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名表年鉴(2010)
定价:150.00元
作者:叶育良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658003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钟表业的发展迅猛。根据中国行业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钟表生产大国、世界钟表加工基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今年3月的巴塞尔表展中,有个品牌公关笑著说,2009年中国市场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大中华区是世界销售好的地方,总算扬眉吐气了一番。还有,以前大家都笑她英文不好、业绩平平,现在反过来一大堆人来跟她讨教学中文、以及在中国做生意的技巧。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目前,中国己成为全球品第三大消费国,品在中国的消费量已占全球12%以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白领以及先富一族追逐进口名表消费。是的,2009年1—2月中国钟表销售增长18%,2月份以来,万元以下的手表销售与去年基本持平。在中国的手表市场里面,格局大致分高、中、低三个区块,万元以上的高档钟表市场,基本上是士等进口品牌的天下:500元以下的低档产品市场大部分被国内手表企业占领。而今年以来,大多进口品牌表已经放低了身价,加大对国内钟表中端市场的抢占。钟表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体现市场销售的增长速度放缓,消费者购买钟表时所花的费用降低了。但对于中端钟表来说,国产表与进口表价位所差不多,同样是千元左右,但消费者更青睐国外品牌。
目录
总编专栏
2010年高级钟表市场分析
年繁荣的苏醒
年度报告
精选十五款高端注目杰作
封面故事
IWC葡萄牙回归正统
1,500只腕表收录
A.LANGE & SOHNE
ANTOINE PREZIUSO
AUDEMARS PIGUET
BALL WATCH
BAUME & MERCIER
BELL & ROSS
BLANCPAIN
BOVET
BREGUET
BREITLING
BVLGARI
CABESTAN
CARL F. BUCHERER
CARTIER
CHANEL
CHAUMET
CHOPARD
CHRONOSWlSS
CITIZEN
CONCORD
CORUM
CREDOR
CVSTOS
DE GRISOGONO
DEWITT
DIOR
EDOX
FORTIS
F.P.JOURNE
FRANCK MULLER
FREDERIQUE CONSTANT
GIRARD-PERREGAUX
GLASHOTTE ORIGINAL
GRAHAM
GREUBEL FORSEY
GUCCI
HAMILTON
HARRY WINSTON
HERMITS
H.MOSER & CIE
HUBLOT
IWC
JAEGER-LECOULTRE
JAQUET DROZ
JEAN DUNAND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年鉴”的时候,最关注的是它对那些小众但技艺精湛的独立制表师的关注度。现在市场似乎总围绕着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巨头打转,但真正的钟表艺术,往往藏在那些坚持手工制作、不轻易妥协的工匠手中。我非常好奇,在2010年这个时间点,这些独立制表厂在复杂功能(比如陀飞轮的微型化、非传统时间的显示方式)上又有了哪些新的尝试和突破。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相当的篇幅来介绍他们的创作理念,甚至是他们的工作室环境。如果能有他们亲自讲述设计灵感来源的访谈,那就太棒了。这不仅仅是关于零件的堆砌,更是关于哲学和艺术的表达。一个好的年鉴,应该有能力引导读者跳出主流的商业喧嚣,去发现那些真正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品”。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惊喜,发现一些在未来几年会大放异彩的“潜力股”品牌,而不是仅仅重复我已知的信息。这种对行业前沿和边缘力量的捕捉能力,才真正体现了一本专业刊物的价值。
评分我对这类年鉴的实用性要求极高,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工具书”属性。这意味着,我需要它在描述每一款腕表时,能够提供详尽的“出厂信息”——不仅仅是型号和大致价格区间,更需要知道它首发于哪个展会(如巴塞尔或日内瓦),以及其系列定位是入门级、中端主力还是限量收藏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购买建议”的深度洞察。例如,某款热门表款在2010年是否出现了断货情况?哪种表带配置更具保值潜力?对于新手来说,哪些表款在未来升值空间更大?当然,我明白年鉴不能直接预测未来,但基于当年的市场热度和品牌策略分析,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意见,是区分“普通介绍”和“专业年鉴”的关键所在。如果它能做到像一位经验老到的钟表经纪人那样,提供冷静而理性的市场分析,那它将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替代的藏品。
评分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它在文化层面的挖掘似乎有所欠缺。我期望它能更深入地探讨钟表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关系。例如,2010年,全球经济环境如何影响了奢侈品消费者的心态?当时的潮流风尚是如何渗透到腕表设计中的?我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复古回潮”或“运动化趋势”背后的社会学分析,而不是仅仅展示结果。此外,如果能将腕表设计与同期其他领域的艺术设计(如汽车设计、建筑设计)进行跨界对比,那将极大拓宽读者的视野。想象一下,将某款爱德华·摩泽(H. Moser & Cie.)的极简主义表盘与当时的包豪斯风格建筑进行并置讨论,会碰撞出多么精彩的火花!一本优秀的年鉴,不应该只是记录产品,更应该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特定年份的时代审美和价值取向。我期待它能提供这样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历史纵深的解读。
评分从排版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下了血本的。我特意翻看了几张全彩大图的局部细节,那些机芯照片的锐利度和色彩还原度非常高,甚至能清晰分辨出不同的拉丝纹路和倒角处理。这对于我们这些对细节有近乎偏执要求的爱好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体验。但光有精美的图片还不够,我更看重的是信息的组织方式。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将2010年发布的重点表款按功能类型(如潜水表、正装表、复杂功能表)进行系统化的归类。最好还能有一个简明的技术规格对比表格,方便快速比较不同品牌在防水深度、动力储存、机芯直径等硬性指标上的优劣。如果能加入一个简单的“年度关键词”总结,比如“环保材质应用抬头”或者“回归简约设计”,那就更好了。我需要的是一个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参考工具,而不是一本随手翻翻的画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低调的奢华感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的乾坤。我尤其喜欢那种深邃的墨绿色和金色烫印的搭配,非常经典,透露出一种历经时间沉淀的厚重感。当然,光有好看的皮囊还不够,我更期待的是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品牌罗列,而是能深入挖掘每一个腕表背后的匠心独运和历史故事。比如,对于那些经典的计时码表机芯,我期待能看到比普通图册更详细的结构解析,甚至是对不同品牌在打磨工艺上的细微差别进行对比分析。毕竟,作为一本“年鉴”,它应该承担起记录和梳理年度行业脉络的重任,让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过去一年钟表界有哪些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哪些复古设计又重新回潮。如果能附带一些资深收藏家对于特定稀有款式的市场走势分析,那就更完美了,这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腕表投资的价值所在。总而言之,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精致,希望能用扎实的内涵来支撑起这份外在的体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