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發展與動因(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研究)
定價:58.00元
作者:瀋華柱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42661074
字數:
頁碼:3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發展與動因(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研究)》的研究對象集中於中國體育電視産業,分析這一産業形成過程及其種種動因。
《發展與動因(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研究)》作者對中國體育電視産業形成的曆史和發展過程進行研究,同時以CCTV-5為例,考察其中的主要發展節點,並尋找産業形成和發展過程背後的曆史性動力,試圖對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作齣規律性的解釋。
目錄
導論
一 研究對象與意義
二 相關研究文獻
三 理論與方法
四 曆史分期
編 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的形成過程
章 開創與挫摺:中國體育電視的前20年(1958-1978)
節 1958-1966:開創期與群眾體育
第二節 1966-1978:挫摺期與政治掛帥
第三節 開創期與挫摺期的發展特點
第二章 振興與騰飛:追趕世界的步伐(1978-1994)
節 1978-1986:在民族一國傢旗幟下的激蕩
第二節 1986-1990:北京亞運前的迅速增長
第三節 1990-1994:專業化的追趕
第四節 振興與騰飛期的階段性發展規律
第三章 産業與創新:中國體育電視的市場繁榮期(1994-2011)
節 足球節目與産業化起步
第二節 創新平颱:體育專業頻道
第三節 大賽報道與專業實力進步
第四節 産業繁榮期發展規律與動力
第四章 高潮與:走嚮北京奧運與國際化(2001-2008)
節 2001-2005:世紀初的體育電視發展高潮
第二節 2005-2008:跨越的北京奧運報道周期
第三節 北京奧運期間:無與倫比的奧運報道
第四節 競爭與聯閤:地方颱體育節目的多元化發展
第五節 北京奧運周期發展規律與動力
第二編 專業分析:節目,頻道,管理
第五章 體育電視節目生産的專業化發展策略
節 體育新聞:專業化打造觀眾忠誠度
第二節 專題欄目:從精品化到品牌化、産業化
第三節 賽事節目:從技術、包裝到理念的突破
第六章 頻道專業化:機構、品牌與技術
節 CCTV-5體育頻道的發展由來
第二節 體育頻道的機構和人纔
第三節 品牌化目標下體育頻道編排與包裝的發展
第四節 專業技術應用與創新
第七章 管理、激勵與運營機製
節 靈活有效的人纔機製
第二節 激勵創造的團隊文化
第三節 專業化的市場與廣告機製
第三編 動因分析:製度,市場,文化
第八章 政治、經濟與製度性動力
節 體育電視的政治性動力
第二節 體育電視的經濟性動力
第三節 體育電視的製度性動力
第九章 基礎性動力:競技體育與體育産業發展
節 競技體育發展的推動
第二節 體育産業發展的推動
第十章 廣告經營與媒介産業化動力
節 媒體廣告經營的推動
第二節 廣告主投放行為變化及對節目變遷的影響
第十一章 文化動力:受眾特徵與趣味、認同的變遷
節 體育電視受眾特徵及收視趣味的變遷
第二節 體育電視節目中的受眾認同
第四編 産業分析:競爭,路徑,趨勢
第十二章 SCP視角下的産業競爭分析
節 收視和廣告份額決定瞭體育電視的産業結構
第二節 廣告經營目標與賽事版權競爭的依存關係
第三節 廣告競爭的差異策略引發不同後果
第四節 産業結構的突破在於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的實現
第十三章 結論:我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的動力體係
節 體育電視産業發展的動力體係概述
第二節 多重動力的曆史交織
第三節 産業變遷的“路徑依賴”
第四節 後奧運問題與産業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瀋華柱,江西湖口人,博士,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先後於江西師大、南昌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獲漢語言文學學士、比較文學碩士、廣告學博士學位。1997年來,在媒體、廣告、品牌、營銷及谘詢領域有著十五年以上豐富、高端專業實踐經驗。並曾在《九江日報》、《中國改革報》從事多年新聞報道工作,2002年初進入中央電視颱廣告部負責品牌管理、宣傳推廣工作,2005年始轉任CCTV北京未來廣告公司副總經理,先後負責CCTV-5、CCTV-8全頻道廣告經營;2011年任職上市公司億利資源集團品牌總監,曾獲中國具影響力十大營銷策劃人等榮譽稱號。2012年後投身廣告教育,任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教師、品牌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先後主持和參與多個重要課題研究項目,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專業文章數十萬字,齣版《對話的妙悟》、《體育營銷》等專著。
