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食大赏
定价:38.00元
作者:《精品购物指南》报社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19802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高端食尚宝典
《精品购物指南》呈献年度盛宴,一场惊艳美食圈的选美盛事
卖点1
百家**餐厅、十位美食评审团、数十项考核标准、历时4个月的暗访;
卖点2
详尽的实用信息,客观的公正评价,囊括京城*棒的餐厅、佳肴;
卖点3
赏心悦目的美食菜品惊艳图片,让读者先睹为快。
内容提要
《美食大赏》为美食指南书。本书由10位美食专家共同组成“精品美食评审团”,历时两个月、经过几十次修正,制定出一套针对中餐、西餐、日餐的详细评价体系,每个餐厅均设置环境、服务、菜品三大类别共计50余项的详细考核标准,从餐具、室温、上菜速度到菜量、选材、卖相一一考评。
挑选的80家入围餐厅,是从北京数万家餐厅中选出的——这些餐厅首要的条件就是知名度高、广受好评、江湖地位高尚、代表京城美食潮流,而“精品美食评审团”以严谨的评审标准,在4个月的时间内,对这80家餐厅逐一进行“米其林”式暗访,将试吃的心得编辑成册。
《美食大赏》面向中高端食客饕餮,值得收藏。
目录
作者介绍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 《精品购物指南》1993年1月8日创刊,每周一、四出版,是我国份彩色印刷的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时尚生活媒体*”。 从创刊之日起,《精品购物指南》始终以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为已任,报道范围涵盖了
文摘
序言
第二段评价(资深美食家带着批判性的审视) 作为一个在厨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饕,我对市面上那些泛滥成灾的“美食指南”早就免疫了。拿到这本《满28包邮 美食大赏》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审视其专业性。我特意翻阅了其中涉及分子料理和西点烘焙的部分,试图找出其理论上的硬伤或操作上的漏洞。令人意外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技法的讲解,比如法式澄清汤的制作流程,竟然保持了极高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它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奇”而牺牲了科学原理。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介绍传统菜肴时,非常注重“时令”和“器皿”对最终风味的影响,这一点很多现代烹饪书籍常常忽略。例如,它强调了用砂锅煨制红烧肉时,火候的“柔”比“猛”更重要,并解释了这背后的热传导机制。如果说有什么不足,或许是排版上略显保守,缺乏一些现代感,但就其内容的深度和对烹饪本质的探讨而言,它无疑是一部值得被纳入专业参考书架的作品,它贩卖的不是快速的成功,而是对烹饪哲学的深刻理解。
评分第五段评价(年轻一代,追求健康与新颖的探索者口吻) 我最初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翻开这本《满28包邮 美食大赏》的,毕竟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接地气”,我更倾向于那些前卫的素食主义或功能性饮食的书籍。然而,这本书在“健康饮食”这一块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生硬地推销“无油无盐”,而是倡导“智慧地选择食材”。比如,它介绍了一种利用海带和蘑菇来替代部分高钠调味料的方法,这既保留了鲜味,又大大降低了盐分摄入,对于注重养生但我又不想牺牲口味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书中有一部分关于“发酵食品的日常应用”的介绍,内容非常硬核,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作用,并给出了自制酸菜、康普茶的详细流程,这些都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健康趋势。它成功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知识结合起来,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过度简化,让年轻一代也能轻松掌握如何吃得健康又有趣,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美食书籍的刻板印象。
评分第三段评价(一个忙碌的都市白领的实用主义角度)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工作太忙,周末想快速找到一些能提振精神又不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去准备的“治愈系”食物。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快手、低成本的方案,正如书名暗示的那样。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美味”与“效率”。它并没有教我做那些需要提前腌制三天、耗费八小时的“大菜”。相反,它提供了一系列“三十分钟快速出餐”的方案,但这些方案的口味层次感却异常丰富。比如,有一个用隔夜米饭制作的“黄金酱油炒饭”,书中给出的秘诀竟然是加入了一点点陈皮碎末,这个细节立刻让普通的炒饭升华了。此外,它对“冰箱常备品”的利用率非常高,教我如何利用冷冻蔬菜和角落里的调味品,迅速组合出一顿营养均衡的晚餐。对于像我这样热爱生活但时间稀缺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务实且不妥协的解决方案,它没有贩卖虚无缥缈的田园牧歌,而是教会我如何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通过高效的烹饪,留住生活的品质。
评分第四段评价(带着怀旧情结的老读者的深情回顾) 这本书的装帧和字体,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略带泛黄的书页质感,仿佛能闻到旧书店里特有的纸墨香。我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是因为它记录的很多菜肴,是我童年记忆里才有的味道,是现在任何一家连锁餐厅都找不回来的“妈妈的味道”。记得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制作那种用猪油渣和红糖熬制的传统点心,那是一种带着粗粝感却又无比香甜的回忆。它没有使用现代的精炼糖或人工香精,而是坚持用最原始的材料去还原那种质朴的甜。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家庭故事,比如作者提到,学会做某道菜,是因为邻居奶奶在困难时期送来了半碗面粉的恩情。这些美食背后的情感连接,远比食谱本身更打动人。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口述史,它记录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制作,更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如何通过食物来维系亲情、邻里和社区的温情。
评分第一段评价(充满期待与好奇的初探者视角) 这本书,我原本是冲着封面上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插画去的,心想这《满28包邮 美食大赏》听名字就带着一股浓浓的烟火气和性价比的诱惑,大概率是一本教人如何用最少的钱吃出最丰富的滋味的宝典吧。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的时候,却发现内容走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似乎更像是一本关于“风土人情与食材溯源的深度游记”,而不是一本传统的食谱集。比如,其中有一章详细描述了川西高原上一种名叫“咂嘎”的野生菌,作者用了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摘者在清晨雾气中寻找它的艰辛,以及当地人用最朴素的柴火慢炖出来的独特鲜美。那种对食材生命力的尊重,那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远远超出了我对一个普通“美食大赏”的期待。我本来准备好了记满一页的采购清单,结果却被那些关于古老烹饪技艺和隐藏村落的故事深深吸引,仿佛跟着作者的文字进行了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双重洗礼。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舒缓,每一个段落都像是精心酿造的一壶老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绝非那种快餐式的烹饪指南所能比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