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开关电源实例电路测试分析与设计
:49.00元
售价:34.3元,便宜14.7元,折扣70
作者:葛中海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21265310
字数:429000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开关电源基础理论和应用实例,主要内容包括开关电源的基本理论(概述)、开关电源单元电路、自激式开关电源、他激式开关电源、低压DC-DC变换器、单片集成式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设计等知识。在书中,笔者提供许多开关电源实例,根据电路板反绘出原理图,结合关键节点的直流电压或交流波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希望给读者以和启示。
本书面向实际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具体的测试实验,通俗易懂地介绍开关电源的基础知识和特殊应用设计。
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光是看到厚度就让人对其中包含的知识深度充满了期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拓扑结构——比如反激、推挽、全桥乃至更复杂的LLC谐振电路——的详细建模与仿真验证过程。很多教材只是简单介绍原理,但这本书竟然连设计参数的选取依据、元件的容差对最终性能的影响都做了量化分析。我之前在设计一款隔离电源时,对输出电压纹波的控制一直感到很头疼,书中针对这个痛点给出的一个基于反馈环路补偿网络的优化思路,简直是茅塞顿开。它甚至还探讨了非线性负载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是被忽略的“高级话题”。作者在行文间流露出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每一个结论都有数据支撑,每一个设计决策都有清晰的逻辑链条。它绝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速成指南”,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手边,随时翻阅查阅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领悟。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技术书籍不光要教会你“怎么做”,更要教会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它在介绍各种保护电路——过流、过压、欠压锁定——时,并没有简单地堆砌datasheet上的推荐应用电路。相反,它深入挖掘了不同保护机制之间的协同与冲突。比如,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在高动态范围的输入电压下,精确设置电流限制阈值,以避免在冷启动时误触发保护,而在正常工作时又能有效保护功率器件。此外,对于热设计部分的论述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计算了热阻,还结合了实际PCB的热传导路径和气流模拟,提出了多层板散热策略的优化建议。读完这部分内容,我立刻回去审视了我手头正在开发的一个项目,发现之前为了节省成本而做的简化散热设计确实存在隐患。这本书带来的知识冲击力非常强,它迫使我重新审视了许多自认为已经掌握的“常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几乎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完全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它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磁性元件,特别是变压器和电感,给出了极其详尽的指导。这部分内容是我在以往学习中感觉最缺失的环节——理论计算往往忽略了磁芯的饱和特性、绕组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书中通过详细的损耗计算模型,对比了不同铁氧体材料在特定开关频率下的表现,让我对电源效率的瓶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它对共模噪声抑制变压器的设计进行了专门的章节讲解,这对于需要通过严苛认证的产品来说至关重要。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引,重新设计了一个绕组结构,结果发现,原本需要额外加装共模扼流圈来压制的噪声,在新结构下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直接节省了BOM成本和PCB面积。这种直接能转化为实际效益的知识,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很有层次感,从基础的开关拓扑原理讲解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设计的前沿技术。有一点让我感到非常舒心,那就是它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数字控制算法时,并没有完全依赖于抽象的数学公式,而是巧妙地结合了DSP或MCU的实际编程实现思路。例如,在讨论数字电流环路补偿时,它不仅给出了S域的分析,还提供了离散化后的Z域表达式,并用伪代码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嵌入式代码中实现PID的调整和死区控制。这种“软硬结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现代电源设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模拟电路范畴。更难得的是,书中对电源的可靠性工程也有所侧重,探讨了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预测和降低关键元器件失效风险的具体措施,这显示出作者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刻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任何希望将电源设计水平提升到工程实践顶尖水平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深度参考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和排版都显得专业而沉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实用手册。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教科书,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它竟然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的全方位内容。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对那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电路故障排查部分进行了深入剖析。比如,在讲解MOSFET驱动电路时,作者不仅罗列了公式,还结合实际焊接中的常见问题,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用示波器捕捉到那些瞬态的尖峰电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布局来抑制噪声。书中对于电磁兼容性(EMC)的章节尤其精彩,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标准,而是用大量实际案例告诉你,为什么某个设计在实验室测试中合格,但一到现场就出现莫名其妙的干扰,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滤波和屏蔽方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对于正在进行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感觉作者不仅是一位理论专家,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把那些别人不愿意公开的“坑”都给挖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