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朱熹《中庸》学阐释
定价:58.00元
作者:乐爱国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3031870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本书将朱熹的《中庸》学作为选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把“诚”看作是《中庸》全篇的枢纽,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诚”的境界,从而构成了以《大学章句》的格物致知为出发点、以《中庸章句》的“诚”为归宿的学术体系。本书有助于朱子学研究的深化,是当代朱子学研究的一本添砖加瓦之作,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有的应用价值。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一看到《朱熹<中庸>学阐释 9787303187096 乐爱国-RT》这样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本面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有一定兴趣的读者的书。朱熹其人,在中国学术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所构建的理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中庸》这部经典,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十分精深,历来是学者们研读的重点。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的“阐释”究竟会是怎样的性质?是仅仅梳理朱熹的观点,还是会加入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如果是后者,作者的学术功底和研究视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人的研究。例如,朱熹对于“中庸”的理解,是如何体现在他对《中庸》具体章节的解读中的?他如何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节,谓之和”这样的名句?这些具体的阐释内容,对我来说,才是一本书价值的体现。
评分当我看到《朱熹<中庸>学阐释 9787303187096 乐爱国-RT》这个书名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埋首书斋、潜心研究的学者形象。我一直认为,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尤其是像《中庸》这样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著作,历代名家的注疏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他对《中庸》的解读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思想体系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和文化。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呈现朱熹的学说?是侧重于其哲学思想的体系性梳理,还是会深入剖析其在《中庸》文本中的具体论述?现代人读《中庸》,往往会觉得其思想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走进朱熹的思想世界,解释那些晦涩的词句,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诚”的真谛,“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些核心概念,并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生价值和道德修养的智慧。
评分《朱熹<中庸>学阐释 9787303187096 乐爱国-RT》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学术探索的旅程,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深度挖掘。朱熹,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被誉为“理学鼻祖”,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更是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想,这本书的重点应该在于朱熹是如何解读和阐释《中庸》这部经典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冲突,如何才能做到“中庸”?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平衡?这正是《中庸》所要传达的智慧。这本书,如果能带领我深入了解朱熹是如何将他的哲学思想融入到对《中庸》的解读中,是如何通过《中庸》来阐述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那将非常有意义。我期待书中能有对朱熹学说中一些核心概念的清晰梳理,比如“性即理”、“心即理”等,以及这些概念如何体现在他对《中庸》的论述中。
评分这本书名《朱熹<中庸>学阐释 9787303187096 乐爱国-RT》让我联想到的是那种厚重、严谨的学术著作,尤其考虑到是朱熹对《中庸》的阐释,这本身就意味着深厚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底蕴。我个人对传统文化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回归经典、探寻古圣先贤的智慧,似乎成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我对朱熹的治学精神和思想体系一直很欣赏,他能够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几个世纪,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而《中庸》作为儒家“四书”之一,其核心的“中庸之道”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朱熹对《中庸》的理解,或许能帮助我更透彻地把握“中庸”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书中对朱熹思想的阐释,不知道会是如何的深入和全面,是会聚焦于他某个特定的论点,还是会呈现他贯穿《中庸》全书的理解脉络?这其中的细节,让我充满了好奇。
评分《朱熹<中庸>学阐释 9787303187096 乐爱国-RT》这个书名,在我看来,代表着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朱熹的学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中庸》更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就不能绕开儒家思想,尤其是朱熹的贡献。这本书的出现,我想,是对我们了解这位伟大学者的学术思想,以及他如何解读《中庸》这一经典的一次绝佳机会。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在阐释朱熹的观点时,是否会结合当代的语境?也就是说,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现代人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惑,是否能从朱熹对《中庸》的解读中获得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经典的重温,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具体方法论,以及它们在指导个人修养和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