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風花雪月:日本海軍名艦全史:從幕末至現代八百餘艘艦艇名稱由來及艦曆縱覽(全3冊)
定價:269.80元
售價:183.5元,便宜86.3元,摺扣68
作者:唐茜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68093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與其他國傢貫於使用人名、地名和形容詞來命名艦艇不同,日本海軍艦船有一套相當獨特的命名規則——根據艦艇分類來確定名字的屬性。比如,雖然同為深海利器,和大型水麵艦艇無味的名稱相比,日本驅逐艦的命名則關乎“風花雪月”,“桂”、 “島風”、“白雪”、“鞦月”等艦名都浪漫十足。
《風花雪月:日本海軍名艦全史:從幕末至現代八百餘艘艦艇名稱由來及艦曆縱覽》是一部關於日本海軍艦艇名稱辭典性質的書籍,凡日本海軍入籍的艦艇,以及戰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部分艦艇都包含其中。全書分為三冊,彩色印刷,近2000張珍貴艦船照片,*麵係統地展示瞭明治初期至如今日本艦艇的發展景況。是國內讀者深入瞭解海上鋼鐵戰士的*手資料,能讓我們對今日之日本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本書以單兵裝備為主題,共分為五個部分*一部分介紹瞭*名的“捷剋”式在抗戰中的應用,包括各種中國自己的改進型,同時還將其與日軍的主力輕機槍進行瞭對比;第二部分*點介紹瞭英國布倫式輕機槍的全史,包括選型、應用及廣泛的改進型,對英聯邦軍隊的使用也進行瞭介紹;第三部分是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冷兵器、槍、火焰噴射器及單兵反坦剋武器;第四部分是對二戰日本陸軍及海軍人員的軍刀進行瞭簡單的介紹;*後一部分是詳細介紹瞭美軍空降兵批量使用的T-10係列傘降裝備,包括係統組件、使用方法等。
前言
古國名
山嶽名
河川名
漢語祥瑞動物名
一般漢語詞匯名
和式詞匯名
天文地理名
植物名
禽鳥名
島嶼名
海角、半島、海峽及其他地名
主要參考資料
唐茜,廣西柳州籍,2007年起專職從事日語翻譯工作。曾參與譯製多部二戰題材著作,係“戰艦”係列叢書主創之一,尤擅長日本海軍相關史料的翻譯整理,編著有《日本海軍艦載兵器大圖鑒》一書。
閱讀這套書的過程,簡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漫長旅程。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是將每一艘艦艇的誕生、服役、輝煌與最終命運,都融入瞭一種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中。你會清晰地看到,明治維新後日本如何從一個封閉的島國,一步步建立起一支令人側目的近代海軍,其間的技術引進、人纔培養和戰略思想的演變,都被細膩地描繪瞭齣來。書中對於艦艇的性能數據、技術特點的闡述,邏輯性極強,讀起來絲毫不費力。更難得的是,作者在描述某次海戰或某項技術突破時,總能適時地穿插一些當時的政治考量或社會影響,使得冰冷的鋼鐵機器擁有瞭鮮活的時代脈搏。這種敘事深度,遠超一般的“艦船名錄”,它將海軍史變成瞭一部生動的國傢興衰史。
評分這本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對非專業讀者也展現瞭極大的友好度。我尤其欣賞它在艦船命名由來上的處理方式。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而是深入挖掘瞭背後的文化符號、地域情結,甚至是當時的政治宣傳需要。比如某艘巡洋艦的命名,往往能摺射齣日本帝國主義擴張的野心,或是對某些地域資源的渴望。作者沒有迴避這些敏感的曆史背景,而是將其自然地融入艦船的“傳記”中。對於我們這些想瞭解“為什麼是這個名字”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文化層麵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參數羅列變得引人入勝。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看待那些鋼鐵巨獸的“靈魂”所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軍事迷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在技術細節的呈現上做到瞭極緻的細緻入微。作者對不同時代艦船設計理念的演變有著深刻的洞察力。比如,他會詳細對比不同時期戰列艦主炮口徑的迭代,以及由此帶來的裝甲防護策略的變化;對水麵艦艇和潛艇在戰術角色上的側重轉移,也有非常清晰的分析。書中對一些關鍵的艦船技術規格的圖錶化處理,清晰明瞭,非常便於對比參考。我尤其喜歡其中對關鍵艦型(比如“長門”級戰列艦、“雪風”號驅逐艦)的專門剖析部分,不僅有詳細的數據,更有對設計缺陷和優勢的客觀評價,這種平衡的視角非常難得。可以說,它為研究者提供瞭一個紮實的基礎參考,也讓鐵甲艦愛好者能找到久違的“硬核”閱讀快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初次拿到手就愛不釋手。硬殼精裝,配上那個年代特有的厚重感,讓人感覺仿佛捧著一份沉甸甸的曆史文獻。封麵和封底的插畫選得非常考究,那種水墨暈染的風格,既展現瞭日本海軍的威嚴,又不失古典韻味。紙張的質感也極佳,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老照片和圖紙,細節也得到瞭很好的還原。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打磨,比如扉頁上的那段引文,那種字體選擇和排版方式,都讓人感受到編者對“曆史的厚重感”的追求。要知道,一本軍史書籍,如果內容再精彩,但裝幀粗糙,那總會讓人覺得少瞭些什麼。這部作品在視覺上帶來的滿足感,已經超齣瞭我通常對工具書的期待,更像是一件值得陳列的收藏品。對於那些和我一樣,對書籍本身的物理形態也十分看重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開本和做工絕對能讓人滿意,翻閱起來也是一種享受,每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都會忍不住先欣賞一下它的外殼。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資料的廣度和深度上,確實達到瞭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麵對“八百餘艘艦艇”這個龐大的數字,我原本以為很多條目隻會是一筆帶過,但齣乎意料的是,即便是那些名氣不大的輔助艦艇,作者也盡可能地搜集瞭相關資料,對其建造背景、任務職能做瞭詳細交代。這對於想要全麵瞭解日本海軍體係的專業愛好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例如,書中對一些早期試驗艦的記錄,那些在現代眼光看來顯得粗陋的設計,卻清晰地展示瞭海軍技術摸索的艱難曆程。翻閱過程中,總能時不時地被某個細節所吸引,比如某艘驅逐艦的艦名命名邏輯,或是某個“無名”水雷艇的特殊戰功。這套書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像是一個巨大的、細節豐富的數據庫,它把日本海軍發展史的每一個角落都照亮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