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
定价:49.80元
作者:郭亮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54458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从汉字原理和造字结构出发,结合游戏、商业品牌、电影等实际案例的字体设计方法论图书。书中的衬线加强法、阴阳收缩法、字重调整法、重心调整法、笔画继承法和点画手绘法,分别从字体衬线/非衬线、字重、字怀、重心、结构等字体属性分析字体设计的技巧。本书的案例是有汉字理论属性和科学依据的,可操作性强,有别于其他凭灵感和创意执行的字体设计,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字体设计书籍的特点。通过本书,读者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专业的字体设计技巧,了解专业的实战经验。
内容提要
《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是一本字体设计教程。全书共分为7章,章介绍了汉字的基本属性,包括字体的分类、汉字结构、字面、重心、字重、字形、一般规律等;第2章~第7章讲述了6种不同的字体设计方法,包括衬线加强法、阴阳收缩法、字重调整法、重心调整法、笔画继承法和点画手绘法,每一个案例都从汉字的特征层面展开讲解。本书案例丰富,讲解细致,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6种方法尝试设计出一套自己的字体。《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适用于所有零基础或是想提升字体设计水平的设计师、字体爱好者、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阅读。
目录
01汉字的基本属性 011
1.1 认识字体 012
1.2 字体分类 015
1.3 汉字的造字结构及规律 017
1.4 汉字字面 022
1.5 汉字重心 026
1.6 字重和字怀 029
1.7 字形变化——平衡杠杆原理 029
1.8 个性调整 032
1.9 字体气质——选择字体 034
02衬线加强法 039
2.1 衬线体的特征 40
2.2 衬线加强法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 40
2.3 个例分析——魔法的诱惑 41
2.4 类举分析 47
03阴阳收缩法 69
3.1 字体的阴阳线 70
3.2 阴阳收缩法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 70
3.3 个例分析——翱翔,天界战鹰 70
3.4 类举分析 76
04字重调整法 97
4.1 字重特征 98
4.2 字重调整法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 100
4.3 个例分析——巨兽来袭 100
4.4 类举分析 106
05重心调整法 133
5.1 重心特征 134
5.2 重心调整法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 135
5.3 个例分析——时尚 135
5.4 类举分析 139
06笔画继承法 055
6.1 笔画继承特征 156
6.2 笔画继承法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 157
6.3 个例分析 158
6.4 类举分析 162
07点画手绘法 177
7.1 点画手绘法字体类型 178
7.2 点画手绘法字体特征 180
7.3 点画手绘法字体之间的关系 185
7.4 点画手绘法字体的不同风格 187
作者介绍
郭亮高级视觉设计师,武汉人,现居广州。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2011年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互联网门户资讯、产品设计,游戏品牌,视觉包装设计工作多年,对字体设计,体验式设计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曾就职于3G门户、网易、4399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邮箱:961409673@.站酷:.zcool../u/580291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一直认为,美学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属于艺术家的东西。而这本书,却将字体设计的美学原理,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作者对“负空间”的运用,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总觉得,设计就是要把画面填满,看起来才“饱满”。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恰恰是那些“空着”的地方,才是设计的灵魂所在。通过巧妙地运用负空间,字体可以得到更好的呼吸,文字的重点也会被更加突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节奏感”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好的字体排版,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有起有伏,有疏有密,能够带给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作者用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字间距、行间距、字重等元素,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开始能够欣赏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设计细节,也能够尝试着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创造更具美感和品位的视觉表达。
评分《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主要接触文字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之前总觉得,只要文字内容写得好,排版什么的都无所谓。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字体设计是如何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视觉引导”的讲解。我之前写文章,总希望读者能够按部就班地阅读,但常常事与愿违。这本书让我明白,通过调整字体的粗细、大小、颜色,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布,我完全可以引导读者视线的流向,让他们更容易地抓住文章的重点。书中举了非常多关于广告标题、产品说明书的案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设计智慧。作者还分享了如何利用字体来营造不同的情绪和氛围,比如用圆润的字体传递亲切感,用硬朗的字体传递力量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与文字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我不再只是内容的创作者,更是文字视觉呈现的“建筑师”。
评分翻开《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我一直对那些排版精美的书籍、引人注目的广告海报背后的“秘密”充满好奇,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原本可能枯燥的字体设计原理,转化成了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字体的历史演变、不同字体的性格特征,以及它们如何巧妙地传达信息和情感。例如,书中对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区别,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有无小尾巴”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情感暗示和阅读体验差异。我特别喜欢作者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来印证每一个设计原理。从古老的印刷术到现代的数字界面,每一个案例都像是活生生的教材,让我看到了字体设计的强大力量。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日常接触到的所有文字信息,无论是路边的招牌、手机上的APP,还是网站的设计,都仿佛有了新的生命。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在自己的文档、邮件中,去选择更适合的字体,这让我的文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字体设计的入门指南,更是一堂关于如何用视觉语言与世界沟通的精彩课程。它让我明白了,字体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设计的灵魂,是连接读者与信息的重要桥梁。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设计、排版、视觉传达感兴趣的朋友们,它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评分我一直认为,字体的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恰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它不像一些技术性的手册,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富有故事性的方式,将字体设计的核心理念娓娓道来。作者对于“形式与功能”的平衡的解读,让我深受启发。我过去常常在追求字体的美观性时,而忽略了它作为信息载体的基本功能,导致设计出来的东西虽然好看,但却难以阅读,或者传达不清。这本书让我明白,优秀的设计,一定是形式与功能并重的。它教我如何在字体的视觉形态上进行创新,同时又不失其清晰度和易读性。书中大量的案例,从古代的碑刻艺术到现代的网页设计,都清晰地展示了字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下的演变和应用。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不同历史时期字体风格演变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字体的传承与创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字体设计指南,更是一次关于视觉文化和历史的精彩回顾。
