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掌上大自然——小微盆景制作与欣赏
定价:42.00元
作者:兑宝峰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35515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博采众长、吸取各路盆景玩家精华的书。丰富的资料、独特的视角与亲身的实践经验构成本书特色。留意身边的花花草草,您也可以玩出别样的精彩
内容提要
全书分4部分:*部分微型盆景及其陈列观赏,在阐述微型盆景定义与类型的基础上,介绍几架、摆件的选用和题名艺术;第二部分植物微型盆景,在介绍适合制作微型盆景的植物素材来源、造型类型与技法、盆器应用和养护管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松树等60多种植物的特点及其微型盆景制作实例;第三部分山石微型盆景,分别介绍盆器、石材的选用和山石微型盆景制作方法;第四部分树石微型盆景,分别介绍附石微型盆景和水旱微型盆景的制作方法
目录
作者介绍
兑宝峰,笔名玉山,盆景、花卉、摄影爱好者。《中国花卉报》特约记者,仙珍圜论坛版主,多次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盆景、花卉、摄影方面的文章,著有《玩转多肉植物》《盆景制作与赏析——松柏杂木篇》《盆景制作与赏析——观花观果篇》等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欣赏”这一部分,更是将盆景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我原以为盆景就是把植物种在一个小盆里,看起来漂亮就行了。但通过阅读《掌上大自然》,我才真正领略到小微盆景所蕴含的哲学和美学。作者不仅仅是介绍盆景的外观,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一件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意境和故事。它引导我们去观察盆景的“神韵”,去体会植物的“姿态”,去感受制作者的情感倾注。书中的许多作品展示,都配有非常独到的鉴赏文字,让我明白,一件好的盆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是艺术家心灵的映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解读,比如如何通过树的形态来表现苍劲、古朴,或者清新、秀丽;如何通过盆的材质和色彩来衬托植物的美感;甚至是如何通过点缀的苔藓、石头来营造出山林野趣。这些讲解,让我从一个“看客”变成了一个“赏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盆景的魅力。它教会我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让我在欣赏小微盆景时,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你而又宏大的自然世界,获得一种宁静与启迪。
评分这本书在“欣赏”盆景艺术的维度上,给我带来了颠覆性的体验,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制作者”升华为一个“鉴赏家”。我曾以为盆景的价值仅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之美,但《掌上大自然》却引导我深入挖掘盆景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植物的集合,更是一种意境的创造,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作者在介绍每一件作品时,都会深入剖析其“神韵”所在。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一棵盆景树的“姿态”,感受它在风雨中的坚韧,在岁月中的沉淀;如何去理解“舍”与“得”的平衡,在修剪中去除冗余,保留精华;如何去体会“动”与“静”的结合,通过枝条的舒展和叶片的排列,营造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书中关于“意境营造”的讲解,尤其让我着迷。它教导我们,如何通过盆器的选择、苔藓的点缀、石头的摆放,来为盆景构建一个完整的“微观世界”。一个简单的岩石,配上一株遒劲的松树,就能瞬间将人带入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一汪清澈的水,搭配几株秀丽的植物,就能勾勒出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这种将自然景观浓缩于方寸之间的艺术手法,让我惊叹不已。它不仅提升了我对盆景的审美能力,更让我学会用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和理解自然界的美。
评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对于“创新”和“个性化”的强调,这让小微盆景制作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盆景的书籍,大多是教导如何模仿传统的经典造型,虽然也很美,但总觉得缺乏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记。而《掌上大自然》这本书,在介绍基本技法的同时,更鼓励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独一无二的作品。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择,还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将现代审美与传统盆景技艺相结合,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念。书中列举了许多非常规的创作思路,比如利用废弃的物品作为盆器,或者将盆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这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我曾经尝试用一个旧的茶杯来制作一盆小小的多肉盆景,效果出奇的好。这种“变废为宝”的乐趣,让我更加爱上了这项爱好。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来设计和制作小微盆景的建议,比如送给朋友的礼物,或者装饰自己的办公空间等等。这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让小微盆景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表达个性和传递情感的载体。
评分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看,《掌上大自然》这本书绝对算得上是一部诚意之作。我一直觉得盆景制作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手艺,涉及到修剪、蟠扎、嫁接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将这些看似高深的技艺变得通俗易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更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在讲解修剪时,它会告诉你不同季节、不同树种的修剪时机和方法,解释不同修剪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修剪塑造出理想的形态。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留白”和“疏密”的艺术讲解,这让我明白了盆景不仅仅是植物的堆砌,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是艺术家情感的寄托。蟠扎的部分,更是细致入微,从材料的选择,到缠绕的角度和力度,再到后期如何调整,都有详细的图文指导。我曾经尝试过用铁丝给一个小枝条塑形,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其中的奥妙。它还介绍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工具,以及如何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工具,这对于我这样想要入门的爱好者来说,真是太及时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复杂的盆景技艺变得不再神秘,让我这个新手也敢于动手尝试,并且充满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和内容编排,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盆景世界的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之前对盆景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电视、杂志上那些需要多年精心培育、体量巨大的作品,总觉得那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然而,《掌上大自然》这本书,巧妙地将视角聚焦于“小微盆景”,这一概念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不仅降低了制作的门槛,更让盆景艺术以一种更加亲民、更加融入日常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对于选材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未想过,那些在山野间随处可见的蕨类植物、苔藓,甚至是一些看似平凡的小草,竟然能够成为制作精美盆景的绝佳素材。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适合小微盆景的植物种类,更提供了关于如何在野外合规、可持续地采集素材的建议,这无疑为我这样的新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而且,书中还针对室内养护,提供了大量选择和搭配的思路,比如如何利用多肉植物、空气凤梨等,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微景观。这种“就地取材”、“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理念,让我对身边的自然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强烈的动手创作欲望。
