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菜根譚(插圖本)(中華經典隨筆)
定價:27.00元
作者:(明)洪應明 撰,韓希明 評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1010617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菜根譚》是一部清言集,以明代習見的格言體寫就,書名《菜根譚》,又作《菜根談》,書名的由來曆來說法不一。有人以為典齣“性定菜根香”,所謂“夫菜根,棄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有人以為化自宋儒汪信民之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而洪氏友人於孔兼在“題詞”中則稱:“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裏得,其顛顛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幾種廉潔,似乎皆閤作者本意。
目錄
前言
修省
應酬
評議
閑適
概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我尤其關注不同版本在注釋和譯文處理上的差異。這本“中華經典隨筆”在處理古代白話和文言之間的鴻溝上,做得非常到位。它的譯文並非那種生硬的、逐字對應的翻譯,而是努力去捕捉原作者洪應明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想要傳達的那種韻味和精髓,讀起來非常流暢自然,幾乎沒有閱讀障礙。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關鍵概念旁提供的輔助說明,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術語,使得即使是對古典文學不甚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領會其中關於“中庸之道”、“知止不殆”的深刻含義。這種對平衡的把握,體現在瞭全書的方方麵麵,它既滿足瞭專業人士對文本準確性的要求,也極大地降低瞭普通大眾接觸和理解傳統智慧的門檻。正是這種對“可讀性”的重視,讓這本經典的生命力得以在當代重新煥發,真正起到瞭文化傳承的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尤其是那些精心挑選的插圖,每一幅都仿佛在與文字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初翻開時,那種紙張特有的溫潤觸感就讓人心生喜愛,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批量生産的平庸之作,這本《中華經典隨筆》係列中的“菜根譚”顯然是注入瞭匠心。插圖的風格非常考究,它們並非簡單地填充空白,而是巧妙地解讀瞭原文的意境,時而濃墨重彩,時而淡雅寫意,恰到好處地烘托齣那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哲思。比如,描繪隱逸生活的場景時,畫中的雲霧繚繞、山石嶙峋,瞬間就將讀者的心緒拉入一個遠離塵囂的境界,讓人仿佛能嗅到鬆針的清香。即便是那些論述為人處世的片段,配圖也絕非生硬的解說,而是以一種更富象徵性的方式呈現,比如用一棵在風中挺拔的竹子來寓意堅韌不拔。這種圖文互映的編排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使得原本就蘊含深厚的文字,通過視覺的輔助,變得更加鮮活、更易於被現代讀者理解和接納。可以說,光是收藏價值和翻閱體驗,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成功地將一本古籍變成瞭一件值得珍視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體驗,超越瞭單純的閱讀行為,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排毒”療程。現代生活充斥著各種信息的過載和無謂的焦慮,我們的大腦似乎永遠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難以停下來審視自己。而“菜根譚”的敘事節奏,恰恰是反高潮的,它不追求戲劇性的衝突,而是沉浸在一種恒久的、平和的節奏中。每次拿起它,都像進行瞭一次深度的冥想練習。我發現自己開始更加關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微小細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雨後泥土的氣息,甚至是一杯茶的溫度和口感。書中關於“守拙”的論述,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過於追求外在成就的傾嚮,轉而將目光投嚮內在的充實和精神的安寜。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是微妙的,但影響深遠,它讓我學會與自己和解,接受不完美,並從接納中找到真正的力量。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寜靜與真實。
評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調整內心焦躁、重拾生活秩序的書籍,而這本《菜根譚》的隨筆版本,恰好提供瞭這樣一個寜靜的港灣。與其他強調宏大敘事或復雜理論的哲學讀物不同,它更像是一位睿智長者在耳邊低語,句句箴言,短小精悍卻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閱讀的過程並非一口氣讀完,而是更像一種慢飲,每日挑選一兩則,細細揣摩其背後的深意,然後將其內化為自己應對當下睏境的準則。它教會我如何“知足常樂”,如何在喧囂的塵世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節製,尤其是在麵對外界的贊譽或指責時,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書中關於“修身”的部分,對我啓發很大,它不是空泛的說教,而是從日常的起居、言談舉止中,提煉齣一種優雅而有德性的生活態度。這種實用性和高度的文學性完美結閤的文本,讓我在快節奏的工作之餘,找到瞭一個可以隨時“充電”的精神後花園,它提供的不是逃避現實的安慰劑,而是直麵現實的勇氣和智慧。
評分我必須強調一下這本“隨筆”版本的編排布局,它在現代齣版工藝的應用上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同於以往厚重的綫裝書或晦澀的古籍校本,這本書的開本和字體選擇都體現齣一種現代的、極簡的美學。大片的留白,使得每一個字都仿佛擁有瞭呼吸的空間,這對於品讀那些需要反復咀嚼的短句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閱讀體驗優化。而且,它似乎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瞭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無論是放在床頭供睡前靜心,還是放在案頭作為工作間隙的調劑,都非常閤適。裝訂綫的處理也非常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有散頁的擔憂。這種對“用戶體驗”的關注,使得一本古老的智慧之書,煥發齣一種適配二十一世紀生活方式的全新質感。它不再是隻能供奉在書架上的古董,而是真正走入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精神伴侶的實用工具書,這種設計上的成功,是值得大力稱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