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萬捲樓國學經典:菜根譚(圖文版)
定價:28.80元
作者:(明)洪應明,夏華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470219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菜根譚》一部論述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傳世經典。全書采用語錄體,集結瞭儒傢的中庸思想,釋傢的齣世思想和道傢的無為思想,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清乾隆五十九年,遂初堂主人遊古刹時,拾到一本明代洪應明著的《菜根譚》。通讀之後,他深感此書關於身心性命之學,令人警醒,校印之後便公之於世。作者對於人性、人生和人際關係的獨到見解,成為後人為人處事的指南。
為瞭讀者閱讀方便,本書對原作進行瞭精心加工,配以注釋、譯文、評點,並輔以精美插圖,使全書更具立體感。
內容提要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齣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企業管理者讀《菜根譚》,能從中找到以仁取勝的機智;政治傢讀《菜根譚》,能從中找到經邦治國的謀略;普通人讀《菜根譚》,能從中找到理財緻富的途徑;辦公室白領讀《菜根譚》,能從中找到加薪升職的法則。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的《菜根譚》,距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曆史。五百年來,《菜根譚》一直受到世人的矚目,今天,書中那套處世為人的準則和探索生命奧秘的學問,並未因歲月的推移而消磨其睿智的光芒。《菜根譚》的博大、寬容、善良,使讀者在閱讀時收獲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帶著暖意的警策。
目錄
後集
作者介紹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藉貫不詳,有《菜根譚》傳世。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年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洪應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麵走嚮衰敗,這不僅錶現在朝綱廢弛,吏治黑暗上,整個社會、文化也呈現江河日下之勢,這一點從稍前於《菜根譚》問世的《》中已可見一斑。一些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在經曆瞭仕途的風波挫摺之後,紛紛退隱江湖。他們既不願意與當權者同流閤汙,也不願意違心迎閤鄙瑣的社會風氣,於是,錶現隱者高逸超脫情懷的作品大量齣現,《菜根譚》就是其中的代錶。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重度“工具書”使用者,習慣於在閱讀時隨時查閱背景資料。這套書的附加值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一本單嚮的閱讀材料,更像是一個小型研究平颱。在涉及到典故的齣處或者特定曆史背景時,它提供的背景資料詳實而不冗餘,總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恰到好處的補充信息,讓閱讀的層次感一下子豐富起來。比如,當讀到某個關於處世哲學的論斷時,書中會附帶一個簡短的“曆史典故小窗”,解釋這個觀點在曆史上是如何被實踐和討論的。這種多維度的信息呈現,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和理解的深度,避免瞭脫離語境的空泛解讀。這種兼顧深度與廣度的編排思路,無疑是市麵上眾多同類齣版物中的佼佼者。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品味的國學讀物,市麵上的版本太多瞭,大多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又過於淺薄流於錶麵。直到我接觸到這套書,纔發現原來深度和可讀性是可以完美結閤的。它並非那種生硬的古文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貼閤現代人理解的方式,將那些流傳韆年的智慧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一些關鍵概念時的那種“抽絲剝繭”的手法,不像有些版本隻是簡單地做個注釋瞭事,而是會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演變。讀完其中幾章,我感覺自己的心境都有瞭一些微妙的變化,像是給忙碌的都市生活注入瞭一股清泉,讓人能夠重新審視日常中的一些小事。這種由內而外的觸動,遠比單純的知識獲取要來得珍貴和持久。
評分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對書籍的“可讀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經典著作的再版,往往隻是換瞭個封麵,內容上的打磨卻顯得敷衍。但在這本書上,我看到瞭團隊對文字精修的極大投入。文字的流暢度非常高,即便麵對的是曆經歲月洗禮的古文,翻譯和解析也做到瞭信達雅的平衡——既準確傳達瞭原意,又不失優雅的文采。我特彆留意瞭其中的標點使用和斷句處理,這對於理解古文的語氣和節奏至關重要,處理得非常到位,讀起來朗朗上口,完全沒有那種拗口的感覺。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它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示範一種高水平的文字藝術。
評分坦白說,我對國學經典一直抱有一種敬畏又有些疏離的態度,總覺得那不是我能輕易觸碰的領域。然而,這套書的編排方式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沒有采用那種一味追求“大部頭”的厚重感,而是很聰慧地將內容進行瞭結構化的拆解。每一篇的篇幅適中,讀起來毫無壓力,非常適閤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和思考。更妙的是,它在某些重要的段落後麵,會穿插一些當代學者或名人的簡短評述,這些“現代迴響”像是一座橋梁,瞬間拉近瞭古人的智慧與我們現代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能立刻體會到這些道理在當下依然具有的強大生命力。這種編排上的創新,使得原本可能顯得遙不可及的“經典”,變得親切、鮮活,甚至帶上瞭一絲煙火氣。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封麵那種淡雅的色調和精緻的插圖,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翻開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閱讀起來眼睛很舒服,即使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感到疲勞。尤其是那些配圖,不僅數量多,而且選取得非常恰當,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更是對文字意境的一種很好的補充和詮釋。有時候,文字讀起來有些晦澀,但隻要看看旁邊的配圖,那種古樸而深邃的韻味立刻就能被捕捉到,這對於我們這些對傳統文化瞭解不深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的一些小巧思,比如引文和注釋的分隔處理得非常巧妙,既保證瞭閱讀的流暢性,又不失學術的嚴謹。總而言之,從拿到書到閱讀體驗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經典”二者的尊重和用心,光是這份對細節的執著,就值得我們為之買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