文摘
序言
導論
一 研究對象與意義
二 相關研究文獻
三 理論與方法
四 曆史分期
編 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的形成過程
章 開創與挫摺:中國體育電視的前20年(1958-1978)
節 1958-1966:開創期與群眾體育
第二節 1966-1978:挫摺期與政治掛帥
第三節 開創期與挫摺期的發展特點
第二章 振興與騰飛:追趕世界的步伐(1978-1994)
節 1978-1986:在民族一國傢旗幟下的激蕩
第二節 1986-1990:北京亞運前的迅速增長
第三節 1990-1994:專業化的追趕
第四節 振興與騰飛期的階段性發展規律
第三章 産業與創新:中國體育電視的市場繁榮期(1994-2011)
節 足球節目與産業化起步
第二節 創新平颱:體育專業頻道
第三節 大賽報道與專業實力進步
第四節 産業繁榮期發展規律與動力
第四章 高潮與:走嚮北京奧運與國際化(2001-2008)
節 2001-2005:世紀初的體育電視發展高潮
第二節 2005-2008:跨越的北京奧運報道周期
第三節 北京奧運期間:無與倫比的奧運報道
第四節 競爭與聯閤:地方颱體育節目的多元化發展
第五節 北京奧運周期發展規律與動力
第二編 專業分析:節目,頻道,管理
第五章 體育電視節目生産的專業化發展策略
節 體育新聞:專業化打造觀眾忠誠度
第二節 專題欄目:從精品化到品牌化、産業化
第三節 賽事節目:從技術、包裝到理念的突破
第六章 頻道專業化:機構、品牌與技術
節 CCTV-5體育頻道的發展由來
第二節 體育頻道的機構和人纔
第三節 品牌化目標下體育頻道編排與包裝的發展
第四節 專業技術應用與創新
第七章 管理、激勵與運營機製
節 靈活有效的人纔機製
第二節 激勵創造的團隊文化
第三節 專業化的市場與廣告機製
第三編 動因分析:製度,市場,文化
第八章 政治、經濟與製度性動力
節 體育電視的政治性動力
第二節 體育電視的經濟性動力
第三節 體育電視的製度性動力
第九章 基礎性動力:競技體育與體育産業發展
節 競技體育發展的推動
第二節 體育産業發展的推動
第十章 廣告經營與媒介産業化動力
節 媒體廣告經營的推動
第二節 廣告主投放行為變化及對節目變遷的影響
第十一章 文化動力:受眾特徵與趣味、認同的變遷
節 體育電視受眾特徵及收視趣味的變遷
第二節 體育電視節目中的受眾認同
第四編 産業分析:競爭,路徑,趨勢
第十二章 SCP視角下的産業競爭分析
節 收視和廣告份額決定瞭體育電視的産業結構
第二節 廣告經營目標與賽事版權競爭的依存關係
第三節 廣告競爭的差異策略引發不同後果
第四節 産業結構的突破在於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的實現
第十三章 結論:我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的動力體係
節 體育電視産業發展的動力體係概述
第二節 多重動力的曆史交織
第三節 産業變遷的“路徑依賴”
第四節 後奧運問題與産業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後記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詳實的案例分析。對於我這種喜歡從實踐中學習的人來說,理論固然重要,但具體的例子更能幫助我理解概念。我翻閱瞭幾頁,發現書中涉及的案例非常豐富,從大型的國際賽事轉播,到國內熱門的聯賽,再到一些新興的體育項目,幾乎涵蓋瞭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的各個角落。瀋華柱教授似乎對每一個案例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構,分析瞭其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以及其中蘊含的商業邏輯和發展規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的深入解讀,比如某次重要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是如何促成,又是如何影響瞭整個行業格局;又比如某個體育明星是如何通過電視媒體的包裝,從一個普通的運動員蛻變成傢喻戶曉的偶像。這些案例分析不僅讓我學到瞭知識,更讓我感受到瞭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的活力和韌性。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非常係統地梳理瞭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的脈絡。我一直對體育産業很感興趣,但對於電視這個傳播媒介如何與體育深度融閤,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瀋華柱教授的這本書,就像一幅清晰的地圖,幫我勾勒齣瞭這個産業的整體輪廓。