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漢書全鑒
定價:38.00元
售價:24.7元,便宜13.3元,摺扣65
作者:(漢)班固著 東籬子解譯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0224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曆史學傢班固編撰,是中國**部紀傳體斷代史。該書記載瞭西漢一代的史實,具有重要的史學地位。它對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精神記述,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後世傳記著作的典範。
《漢書全鑒》分彆從“原文”“注釋”“譯文”三個方麵對《漢書》進行瞭全麵細緻、通俗易懂的解讀,以便讀者朋友們更好地學習和理解這部著作。
目錄
目錄
紀
高帝紀
——開創基業,一代布衣成帝王 / 2
惠帝紀
——性格懦弱,寬仁之主難作為 / 27
高後紀
——女主臨朝,有實無名一女皇 / 34
文帝紀
——以德化民,仁德之帝保民生 / 42
景帝紀
——繼往開來,文景之治襄盛世 / 54
武帝紀
——雄材大略,文治武功彪史冊 / 64
昭帝紀
——君臣相得,問民疾苦昭日月 / 75
宣帝紀
——權臣輔政,中興之主有奇功 / 82
元帝紀
——多藝好儒,優遊不斷敗中興 / 94
成帝紀
——耽於,穆穆天子漸失權 / 105
哀帝紀
——撥亂反正,大略難施空餘恨 / 114
平帝紀
——短命傀儡,一生無為作嫁衣 / 124
錶
異姓諸侯王錶
——異姓封國,廿六王置廢興亡 / 134
諸侯王錶
——強弱之變,百年封侯明鑒戒 / 137
誌
禮樂誌
——久曠大儀,禮樂未立皇權傾 / 146
刑法誌
——首開高論,古刑今法憑得失 / 166
傳
陳勝傳
——揭竿而起,農民起義**人 / 188
項籍傳
——楚漢相爭,西楚霸王橫世齣 / 201
韓信傳
—— 一代戰神,功高震主反被誅 / 226
蕭何傳
——漢初賢相,保障後方安天下 / 246
張良傳
——運籌帷幄,決定韆裏稱謀聖 / 257
霍去病傳
——勇冠三軍,六擊匈奴定乾坤 / 274
霍光傳
——匡扶社稷,生前身後盡榮寵 / 284
敘傳
——煌煌百篇,綜攝西漢百年事 / 308
參考文獻 / 31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老實說,閱讀曆史典籍對我來說,有時是一種“朝聖”般的體驗,需要極大的毅力和專注力。但《漢書全鑒》這本書,卻讓我體驗到瞭一種“輕鬆的學術探索”。東籬子的解譯風格非常接地氣,他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把最復雜的權力鬥爭和最細微的朝堂暗流,用一種近乎敘事文學的筆法呈現齣來。他對於人物動機的分析,往往一針見血,不帶偏見,卻又飽含洞察力。我特彆欣賞他處理那些史料記載不一或存在爭議的段落時所采取的平衡姿態,他不會武斷地下結論,而是將不同的可能性擺齣來,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辨。這種開放性的引導,讓閱讀過程充滿瞭參與感,仿佛自己也成瞭曆史的見證者和分析者。它成功地避開瞭枯燥乏味的學術堆砌,用引人入勝的故事綫串聯起浩瀚的史料,讓《漢書》這部巨著真正走進瞭尋常愛好者的內心深處。
評分這部《漢書全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尤其是東籬子先生的解譯部分,簡直是化繁為簡的典範。我一直覺得研究史書最大的障礙就是那些晦澀的古文和繁雜的注釋,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東籬子的筆法非常流暢,他沒有生硬地將原文翻譯成現代白話,而是用一種既保留瞭原意又貼近現代人理解的方式進行闡釋。舉個例子,書中對霍去病徵戰匈奴的描述,原先讀起來總覺得少瞭些身臨其境的感覺,但經過解譯後,仿佛能看到當年那支驍勇善戰的軍隊在祁連山下的英姿,那份氣勢和策略的精妙之處一下子就清晰起來瞭。這種“化古為今”的能力,絕非易事,足見解譯者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匠心。它讓曆史不再是塵封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尤其欣賞解譯者在關鍵曆史節點上的獨到見解,那些旁人常常忽略的細節,在他的筆下被賦予瞭新的光彩,讓人在閱讀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這本書不僅僅是史書的普及讀物,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耳邊娓娓道來的曆史傳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稱贊,這對於一部厚重的曆史著作來說,是體驗感的重要組成部分。紙張的質感上乘,墨色濃鬱適中,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重要的是,東籬子在解譯時巧妙地運用瞭不同字體的區分,將班固的原著與自己的解讀清晰地劃分開來,這種視覺上的層次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頻繁地翻閱腳注或附錄來分辨誰在說話,信息流的順暢讓我在沉浸感上得到瞭極大的滿足。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解譯者對讀者的尊重。對於那些想深入研究但又缺乏專業古籍閱讀訓練的愛好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一座寶貴的橋梁。它既能讓你感受到原著的莊重,又能享受到現代學術研究帶來的便捷。可以說,從拿起書本的那一刻起,你就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一部用心之作,而非敷衍的齣版物。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全鑒”這類標題的書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內容會過於龐雜,容易失焦。然而,《漢書全鑒》卻成功地在廣度和深度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的結構安排極其考究,邏輯綫索清晰得令人驚嘆。每一捲的過渡都處理得非常自然,仿佛作者深諳讀者的認知規律,總能在你感覺需要喘息或深入瞭解時,提供恰到好處的承接。我花費瞭很長時間去對比不同版本的《漢書》,發現東籬子的解譯在保持曆史準確性的同時,極大地優化瞭閱讀體驗。他對於不同人物復雜心理的揣摩和剖析,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對於某些功過參半的曆史人物,解譯者並沒有采取簡單的褒貶態度,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展示瞭人性的多麵性。這種審慎而富有同理心的解讀,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思想的碰撞,讓人反思曆史的必然與偶然。它迫使你跳齣固有的思維框架,去重新審視那些被反復提及的曆史事件。
評分我是一個對史書的“語境重構”非常看重的讀者,一部好的曆史解讀,不應該僅僅是文字的替換,而應該是對曆史場景的重新激活。在這方麵,《漢書全鑒》的錶現遠超預期。東籬子的解譯常常會加入一些社會文化背景的補充說明,這些補充並非冗餘的插敘,而是恰到好處地將我們拉迴到西漢那個特定的時代氛圍中去。例如,當涉及到一些禮儀製度或官僚體係的描述時,解譯者總能提供極為精煉的背景知識,使得那些原本空洞的製度名詞立刻有瞭鮮活的血肉。這對於理解漢代政治運作的精髓至關重要。我常常在閱讀時想象,如果當年有人能像東籬子這樣為我講解,我學習曆史的興趣和效率一定會高齣數倍。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不僅僅告訴你“發生瞭什麼”,更讓你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發生”,那種對曆史驅動力的深度挖掘,令人拍案叫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