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史子集入門——錢基博談治國學
定價:20.00元
作者:錢基博
齣版社:黃山書社
齣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461006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國學是我國韆載傳承的經史子集四部之學,錢基博先生是研治國學的大宗師。錢先生畢生孜孜矻矻研經治學。在大學任教前,錢先生教授過小學、中學、專科學校,作育瞭許多國學專傢,切身經驗,足為各類有誌研究國學者開設戶牖、啓示途轍。
內容提要
本書諸章齣自一代國學宗師錢基博之手,囊括講稿、論文、書序、劄記,以及他在小學、中學、大學授教中的教案、計劃、議題等等,是一部精彩紛呈的文獻。 
    本書31章,其中《潛廬自傳》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錢先生的樣本,其他大緻可分國學概論、治學之術(教學方法及讀書方法)兩大類。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都可以從中大獲教益。
目錄
潛廬自傳
今日之國學論
《茹經堂外集》敘
國學曆代變異的問題
國學文選甲集敘目
國學文選乙集敘目
國學之意義及治國學方法之評判
中國古代學者治學的方法
《古書治要》之教材舉例
《古籍舉要》序
治學篇
《讀清人集彆錄》序
近代提要鈎玄之作者
我國古代教育與今日教育之區彆
依據湘學先輩之治學方法以說明本院之一年級國文教學
從讀書方法以勘硃陸異同而摺衷於孔子為大學讀者進一解
某社存古小學教學意見書
初中中國文學讀本寫目說明書
中學校國文科教授文法之商榷
與袁觀瀾先生商榷新製中小學國語科學程綱要書
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國文科教授進程之說明書
三年師範講習科國文教學綱要
師範學校讀經科教授進程說明書
修正師範學院國文係必修選修科目錶草案意見
擬國文係畢業論文題
國文研究法
略論讀書
《讀莊子天下篇疏記》敘目
《史記》之分析與綜閤
講筵餘話
五十年之文章做到老學到老
跋
作者介紹
錢基博(1887~1957),江蘇無锡人,字子泉,一字啞泉,號潛廬。早歲先後從長兄及伯父學,10歲讀《史記》,13歲瀆《通鑒》。辛亥革命後任職於蘇浙聯軍及江蘇都督府。之後,曆任無锡、吳江等地小學、中學、師範教職。後轉任聖約翰大學、清華大學、無锡國專等校教授,救務
文摘
序言
這本著作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精妙,絕非平鋪直敘的教科書式陳述。它仿佛在進行一場精心編排的辯論與展示,時而激昂,時而沉靜,總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總是先給齣引人入勝的“鈎子”,可能是某段耐人尋味的典故,或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然後纔逐步展開細緻的剖析。這種“先入戲,再解密”的手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同時保持瞭內容的深度和厚度。對於想要真正理解中國傳統知識體係如何運轉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其清晰且富有魅力的路綫圖。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想的熏陶,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瞭文化品位和洞察力。
評分初翻此書,便被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流暢的文筆所吸引。不同於市麵上許多堆砌辭藻、空泛說教的“國學普及讀物”,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深入淺齣,既滿足瞭初學者的求知欲,也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感到驚喜。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巧妙地將“史”與“子”熔於一爐,讓讀者在瞭解曆史脈絡的同時,得以洞察先賢們的智慧結晶與治世之方。那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論述方式,尤其令人贊嘆。比如在探討某一學派思想時,作者總能找到恰當的曆史場景作為佐證,使得抽象的哲學概念立刻變得具體可感,仿佛能觸摸到古人的呼吸與心跳。閱讀過程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讓人對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産生由衷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這本書最妙的地方,在於它處理“治國學”這個宏大主題時的平衡感。它沒有陷入空洞的說教,而是極其務實地展示瞭古代知識分子是如何將經史子集的學問,轉化為指導現實政治與社會實踐的智慧。行文間,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和對當下社會的深刻關切。作者的論述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即便對某個曆史時期或某位思想傢的瞭解有限,也能順著作者的思路輕鬆理解其核心觀點。這種構建知識體係的能力,是區分優秀普及讀物和一般讀物的關鍵。讀完後,你會發現自己對“學問”與“用處”之間的關係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將國學視為束之高閣的古董,而是視為可以滋養現代生活的活水源頭。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入門”類的書籍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總擔心內容會過於膚淺。然而,這本《經史子集入門》徹底顛覆瞭我的印象。它並非那種淺嘗輒止的“導遊詞”,而更像是真正引人入勝的“嚮導”,他帶你深入到核心地帶,並清晰地指齣哪些是必經之路,哪些是值得駐足細品的風景。特彆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集”的梳理,那種對文學性與思想性並重的把握,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審美愉悅。文字的錘煉達到瞭極高的水準,讀起來有一種韻律感,讓人不忍釋捲。它教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考的框架和對經典的敬畏心,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死記硬背要珍貴得多。
評分這本《經史子集入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作者的筆觸細膩而深刻,仿佛一位老友在耳邊娓娓道來,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國學典籍,用一種極為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尤其欣賞他那種兼具曆史縱深感與現實關懷的敘事角度。讀來不覺枯燥,反倒像是在參與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去追溯那些思想的源頭。那些關於“經”的闡釋,不再是僵硬的教條,而是鮮活的生命力,它們如何塑造瞭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思維模式,讀完後,腦海中會浮現齣許多過去未曾察覺的關聯。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撥開一片迷霧,看到瞭清晰的路徑。這不僅僅是一本入門書,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通往更廣闊知識殿堂的大門,它讓你有信心去觸碰那些原本感覺遙不可及的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