從宏觀的政策環境、市場結構,到微觀的賽事運作、內容生産,這本書都進行瞭全方位的覆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産業發展動因的深入挖掘,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現象描述,而是嘗試去探究驅動這個産業不斷嚮前發展的根本力量,比如社會經濟發展、大眾體育消費需求、技術革新等等。這些分析讓我對體育電視産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這個産業蘊含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簡潔的白色標題,給人一種專業而又不失深度的感覺。瀋華柱這個名字,我知道在體育産業研究領域是響當當的。這本書的副標題“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研究”更是直擊瞭我一直以來很感興趣的話題。我經常在想,中國的體育賽事是如何被搬上熒幕,又是如何通過電視這個平颱來影響大眾的?裏麵的內容,我想肯定會涉及到體育版權的購買、製作、傳播,以及商業廣告的植入等等一係列復雜而精妙的運作。想象一下,從早期的賽事轉播,到如今高清、多角度、甚至VR體驗,體育電視産業的發展軌跡一定是一部濃縮的中國經濟和社會變遷史。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那些成功的體育IP是如何打造齣來的,又有哪些失敗的案例可以藉鑒。同時,對於體育明星的包裝和推廣,以及他們與電視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我也充滿期待。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行業內部的洞察,或者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那就更棒瞭。畢竟,體育電視不僅僅是觀看比賽,它承載著民族情感,激發著全民健身的熱情,更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播方式。
評分讀罷這本書,我纔真正意識到體育電視産業背後隱藏的巨大能量和復雜性。它不僅僅是關於體育比賽的畫麵呈現,更是一場資本、技術、媒體、文化深度融閤的博弈。瀋華柱教授的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領域。我從書中瞭解到,體育電視産業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曆瞭一個漫長而麯摺的過程,從最初的簡單轉播,到如今高度專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和創新。書中對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的各個細分領域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例如賽事版權的價值評估、製作技術的演進、新媒體平颱的衝擊與融閤,以及商業贊助的模式創新等等。這些內容讓我對這個行業的運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為什麼一些體育賽事能夠成為國民級的IP,而另一些卻悄無聲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體育+”概念的探討感到耳目一新,它不僅僅局限於體育本身,而是延展到旅遊、健康、教育等多個領域,展現瞭體育電視産業的無限可能性。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衝擊感,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研究著作,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史的生動敘事。瀋華柱教授用他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刻的洞察力,將這個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領域,描繪得淋灕盡緻,引人入勝。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內容為王”和“渠道為王”的辯證關係的討論印象深刻。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生産齣高質量、有吸引力的體育內容,並且有效地通過各種渠道觸達目標受眾,成為瞭體育電視産業成功的關鍵。書中對新媒體的介入和影響也進行瞭詳細的分析,讓我看到瞭傳統電視媒體在數字化浪潮下的轉型與挑戰。這本書不僅讓我對體育電視産業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更激發瞭我對這個領域未來發展的思考和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