通过中药调理、经络按摩、拔罐、刮痧等方法,调整阴阳气血,调理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代谢,将人体多余的脂肪消耗。第五部分,将的概念由外延伸至内,介绍排毒、内脏的方法,保障人体内在机制的合理运转。
目录
章 14天新概念,有效管理新陈代谢
节 速效必修课,人人都需了解的真相
计算热量,平衡新陈代谢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平衡膳食,不可不知的营养学常识
学会运动,让脂肪加速燃烧
调整心态,将坚持到底
14天,遵循时间规律事半功倍
第二节 认识超重的危害,明确信念
客观面对,认清自身体重问题
查找原因,认清个人的特殊意义
锁定目标,量身定制计划
多种方式,保持的动力
专家指导,告别反弹噩梦
第二章 拒绝节食,平衡代谢,实现佳效果
节 发胖食物,拒绝一切让人发胖的诱惑
拒绝肥胖,向精加工食品说“不”
科学,要警惕几类“”食品
第二节 食物,必选的黄金搭档
饮食,必不可少的4类佳品
适量食用,热量食品也有助于
第三节 巧吃就会瘦,14天特效饮食法
14天饮食法,饮食重在按规律坚持
“量体裁衣”,根据体形定制个人餐谱
饮食,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饮食好习惯,巩固成果的根本
8大好习惯,让循序渐进
5个坏习惯,让你掉入饮食误区
第五节 专家解答:饮食中遇到的问题
控制食欲,饮食保质也要保量
两大妙招,摆脱停滞期困扰
第三章 运动锻炼,打造健康体形
节 运动,绿色的方式
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对症”,运动才能又好又快
七大要点,拧紧运动保险栓
第二节 全身一起瘦,14天特效运动法
14天运动,健康塑身效果好
每天坚持有氧运动,14天轻松
瑜伽运动,7天7天塑形
健身操,14天塑曼妙曲线
第三节 局部塑身再突破,每天10分钟瘦腰瘦腿瘦手臂
快速塑形有诀窍
每天10分钟瘦腰,美化上身曲线
每天10分钟瘦腿,修饰下肢线条
每天10分钟瘦手臂,让双臂纤长
每天3招,实现全身综合塑形
第四节 坚持锻炼好习惯,的保证
坚持锻炼,有效的保证
健身习惯,让轻松有趣
第五节 专家解答:运动锻炼中遇到的问题
强力突破,跨越运动平台期
科学,避免越运动越虚弱
安全,避免运动不适和损伤
第四章 传统法,结合使用效果惊人
节 中药,神奇本草里的妙方
中药,消脂塑身益健康
自配中药,健康享瘦你也可以
弄清禁忌,中药成功的关键
第二节 按摩,通经活络快速
疏经通络,按摩修身又美容
局部按摩,14天想瘦哪里瘦哪里
特别按摩,让变成美的享受
第三节 拔罐,排毒清热降脂消脂
中医拔罐,神奇排毒消脂法
拔罐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刮痧,速效局部
中医刮痧,疏经速效
科学刮痧,健康需谨慎
第五节 专家解答:中医法中遇到的问题
药物,选择正确是前提
学习应对异常反应,拔罐顺利完成
了解痧的来历,消除刮痧后顾之忧
第五章 排毒、内脏,健康双重保证
节 排毒,有效控制代谢平衡
肠道健康,直接影响人体胖瘦
饮食,健康排毒轻松
肠道健康,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二节 内脏,调节脂质代谢的根本
内脏脂肪,添病又增重
饮食,14天内脂餐
第三节 专家解答:排毒、内脏中遇到的问题
提前预警,防肠病减体重
对抗毒素,潜伏人体的致胖杀手
过度节食,会致内脏肥胖吗
作者介绍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中医内科疾病、神经科疾病、妇科疾病和骨性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医局和中医药大学的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院级、校级各种荣誉;撰写论文20余篇;拥有国家1项;先后编写了多部专著及科普读物。尤其擅长中医健康,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脂质紊乱代谢导致的肥胖治疗有独到之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已经关注很久了,一直犹豫着要不要下手,毕竟市面上关于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难找到一本真正能打动人的。我特别看重实操性,理论讲得再好,如果落地不了,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快速掌握阅读复杂科技文献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条理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海量文献中快速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避免时间被无效的阅读所吞噬,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独到的见解,例如如何有效地利用关键词搜索、如何评估文献的可信度、如何快速把握文献的核心内容等等。同时,对于科技文献的写作,我也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导,比如如何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如何撰写引人入胜的引言、如何准确地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以及如何写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那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我对“14天特效”这种说法有点半信半疑。在科技文献这个领域,想要在短短两周内达到“特效”级别,在我看来是有些夸大的。然而,我也承认,有时候一个好的引导者或者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确实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高效的学习路径和方法论,让你在14天内对科技文献的阅读和写作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不是让你瞬间变成一个文献大牛。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如何设计这14天的学习计划的?它是否考虑到了不同基础的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是否会有一些练习和案例分析来巩固学习效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时间安排,让读者能够有清晰的目标感和节奏感。例如,每天的学习内容是什么?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内容扎实,能够帮助我突破在文献阅读和写作上的瓶颈,那么即使“14天”只是一个宣传噱头,我也愿意为它买单。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表达要求比较高的人,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清晰、准确、严谨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如何“读懂”科技文献,更能教我如何“写好”科技文献。我非常看重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语言的精炼度。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语法和词汇方面的指导,帮助我避免常见的错误,让我的表达更加专业、地道。例如,科技论文中经常使用的那些“高频”词汇和句型,如何恰当地使用它们?如何避免冗余的表述,让文字更加紧凑有力?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修改和润色科技论文的章节,因为很多时候,初稿写完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修改和打磨才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掌握这些“锦上添花”的技巧,让我的科技文献写作更上一层楼,那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评分我一直觉得,科技文献不仅仅是学术论文的代名词,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严谨的逻辑和客观的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科技文献背后的思维模式,培养我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当我阅读一篇文献时,我不仅仅是接收信息,更是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质疑,去评估。而写科技文献,更是对自己思维的梳理和升华。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指导,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如何让我的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例如,在阅读文献时,如何识别作者的假设和局限性?在写作时,如何避免主观臆断,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技巧,这往往是许多研究者头疼的问题,如何在一个篇幅有限的文献综述中,既展现出自己对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又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和必要性。
评分对于一个刚开始接触科技文献的科研新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往往是心理上的畏惧和信息过载的恐慌。看到厚厚的论文,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破冰”的技巧,帮助我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它是不是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科技文献的世界?比如,如何理解科技文献的结构?不同部分的写作要点是什么?有没有一些“万能公式”或者模板,可以帮助我在初期建立起基本的写作框架?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偷懒”但又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文献管理工具提高效率,如何利用图表来清晰地展示数据,如何找到最核心的研究问题等等。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到,科技文献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的技能,那我一定会非常感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