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禄 远离与吃有关的病——不活九十多 就是您的错
定价:10.00元
售价:7.0元,便宜3.0元,折扣70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2000599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41kg
本书讲述:
您不知道的,您想知道的,您该知道的。吃油饼,也能吃死人……,不疼不痒的高血压,惹的麻烦多了,血脂异常,并不都是吃出来的,胆结石盯上“4个F”的人,慢性胃炎,千万别满不在乎,喝葡萄酒真能降血脂吗?怎样花钱,才能*合算地“买”到健康!
其实,健康与快乐比长寿更重要。
本丛书由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邀请40位国内流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学以及运动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围绕中老年保健热门话题接受采访,为中老年朋友提供健康指导,并由一批科普作家执笔编写。
丛书分为“健”“康”“福”“禄”“寿”“禧”6个分册,涵盖中老年保健主要知识,文笔生动,好看、实用。
章 不痛不痒的高血压,惹的麻烦多了
1 对老年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
2 有人一进医院大门,血压就高上去了
3 警惕高血压危象
4 治疗高血压,用什么药好
5 在用药问题上,老年人和“成人”不完全一样
6 早餐吃4块酱豆腐,他的血压总是降不下来
7 别忘了你的“低压”,它也很重要
8 怎样花钱,才能合算地“买”到健康
第二章 别把糖尿病不当回事
1 吃油饼也能吃死人。他就是吃油饼吃死的
2 你是不是容易得糖尿病
3 血糖多少算不正常
4 糖尿病并不“甜蜜”,麻痹大意要了命
5 治疗糖尿病,好像五匹马一起拉车,缺一不可。匹马——糖尿病教育
6 第二匹马——饮食治疗。管不住自己的嘴,永远治不好糖尿病
7 第三匹马——体育锻炼
8 第四匹马——药物治疗
9 医生让你用胰岛素,心里别紧张
10 第五匹马——自我监测
11 不治则已,治必达标
12 治疗别过头,一旦出现低血糖,会非常危险
第三章 别把胆固醇说得“一无是处”
1 血脂异常,并不都是吃出来的
2 怎样对待血脂异常
3 血液黏稠度高,是不是血脂一定高
4 喝葡萄酒能降脂吗
第四章 惹是生非的胆囊炎
1 有的胆囊炎病人没有症状
2 慢性胆囊炎还需要治疗吗
3 想方设法,减少胆囊炎的发作
第五章 胆结石盯上“4个F”的人
1 胆囊里怎么会有石头
2 胆石症都需要治疗
3 胆石症什么时候应该做手术
第六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急性胰腺炎
1 大吃大喝,急性胰腺炎频亮“红灯”
2 胰腺炎能不能治好
第七章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不能大意
1 爷儿俩同是溃疡病,为看病争吵起来
2 治疗溃疡病,离不开医生指导
3 溃疡病复发,一个“老大难”
4 谨防溃疡病背后的“四大杀手”
5 当心,一不留神胃溃疡会癌变
第八章 对慢性胃炎,千万别满不在乎
1 慢性胃炎算病吗
2 烟酒不分家,共同折磨胃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把一些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写得生动有趣,仿佛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尤其是在探讨现代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影响时,那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让人不得不反思自己平时的“口腹之欲”。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盲目鼓吹某种单一健康法,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引导读者去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比如书中关于“能量与平衡”的论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明明吃得很少,却依然感到疲惫不堪,而另一些时候,一些看似简单的生活调整,却能带来巨大的身心改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的指南,而不是一本说教的教科书,它提供的是思考的框架,而不是僵硬的教条。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经历了一次温柔而坚定的自我清理,让人对接下来的健康旅程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从一个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无可挑剔的。它没有给我设定任何难以达到的“完美标准”,而是鼓励我们在自己的生活节奏中寻找“最优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反常识”观点时的那种游刃有余的论证方式。比如,对于现代社会普遍推崇的“高强度运动”的探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角度,即“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平衡。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那种“拼命三郎”式的健身计划,并开始尝试更符合身体自然节律的活动方式。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温和的灯塔,它不会强行把你拉向某个彼岸,而是照亮了你脚下的路,让你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正在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得更稳健。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文字流畅,逻辑严密。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名字听起来有点“玄乎”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但翻开第一页就立刻被那种沉稳、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给吸引住了。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没有使用那些吓唬人的术语,而是用日常的例子来阐释深奥的原理,让人感觉健康知识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慢生活与身体的对话”那几个章节,它提醒我们,身体的反馈往往是最诚实的信号,我们常常因为外界的喧嚣而忽略了内在的声音。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不能吃什么”,而在于教会你“如何倾听身体的需求”。这种由内而外的觉醒,远比任何短期的节食法都要来得持久和深刻。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食物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多了一份尊重和敬畏,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彻底摆脱“疾病焦虑”的可能性。很多关于健康的讨论,最后都导向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各种慢性病的担忧,让人读完反而更焦虑。但这本书的基调却是积极且赋权的。作者的核心信息似乎是:你的身体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关键在于你是否给予了它正确的环境和理解。书中的很多论述都建立在一种“尊重生命基本规律”的哲学之上,而不是基于最新的科研热点。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描述如何重建与食物关系的章节,那种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去重新认识和接纳食物的态度,极大地消除了我对“健康饮食”的刻板印象和抵触情绪。读完后,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感,好像终于可以停止和自己的身体打仗,转而开始与之合作了。这对于我这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巧妙,它不像那种堆砌知识点的工具书,而更像一部层层递进的哲学思辨录。作者总能从一个极小的生活细节切入,然后迅速拓展到更深层次的生命规律。我记得有一部分谈到“情绪与消化系统之间的微妙关联”,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一直以为消化问题只是单纯的胃肠道不适,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精妙的类比,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未解的郁结,是会直接反映在肠胃上的。这种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紧密结合的视角,是许多健康书籍所缺乏的。全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静而富有穿透力的,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仿佛面对一位真正智者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让人愿意放下戒备,去接受新的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引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