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傳統文化核心讀本:管子精粹
定價:39.80元
作者:唐品,劉鑾嬌
齣版社:天地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45523911
字數:
頁碼:36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管子》一書是先秦時期各學派的言論匯編,內容龐博,包括法傢、儒傢、道傢、陰陽傢、名傢、兵傢和農傢的觀點。《管子》的成書過程是曆史發展的結果。管仲在世時由於功業顯赫、立言精闢,他的追隨者便開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鞦中後期管仲的事跡和學說被管仲學派豐富和發展。戰國時期管仲學派及其學說進一步發展,並與諸子百傢爭鳴交流,進一步完善瞭這一學說體係,從而為《管子》一書的完成提供瞭堅實基礎。 本書從《管子》中精心遴選43篇精華篇目,並對原文逐一進行注釋和翻譯,力求從政治、經濟、禮儀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執政見解與措施,準確闡釋管仲的思想,是現代人研究先秦時期政治經濟的珍貴資料。
目錄
作者介紹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號生於湖南臨澧縣。1984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係,即進入江西人民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1996年調入廣東旅遊齣版社。編輯策劃有季羨林、周一良等主編的《東方文化叢書》30餘種,餘鞦雨著作全集22種《鞦雨閤集》。策劃齣版瞭南昌大學中文係教授鬍平先生代錶作《禪機》。另有於丹教授暢銷書《於丹重溫*美古詩詞》發行151餘萬冊。現為自由齣版策劃人、北京唐品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策劃。n
文摘
立政第四 【題解】 “立政”在本章指君主臨朝治國。本章主要闡述瞭君主臨政的一套完整的綱領和措施。本章主要分為九節。“三本”指用人方麵的三項基本原則;“四固”指鑒彆人纔的四項政策。“五事”指經濟方麵的五件大事。“首憲”闡述瞭國傢的行政組織結構和法令頒布、傳達、執行的程序。“首事”指辦事的規則。“省官”列舉瞭各類官員的職責。“服製”闡述瞭君主臣民服飾的製度。“九敗”指使國傢滅亡的九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七觀”主要闡述瞭治國的遠景。 【原文】 國之所以治亂者三,殺戮刑罰,不足用也。國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險阻,不足守也。國之所以富貧者五,輕稅租,薄賦斂①,不足恃②也。治國有三本,而安國有四固,而富國有五事。五事,五經也。 【注釋】 ①輕稅租,薄賦斂:輕收稅租,薄收賦斂。②不足恃:不能依靠。 【譯文】 決定國傢混亂與否,取決於三個條件,隻有殺戮刑罰是不夠用的。國傢之所以或安或危,取決於四個條件,隻靠城郭險阻是不能固守的。國傢之所以或貧或富,取決於五個條件,隻用輕收租稅、薄取賦斂的辦法是靠不住的。這就是說,治理國傢有“三本”,安定國傢有“四固”,而富國則有“五 事”——這五事乃是五項綱領性措施。 【原文】 君之所審①者三:一曰德不當②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以尊位;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授與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寜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過於君 子,其為怨淺;失於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而處尊位者,則良臣不進③;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④;有臨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用。三本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而便闢製威;如此,則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⑤,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三本者審,則便闢無威於國,道塗無行禽,疏遠無蔽獄⑥,孤寡無隱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閤眾”。 【注釋】 ①審:審慎,注意。②不當:不,必。當,相稱。③良臣不進:優良的大臣得不到引薦。④勞臣不勸:勤奮的大臣得不到勉勵。⑤治壅於下:政令不能嚮下推行。⑥蔽獄:。 【譯文】 君主用人必須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大臣的品德與其地位要相稱,二是大臣的功勞與其俸祿要相稱,三是大臣的能力與其官職要相稱。這三個根本問題是國傢治亂的根源。所以。在一個國傢裏,對於德義沒有顯著於朝廷的人,不可授予高貴的爵位;對於功業沒有錶現於全國的人,不可給予優厚的俸祿;對於主事沒有取信於人民的人,就不能讓他做大官。所以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有過;德行淺薄而授爵尊高,叫作有失。寜可有過於君子,而不可有失於小人。因為,有過於君子,帶來的怨恨淺;有失於小人,帶來的禍亂深。因此,在一個國傢裏,如果有德義不顯於朝廷而身居高位的人,賢良的大臣就得不到進用;如果有功勞不著於全國而享有重祿的人,有功勞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勵;如果有主事並未取信於人民而做瞭大官的人,有纔能的大臣就不會得到重用。隻有把這三個根本問題審查清楚瞭,臣下纔不敢妄求官祿;如果對這三個根本問題不加審查,奸臣就會與君主接近,君側小臣就會。這樣,在上麵君主耳目閉塞,在下麵政令不通,正道被拋棄,壞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來。而若審查好這三個根本問題,君主左右那些受寵的小臣就不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與官方疏遠的人們不受之害,孤寡無親的人們,也都沒有不白之冤瞭。因此說:“刑罰減少,政事減少,朝廷就不用經常召集群臣議事。” ……
序言
⊙ 牧民 n
⊙ 形勢第二 n
⊙ 權修第三 n
⊙ 立政第四 n
⊙ 七法第五 n
⊙ 五輔第六 n
⊙ 樞言第七 n
⊙ 法禁第八 n
⊙ 重令第九 n
⊙ 法法第十 n
⊙ 兵法第十一 n
⊙ 匡君大匡第十二 n
⊙ 匡君中匡第十三 n
⊙ 霸形第十四 n
⊙ 霸言第十五 n
⊙ 戒第十六 n
⊙ 參患第十七 n
⊙ 製分第十八 n
⊙ 君臣上第十九 n
⊙ 君臣下第二十 n
⊙ 心術上第二十一 n
⊙ 心術下第二十二 n
⊙ 白心第二十三 n
⊙ 五行第二十四 n
⊙ 任法第二十五 n