评分《掌上大自然》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一种技艺,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喧嚣的都市,我们也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掌上大自然”。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一种原本需要大量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式,以一种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有时间去投入到一项需要精细打理的爱好中。但是,这本书所倡导的“小微盆景”理念,恰恰解决了我的顾虑。它所需要的空间极小,材料易得,而且制作和养护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放松方式。书中介绍的许多技巧,都强调顺应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这让我觉得更加轻松和愉快。我开始在阳台、书桌上摆弄几盆小小的盆景,每天给它们浇水,修剪,看着它们在我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这种与植物一同成长的过程,让我重新找回了与大自然连接的亲密感,也让我学会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诗意。它教会我,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能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而我们,就是那个用爱和耐心去浇灌这份美丽的人。
评分读完《掌上大自然——小微盆景制作与欣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盆景的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掌上大自然”。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一种看似高雅、难以企及的艺术形式,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并且鼓励我们去拥抱自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之前总是觉得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照顾植物,也没有精力去学习复杂的技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小微盆景正是为忙碌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它占用的空间小,打理起来相对容易,而且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治愈。书中介绍的许多方法,都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减少了人为干预,更加符合“道法自然”的理念。我开始尝试着在阳台上摆弄几盆小小的盆景,每天浇水、修剪,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这种与植物一同成长的过程,让我重新找回了与自然连接的感觉,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能绽放出惊人的美丽,而我们,就是那个用爱和耐心去守护这份美丽的创作者。
评分这本《掌上大自然——小微盆景制作与欣赏》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拿到书的那一刻,我都被它的精致和内涵所吸引。我一直对园艺,尤其是那种小巧玲珑、充满生机的微缩景观特别着迷,而这本书的名字和封面设计,恰恰击中了我的心坎。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制作小微盆景的实用指南,更像是一次深入自然、品味艺术的奇妙旅程。 书中关于选材的部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之前总觉得盆景制作需要非常特殊的树种,而且生长周期长,难以打理。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介绍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比如那些在野外随处可见的灌木、草本,甚至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草,经过精心培育和造型,都能化身为精美的盆景。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搭配高质量的图片,讲解了如何识别不同植物的特性,它们的生长习性,以及最适合用作小微盆景的特点。我尤其喜欢关于“野采”的部分,虽然强调了合法和可持续性,但那种带着寻宝的心情去发现素材的过程,读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而且,它还提供了许多盆栽替代方案,比如在家里的阳台或者室内,有哪些植物可以轻松获取,并且适合小微盆景的创作。这种从身边取材的理念,极大地降低了门槛,让“人人都能玩转盆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作者在讲解时,不仅仅是枯燥的罗列,而是融入了许多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读来让人倍感亲切,仿佛跟作者一起漫步在山野之间,寻找那属于自己的那一抹绿意。
评分《掌上大自然》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关于“病虫害防治”和“后期养护”的章节,让我这个曾经因为植物“养不活”而屡屡受挫的人,看到了希望。我一直觉得,盆景制作的乐趣在于前期的塑形和创作,但后期的养护,尤其是如何应对病虫害,是我最大的担忧。这本书却用非常系统、专业,并且易于理解的方式,解答了我所有的疑惑。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常见的病虫害,而是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最关键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作者推荐了许多天然、环保的防治手段,比如利用植物本身的一些特性来驱虫,或者使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抑制病菌。这些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对环境和人体都没有危害,这让我非常放心。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关于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养护要点,比如光照、水分、温度的要求,以及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来调整养护策略。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瞎猫碰死耗子”,而是真正掌握了科学的养护方法。我现在的几盆小微盆景,都长得生机勃勃,这离不开这本书的指导。它让我明白,精心的养护,才是盆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
评分在制作技法层面,《掌上大自然》这本书的讲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化繁为简,大道至简”的典范。我过去对于盆景制作的理解,总觉得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术语和高难度的技巧,比如“蹲(蹲枝)”、“悬(悬崖式)”等等,听起来就让人云里雾里。然而,这本书却用非常平实、生动,甚至可以说是“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技法拆解开来。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在讲解修剪时,作者会非常详细地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不同修剪方式对植物形态、生长速度的影响。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将盆栽“越剪越秃”的“手残党”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救星。书中的插图和步骤分解,都清晰明了,我只需要跟着一步步来,就能掌握基本的塑形技巧。我尤其欣赏关于“蟠扎”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回避其复杂性,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细致的图示,教导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掌握力度和角度,以及如何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这种严谨而又不失人性化的讲解,让我能够克服对未知技巧的恐惧,大胆地进行尝试。它让我明白,盆景制作并非需要天赋异禀,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步掌握的一项充满乐趣的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