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可編程序控製器原理及應用
:39.0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湯楠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1361435
字數:515000
頁碼:32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湯楠、穆嚮陽、高煒欣、劉光星編著的《可編程序控製器原理及應用》、2章介紹PLC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3、4章以OMRON公司近幾年的PLC新産品為主,詳細介紹瞭CPI、CJ、CS係列不同層次PLC的特點與組成、安裝與接綫,以及指令係統與編程方法;第5章詳細介紹瞭**FA整閤工具包CX—ONE編程與開發,如CX—Programmer、CX—Simulator和CX—Designer等軟件的應用與開發。第6章介紹PLC網絡組網內容,如**EtherCAr[’網絡等知識;第7章介紹如何設計一個PLC控製係統,怎樣選擇PLC的類型以及如何編製用戶控製程序;附錄給齣瞭OMRON公司小型PLCCP1係列指令係統的翔實資料,以便讀者在學習或設計PLC控製係統時使用。
可編程序控製器(PLC)是一種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通用控製裝置,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各個行業的生産過程和裝置的自動控製中。湯楠、穆嚮陽、高煒欣、劉光星編著的《可編程序控製器原理及應用》以日本歐姆龍(0MRON)公司的新小型PLCCP1係列為主綫,係統介紹PLC的基本原理、指令係統、PLC網絡係統及PLC應用係統的設計方法,詳細介紹指令係統、CX—ONE軟件工具包開發與應用等的使用方法與技巧。《可編程序控製器原理及應用》係統性和實用性較強,注重理論聯係實際,可作為大專院校、電大、職大的電氣技術專業或自動化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簡直是一場災難,讓人看瞭頭疼欲裂。首先,字體選擇就非常不專業,正文字體和標題字體之間的對比度極低,而且很多關鍵公式和圖錶的標注小到幾乎看不清,我不得不頻繁地眯著眼睛纔能勉強辨認。更彆提那些示意圖瞭,綫條粗細不一,有些關鍵連接點模糊不清,讓我對PLC內部的邏輯流程産生瞭深深的誤解,花瞭大量時間去反復揣摩那些模糊的綫條到底代錶什麼。印刷質量也堪憂,有些頁麵的墨水似乎滲透瞭,使得背麵的一些文字隱約可見,嚴重乾擾瞭閱讀的連貫性。感覺編輯團隊對技術書籍的閱讀體驗完全沒有概念,隻是簡單地把文字堆砌在紙麵上,完全沒有考慮到讀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清晰直觀的視覺輔助。如果能有一套統一、清晰、高分辨率的圖示係統,這本書的實用價值能提升不止一個檔次。目前來看,閱讀這本書更像是在進行一場偵探遊戲,試圖從一堆模糊的綫索中拼湊齣正確的概念。
評分這本書在介紹最新技術趨勢,尤其是與工業物聯網(IIoT)和雲計算集成的部分,顯得極其落伍和脫節。它似乎固步自封在瞭二十年前的傳統自動化架構中,對於現代製造業中日益重要的邊緣計算、OPC UA安全機製以及如何利用PLC數據進行雲端大數據分析等前沿話題,隻是寥寥數語地提及,且缺乏任何可操作性的指導。例如,書中對網絡安全性的討論,僅僅停留在“設置復雜密碼”的初級階段,完全沒有觸及到固件漏洞管理、數字證書應用或IEC 62443標準框架下的防禦策略。這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大打摺扣,因為它無法幫助讀者構建麵嚮未來的、具有前瞻性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它更像是一份沉澱在曆史角落的舊標準說明書,而不是一本指引行業發展的指南針。
評分這本書對實時操作係統(RTOS)層麵和底層硬件接口的探討簡直是蜻蜓點水,完全沒有深入到我所期望的深度。我本以為一本名為“原理及應用”的專業書籍,會詳細解析掃描周期、中斷服務程序的優先級管理,以及如何高效地進行I/O端口的位操作,但事實是,它僅僅停留在PLC的“黑箱”層麵,描述瞭輸入輸齣的邏輯關係,卻迴避瞭其內部是如何在微秒級彆上調度任務的。例如,關於故障安全機製的設計,書中隻是簡單提到瞭冗餘配置的概念,卻完全沒有涉及冗餘係統中數據同步和故障切換算法的數學模型和實現細節。對於一個想從“使用者”升級到“設計者”的工程師來說,這種淺嘗輒止的論述無疑是令人失望的。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初級維護人員的快速入門手冊,而非一本能提供紮實理論基礎的工具書,讓人感覺知識的基石非常不穩固。
評分語言風格極其晦澀和刻闆,充滿瞭大量生硬的、直譯過來的術語,讀起來毫無樂趣可言,就像在啃一本被遺棄多年的俄文技術手冊的蹩腳翻譯版。作者似乎習慣於使用冗長復雜的長句來描述看似簡單的概念,一個邏輯判斷的描述可以橫跨三行,讓人必須反復迴讀纔能抓住其核心含義。更糟糕的是,書中對不同品牌PLC之間在指令集和編程範式上的差異性分析幾乎為零,所有內容都被籠統地塞進瞭一個統一的、脫離實際的框架裏。這使得我很難將書中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遷移到我正在使用的特定型號控製器上,因為實際操作中,不同廠商在定時器、計數器設置上的微小差異,往往是項目成敗的關鍵。這本書缺乏必要的“人情味”和實際工程中的“陷阱”提示,讀完後依然感覺對真實世界的復雜性準備不足。
評分案例分析部分的設計簡直是敷衍瞭事,缺乏真實世界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書中展示的“應用實例”大多是教科書式的、理想化的控製流程,比如一個簡單的啓停控製或者一個恒溫迴路。這些例子簡單到甚至不需要用到PLC,用繼電器控製都能完美實現。我期待看到更具代錶性的工業場景,比如高精度伺服電機的位置同步控製、復雜數據通信協議(如EtherNet/IP或Profinet)的報文解析與處理,或者針對周期性負載波動的模糊控製策略。然而,這些內容在書中完全不見蹤影。每一個“應用”都像是為瞭湊夠章節數而強行加入的填充物,無法激發任何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靈感,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沒有得到絲毫提升,純粹是浪費瞭時間去瀏覽那些過於簡單的流程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