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诱人家常主食大全
定价:35.80元
作者:高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11858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句话好地诠释了主食的重要性。本书汇集了常见、经典的家常主食,包括面、饭、粥,等等,介绍了细致的制作步骤、全面的烹饪技法和有效的厨房小窍门,手把手教你做出营养丰富、花样繁多的可口主食来。
目录
1 诱人主食入门必修课
主食食材大盘点 营养选购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篇
知行合一 实践技巧篇
2 百变米饭香喷喷
怎样做出好吃的米饭
蒸饭
炒饭
盖浇饭
3 清香靓粥熬出来
跟我一步一步做出美味靓粥
原味清粥
滋味咸粥
软糯甜粥
4 美味粽子包起来
跟我一步一步做出美味粽子
甜糯粽子
咸香粽子
5 年糕汤圆更美味
跟我一步一步做出美味年糕
年糕
跟我一步一步做出美味汤圆
汤圆
6 馒头花卷的秘密
跟我一步一步蒸出美味馒头
馒头
跟我一步一步蒸出美味花卷
花卷
7 做好面饼不容易
好吃饼的秘诀——四种不同的面团
家常饼
炒饼
8 包子、饺子、馄饨都爱吃
9 劲道面条人人夸
10 不能拒绝的小吃西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其实挺符合它“家常”定位的,没有那种过于花哨的封面,显得沉稳可靠。我特别关注了一下它的排版逻辑,一份好的食谱书,清晰的步骤和易懂的语言是关键。我试着找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菜式——“香菇腊肠焖饭”,看看它的描述是否详尽。不得不说,作者在食材的用量上标注得相当精确,这点我很欣赏,因为我以前用的很多食谱都是“适量”、“少许”,让人摸不着头脑。它还贴心地提示了不同锅具的烹饪时间调整,这对于经常换用电饭煲、铸铁锅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不过,我得说,里面的插图风格略显朴素,有些图看起来质感一般,没有达到我心目中“诱人”的那个标准。但瑕不掩瑜,如果内容真的实用,外表是可以忽略的。我更看重的是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烹饪哲学,比如为什么这个菜要先煸炒再加水,那种小窍门是不是能帮助我们这些业余选手避免踩雷。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真正掌握做出一碗有灵魂的主食的秘诀,而不是停留在只会照着做表面功夫的阶段。
评分我收到这本书时,立刻找了一个我一直做不好的品种——“发面大饼”。我的发面饼总是硬邦邦的,要么发不起来,要么一蒸就塌。我仔细对比了这本书的做法和我的传统做法,发现区别可能就在于“醒发”环境的温度控制和酵母激活的方式上。这本书强调了酵母需要一个“温柔的唤醒过程”,而不是直接扔进面团里。我按照它的要求,用温水加了一点点糖,静置了十分钟,直到出现细腻的气泡才开始和面。这次做出来的饼,虽然还没有达到饭店那种蓬松度,但比以往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口感上松软了很多,终于有“面”的香味而不是“干粉”味了。这种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痛点的细节描述,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而是脚踏实地的厨房助手。如果后面所有食谱都能保持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这本书的地位在我家的厨房工具箱里就稳固了。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我最近在尝试低GI饮食,所以翻阅时会特别留意那些使用粗粮、杂豆的食谱。我发现《诱人家常主食大全》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没有完全偏向精米白面,而是平衡地介绍了各种健康主食的制作方法。例如,关于“糙米如何煮得不夹生”的段落,它给出了浸泡时间和水比例的详细说明,甚至提到了“气压”对煮饭效果的影响,这深度是很多基础食谱不具备的。此外,针对不同地域的口味偏好,它也做了一些尝试性的融合,比如将南方的甜口和北方的咸口主食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唯一让我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对于素食者或者对麸质敏感的人群,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主食食谱似乎还不够多,可能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大量的替换和调整。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主食原料基础库”,对于想要升级自家餐桌营养结构的人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工具书。
评分哇,终于拿到这本《诱人家常主食大全》了!作为一个常年与厨房搏斗的“家庭主厨”,我对于主食的创新总是有种无尽的渴望,但现实往往是,炒饭、面条、馒头,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样,吃得人提不起精神。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还是挺高的。拿到手后我先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挺丰富的,从传统的米饭、粥到各种面点、粉类,似乎涵盖了不少领域。我注意到里面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像是“藜麦饭团”或者“紫薯杂粮饼”之类的标题,这让我非常惊喜。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能深入到一些基础技巧的讲解,比如如何让米饭煮得更香,如何和面才能做出松软的馒头等等。如果能配上那种高清、诱人的实物照片,那就更好了,毕竟“光看图就能流口水”也是一种动力嘛!我很期待能从中找到几款能让我家餐桌焕然一新的“杀手锏”菜式,到时候一定会让家人眼前一亮,不再抱怨每天的主食都像是“例行公事”。总体来说,第一印象是“内容量应该挺实在的,希望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评分对于一本厚厚的食谱书来说,如何保持阅读的持续动力非常重要。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在叙述上很注重“场景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步骤一、步骤二”,而是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小典故,比如介绍“寿桃”的来历,或是“元宵节”吃汤圆的意义。这让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仿佛不是在学习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在进行一次文化旅行。例如,它在介绍如何制作“糯米糍”时,会提到不同地区对于“拉丝”效果的追求差异,这让我感觉作者对主食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机械地汇编资料。这种带有温度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尝试的热情。我甚至开始期待周末的早晨,能够慢悠悠地翻开这一页,为家人准备一份带着心意的、有故事的主食。这本书,在我看来,已经超越了一本单纯的烹饪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日常幸福感”的记录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