⊙ 明法第二十六 n
⊙ 內業第二十七 n
⊙ 禁藏第二十八 n
⊙ 桓公問第二十九 n
⊙ 立政九敗解第三十 n
⊙ 臣乘馬第三十一 n
⊙ 乘馬數第三十二 n
⊙ 事語第三十三 n
⊙ 國蓄第三十四 n
⊙ 山國軌第三十五 n
⊙ 地數第三十六 n
⊙ 揆度第三十七 n
⊙ 國準第三十八 n
⊙ 輕重甲第三十九 n
⊙ 輕重乙第四十 n
⊙ 輕重丁第四十一 n
⊙ 輕重戊第四十二 n
⊙ 輕重己第四十三 n
n
這本《管子精粹》真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寶藏!我平時對曆史和哲學類的書籍興趣濃厚,但又覺得很多古籍晦澀難懂,直接讀原文常常望而卻步。拿到這本書,我簡直驚喜萬分。首先,它的選篇非常得當,摘錄的都是《管子》中最具代錶性、最精華的部分,讓我能夠快速領略到管仲思想的精髓。而且,書中不僅有原文,還有詳盡的白話翻譯和深入淺齣的解讀。我尤其喜歡那些解讀的部分,作者用現代的語言,結閤當今的社會現象,把管仲關於經濟、政治、軍事、甚至人生哲學的思想解釋得通俗易懂。讀的時候,我常常會産生“原來如此”的感嘆,感覺自己仿佛穿越時空,與這位偉大的思想傢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書中有些觀點,雖然是幾韆年前提齣的,但放到現在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比如關於民生、關於國傢治理的論述,都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管子》的書,更是一本引人深思、啓發智慧的工具書。我還會把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讓他們也一起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被它的書名吸引。《管子》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光環,而“精粹”二字則承諾瞭其內容的濃縮和提煉。拿到書後,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裝幀設計,古樸典雅,很有質感,放在書架上就顯得與眾不同。翻開書頁,我發現內容組織非常有條理,每一篇都配有清晰的小標題,便於查找和閱讀。最令我贊賞的是,這本書在保持原文風貌的同時,做瞭非常細緻的注釋和導讀。這些注釋不是簡單的字詞解釋,而是對曆史背景、文化淵源的補充,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語境。導讀部分更是如同智慧的引路人,引導我一步步走進管仲的思想世界,理解那些看似簡單的句子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有時候,我甚至會花很長時間去品味一句話,反復揣摩其含義,然後對照導讀和注釋,仿佛在進行一場智力探險。這本書的翻譯也很齣色,流暢自然,沒有生硬的痕跡,讓我在領略古人智慧的同時,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絲毫不會感到枯燥。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管子》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瞭從宏觀的國傢治理到微觀的個人修身。這本書的編排方式,讓我看到瞭這種博大精深是如何被拆解、被呈現的。它不是零散的摘錄,而是有脈絡、有體係地展示瞭管仲思想的各個層麵。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經世緻用”的論述,管仲強調將理論付諸實踐,注重實際效果,這一點在現代社會尤其重要。書中對於“經濟”一詞的早期理解,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經濟政策來保障民生、強盛國傢,都讓我對“經濟”這個詞有瞭更深的認識。作者在解讀時,並沒有迴避《管子》中可能存在的爭議或不閤時宜的部分,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這種做法非常寶貴,它讓我們在吸收傳統智慧的同時,也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辨彆其中的精華。我感覺,讀完這本書,我看待很多社會問題時,思路會更加開闊,不再局限於眼前的現象,而是能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去分析。
評分坦白說,我曾經嘗試閱讀過一些先秦諸子的原著,但往往因為語言障礙和文化隔閡,難以深入。因此,《管子精粹》的齣現,對我來說,無異於一場及時雨。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提供瞭“精粹”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精粹”的閱讀體驗。書的編者在選材上煞費苦心,每一篇都代錶瞭《管子》思想的某個重要側麵,無論是治國理政的宏圖,還是為人處世的智慧,都被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翻譯和解讀上的匠心獨運。他們沒有選擇那種逐字翻譯、生搬硬套的方式,而是力求在保留原文韻味的同時,用現代漢語將意思錶達得清晰流暢。更難能可貴的是,解讀部分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管仲思想的深層含義,並且能巧妙地將其與當下的社會現實相結閤,讓讀者在閱讀中産生強烈的共鳴。這種“古為今用”的解讀方式,讓我感覺,韆年之前的思想,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現實指導意義。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不在於它有多少晦澀的語言,而在於它能否穿越時空,觸動人心。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它將《管子》這部古籍,用一種極其親切而又不失莊重的方式呈現在我麵前。我最喜歡它的一點是,它並沒有把《管子》當成一個遙遠的、高高在上的神壇上的存在,而是把它拉到瞭我們身邊,讓我們感受到管仲的思想是如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書中的很多篇章,讀起來就像是有人在直接跟我對話,討論著關於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與人相處的問題。例如,關於“知足”的論述,雖然看似簡單,但結閤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存在的焦慮和攀比心理,就顯得尤為珍貴。作者的解讀非常到位,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讀後感到豁然開朗,甚至在某些睏惑中找到瞭答案。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價值觀,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