评分《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让我对“设计”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总觉得设计就是创造一些“漂亮”的东西,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设计是解决问题,是沟通信息,而字体设计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书中对“层级与秩序”的阐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经常在制作PPT或报告时,不知道如何让信息更有条理,如何让重点突出。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利用字体的粗细、大小、颜色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布关系,来建立清晰的信息层级,让观众一眼就能抓住核心内容。作者用了很多非常巧妙的比喻,比如把字体排版比作建筑的骨架,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可读性与辨识度”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再美观的字体,如果看不清楚,或者容易与其他字体混淆,都算不上好的设计。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阅读需求,例如手机屏幕上的短文本,还是书籍中的长篇大论,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和运用字体,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这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很多技巧我可以直接应用到我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让我的表达更加清晰、专业。
评分《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最有价值的设计类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字体设计的教程,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视觉语言与世界沟通的指南。我一直对那些设计精美的书籍封面、海报、广告牌背后的“魔力”感到好奇,这本书为我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字体设计拆解成六大核心原理,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阐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清晰度与可读性”的强调。我过去常常会为了追求个性的字体,而忽略了文字本身的清晰度和易读性,导致设计效果大打折扣。这本书让我明白,再独特、再有创意的字体,如果观众看不懂,那它就是失败的。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媒介和场景下,选择最适合的字体,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从书籍的内页排版,到网站的UI设计,再到户外广告牌的字体选择,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开始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字体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也能够更自信地去运用字体,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分《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名对设计充满热情但又缺乏专业训练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份珍贵的宝藏。我一直觉得,一个设计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文字排版,而我却总是抓不住其中的要领。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字体的世界。书中对“空间与留白”的阐述,让我对“少即是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之前总以为,要把所有想表达的内容都塞进设计里,才能显得“充实”。而这本书让我明白,恰当的留白,不仅能让设计“呼吸”,更能突出主体,引导视线,提升阅读的舒适度。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的留白策略如何影响设计的整体感受,从极简主义的空灵,到信息密集型的严谨,都展现了留白强大的塑造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叙事性”的章节,它让我理解了字体设计不仅仅是美学,更是信息的载体和情感的传递者。如何让字体“讲故事”,如何通过字体的形态、大小、颜色来唤起读者的共鸣,这些都是书中非常宝贵的启示。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解锁了阅读世界的新方式,我开始欣赏那些精心设计的书籍、海报,甚至网页上的每一个字符,它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构成整体视觉语言的重要元素。
评分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在接触《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之前,我对字体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好看”、“好看”的层面。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字体设计的认知。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字体的“性格”和“情绪”,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字体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书中对“对比与和谐”原理的解读,尤其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常常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将不同风格的字体生硬地组合在一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通过合理的对比,制造出视觉的张力和趣味性,同时又要注意整体的和谐统一,避免混乱和杂乱。作者还非常慷慨地分享了大量实用的字体设计技巧和经验,比如如何调整字体的倾斜角度来营造动态感,如何运用字体的粗细变化来突出重点信息,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字体设计的“潜规则”和“行业内幕”,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设计心得和遇到的挑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真实和接地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设计功底有了质的飞跃,我不再是盲目地去尝试,而是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字体设计原理,去创作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绝对是我今年读到的最惊喜的一本设计类读物。我一直以为字体设计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是设计师才能掌握的技能。然而,这本书用一种极其亲切和易懂的方式,打破了我对字体设计的固有印象。作者将复杂的原理拆解成六个易于理解的核心概念,并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进行阐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入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致性与变化”的讲解。我之前总是困惑于如何在保持设计整体风格的同时,又能在细节上有所创新。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它教会我如何在统一的框架内,通过字体的细微变化来增加设计的层次感和趣味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万物皆同”或“万物皆异”。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从印刷品到数字媒体的各种应用场景,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字体设计是如何影响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的。比如,作者分析了不同电商网站的字体运用,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这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字体设计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视觉语言与人沟通的书。它让我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选择都有其意义。
评分《字体故事——六大字体设计原理及实战应用》这本书,在我阅读过的众多设计类书籍中,无疑是最具启发性的一本。它并没有像一些教程那样,一上来就罗列一大堆复杂的术语和理论,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了解字体设计的奥秘。书中对“六大字体设计原理”的阐述,我个人觉得非常独到和实用。它们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更是贯穿整个字体设计过程的灵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极具说服力的图示,将这些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节奏与韵律”的章节,我从未想过字体排版竟然可以如此富有音乐感。通过对字间距、行间距、字重等元素的精妙运用,一段看似平淡的文字,瞬间就能被赋予生命和活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书中大量的实战案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分析了不同品牌Logo、书籍封面、网页设计中字体的应用,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同一种字体在不同的设计语境下,所能传递出的信息和情感是多么的千差万别。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字体选择和排版,绝不仅仅是“把字放上去”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对目标受众、品牌形象、信息传达目的的深刻理解。这本书让我对“设计”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实用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