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LED灯具设计
定价:49.80元
作者:麻丽娟、周灵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222566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ED灯具设计》是由来自电子电气工程系和艺术设计系两个不同专业的老师合作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编者遵循了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内容的安排和深度的把握上,主要传授灯具设计相关的多方位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基于项目实现的专业合作能力。与其他同类书籍比较,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全彩印刷、插图精美。《LED灯具设计》全部采用彩色印刷,文字清晰,插图非常精美。
(2)学科交叉、内容丰富。《LED灯具设计》是由电子电气工程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的老师合作编写的,内容按灯具设计的进程进行编排,涉及到电子电气工程方面和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
(3)结构合理、适用性强。《LED灯具设计》按照灯具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涉及的知识来组织知识结构,全面介绍灯具设计各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灯具光学设计、造型设计的要素及方法、灯具检测与组装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灯具设计的各个要素与设计方法。
(4)图文并茂、便于理解。《LED灯具设计》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着力强调实用性,文字表达浅显易懂,内容有趣,并配有大量高清经典设计图,图文结合,方便教师授课,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
(5)理实一体、突出实用。《LED灯具设计》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在内容编排上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LED灯具设计》可供电光源技术爱好者或者灯具设计施工人员阅读参考,同时也适合于高职高专电光源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教学使用。
内容提要
《LED灯具设计》全部采用彩色印刷,文字清晰,插图非常精美。《LED灯具设计》的特点在于融合了灯具设计的光学、电气等理工科专业知识与造型、材料等艺术类专业知识,按照灯具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涉及的知识来组织知识结构,全面介绍灯具设计各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灯具光学设计、造型设计的要素及方法、灯具检测与组装等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灯具概述、灯具设计原则与要素、灯具光学设计、灯具造型设计、LED灯具设计、灯具检测、典型灯具产品组装与工程施工等。
同时,《LED灯具设计》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贯彻以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以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力求体现精炼与实用,是一本难得的文理兼修的综合性教材。
《LED灯具设计》可供电光源技术爱好者或者灯具设计施工人员阅读参考,本书还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电光源技术、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各类灯具设计培训的教学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麻丽娟,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副书记兼副主任、讲师,2002.7进校,电子系专业教师。先后讲授《电工电子技术》、《电路基础》、《智能建筑概论》、《LED概论》、《灯具设计》等课程。先后发表专业论文5篇,1项,课题1项,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获江苏省省级二等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非常精美,尤其是封面,那深邃的蓝色背景配上那些流动的光影线条,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厚实的质感和恰到好处的重量感,让人感觉手里捧着的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大量的留白不仅让阅读体验更加舒适,也让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结构分解图显得格外清晰易懂。翻开内页,那种高质量的纸张,即使用荧光笔做标记也不会洇墨,这对于一个喜欢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本来以为这种偏技术性的书籍会显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配图水平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那些不同角度的实物照片和渲染图,让抽象的设计理念变得立体而直观。特别是对于灯具的外壳材料选择和散热结构的剖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其中的关键点。这本书的整体视觉语言非常统一且专业,看得出来在设计和印刷环节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光是欣赏这些视觉元素,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创新材料与可持续性”的探讨,这绝对是当前行业内许多书籍所欠缺的视角。作者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铝合金散热器,而是花了大篇幅介绍了新型石墨烯散热膜片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来快速迭代复杂光学结构。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能够清晰地阐述如何设计出易于拆解、材料可回收的灯具,这一点非常具有前瞻性。书中举例了一个关于模块化电源设计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实现不同功率和功能的快速替换,这不仅大大延长了灯具的生命周期,也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这种将商业考量、工程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完美融合的叙事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它引导读者跳出单纯的技术实现,去思考灯具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价值与影响,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工程思维的培养。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作为一本技术手册的定位。它更像是一份为新一代照明设计师准备的“行业生存指南”。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每一章末尾设置的“设计挑战”环节,这些挑战并非是简单的习题,而是模拟了真实工作中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比如在极端高温环境下如何保证光衰不超标,或者如何在极小的体积内实现高光效。这迫使读者必须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所有知识点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应用某个公式。我通过尝试解决其中一个关于二次光学配光的挑战,才真正理解了折射率和全反射定律在实际透镜设计中的取舍艺术。这本书不仅传授了“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潜移默化地教会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于构建全面的设计哲学至关重要,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之前尝试过几款市面上常见的照明设计入门书籍,但往往都会在某个技术节点上戛然而止,留给我一堆理论却找不到实际应用的桥梁。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极其注重“落地性”,它仿佛不是在教你理论,而是在手把手带着你走一遍真实的项目流程。我尤其欣赏它对“光效优化”这一环节的深度挖掘,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流明数值对比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配光曲线对空间氛围的微妙影响,甚至延伸到了人眼视觉舒适度(UGR)的量化计算。这种深度和广度,让我看到了从“会做灯”到“会设计好灯”的质的飞跃。书中对PCB布局的讲解,更是细致到堪比专业工程师手册,哪里需要加粗走线,哪里需要预留散热垫,讲解得极其到位。读完相关章节后,我立刻对照我手头正在进行的一个DIY项目,发现之前忽略了太多细节,这本书无疑为我的实践打下了一个极其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产品的可靠性更有信心了。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公式堆砌的教科书那样冷冰冰的,反而带有一种老工程师特有的、略带幽默感的务实态度。例如,在讲解驱动电源的纹波抑制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不稳定的电流对LED寿命的“慢性折磨”,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它对于不同电压平台和国际认证标准(如UL、CE)的交叉讲解,处理得非常得心应手,让你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全球市场规范的认知。这种“嵌入式学习”的体验非常棒,你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一个连续的知识流中,主动地去链接概念。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工作中寻找乐趣的读者来说,这种带着人情味的专业解读,无疑比干巴巴的条文说明要有效得多,让人在深入钻研技术细节时,也不会感到枯燥疲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