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库全书杂家类:春渚纪闻
定价:70.00元
售价:52.5元,便宜17.5元,折扣75
作者: 何薳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908
字数:
页码:3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春渚纪闻》是宋代何薳撰。作者,蒲城(今属福建)人,号韩青老农。其书分《杂记》五卷,《东坡事实》一卷,《诗词事略》一卷,《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记研》一卷,《记丹药》一卷。明陈继儒《秘笈》所刊仅前五卷,乃姚士粦得于沈虎臣者。后毛晋得旧本,补其脱遗,始为完书。莲父去非尝以苏轼荐得官,故记轼事特详。其杂记多引仙鬼报应兼及琐事。
初翻开这卷“杂家类”的作品,我本以为会是枯燥的摘抄汇编,然而《春渚纪闻》却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腔调,将看似零散的笔记串联起来。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对古代士大夫阶层精神世界的某种侧面揭示。那些关于诗词唱和、雅集清谈的记录,虽然记载得简略,却能让人窥见古人精神生活的高标和对“雅”的执着追求。其中几则关于古籍考据的片段,虽然我非专业学者,但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治学态度——那种严谨与审慎,是如今浮躁的时代里所罕见的。整本书读下来,像是在一位博学的老者家中做客,听他娓娓道来,不急不躁,每件事物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评分整体而言,《春渚纪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丰富性”和“烟火气”。它包罗万象,从宏大的社会现象到微小的个人情趣,都有所涉猎。它没有刻意去拔高主题,而是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置于一个相对平视的角度来审视。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对古代的日常生活图景有了更立体、更丰满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程式化的描绘。这本书更像是一碗热腾腾的家常便饭,看似寻常,实则滋味醇厚,耐人寻味,让人在回味时,舌尖上仿佛还留着那股淡淡的、属于过去的温情。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沉郁而又带着清冽的古朴之美。它不像某些笔记小说那样,为了追求猎奇而夸张失实,而是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有叙述的温度,又不失客观的冷静。特别是当作者描述到一些世事变迁、人事离合时,那种淡淡的哀而不伤的情绪,非常打动人。它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却比直白的感叹更有力量。它提供了一个沉思的支点,让读者在阅读具体事件的同时,也能反观自身所处的时代,思考人与自然的永恒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实在称得上是“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它不像正史那样有清晰的脉络,而是更像一个装满了各色宝石的盒子,每翻开一个小格,都能从中捡到一些闪光之物。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动植物的观察记录,那些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述,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朴素科学精神。它们不是生硬的科学术语,而是融入了生活经验的直觉判断。比如,某物候变化的预兆,某野禽栖息的习性,都记载得有板有眼,读来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可信。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说了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它忠实地记录了“生活本身”的肌理和色彩,这才是最难得的。
评分这部《春渚纪闻》读罢,心中升起一股久违的畅快感。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于所记录的那些市井百态、风土人情,描摹得活灵活现。尤其赞赏其中对于江南水乡生活的刻画,仿佛能嗅到那股湿润的空气,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声响。书中不乏一些奇闻轶事,它们并非空穴来风的怪谈,而是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质朴与灵气。读来,不仅增长了见识,更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漫游,领略了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那些看似寻常的记载,在作者的妙笔下,都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让人在细嚼慢咽间,回味无穷。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起伏与日常琐碎,读来亲切而又不失韵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