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從瞭解開始
定價:36.00元
作者:熊敏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39098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目 錄
章 你的教育觀念更新瞭嗎 / 1
遊戲的力量 / 2
不要錯過陪伴孩子的有效期 / 6
把握好孩子成長的“花期” / 10
低聲教育與自知智能開發 / 18
用挫摺激活潛能 / 22
自信是潛能的推進器 / 27
讓我們一起來學會等待 / 30
放手,不放任 / 34
幼兒社會交往智能開發與訓練 / 40
第二章 不瞭解是對孩子大的傷害 / 47
不要做一個隻會批評的父母 / 48
孩子是這樣變笨的 / 53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在感情方麵,常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總覺得愛就應該轟轟烈烈,要有那種山無棱天地閤的誓言纔算真的。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心裏其實是有點排斥的。覺得“瞭解”這個詞太理性,太冰冷,跟“愛”這種溫暖的感覺格格不入。但是,我的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強烈推薦,我還是決定嘗試一下。讀完之後,我纔意識到,我之前的想法有多麼天真。這本書並沒有讓我變得不感性,反而讓我對自己的感性有瞭更深的認識。它告訴我,感性是愛的驅動力,而理性則是愛的導航儀。沒有理性的“瞭解”,感性的愛很容易迷失方嚮,甚至走嚮極端。書裏有很多關於如何處理情緒衝突的章節,讓我學到瞭很多實用的方法,比如如何識彆自己的情緒觸發點,如何在情緒激動時保持冷靜,如何用建設性的方式錶達不滿。它讓我看到,原來愛也可以是細水長流,也可以是成熟的智慧。這本書讓我覺得自己對“愛”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青春偶像劇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一個更深刻、更真實的層麵。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改善我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睏境,尤其是在處理與傢人和伴侶的關係時,總是感到力不從心。我一直以為,隻要我足夠付齣,足夠關心,對方就會領情,就會迴應。但現實往往是,我的付齣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常常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這本書就像一道曙光,照亮瞭我一直以來忽視的盲點。它並沒有給我提供一套標準的“攻略”或“技巧”,而是通過對人性深層次的洞察,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擁有不同的需求、期望和溝通方式。書裏花瞭很大的篇幅去分析“同理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積極傾聽和換位思考來拉近彼此的距離。讀到關於“邊界感”的那部分,我更是醍醐灌頂,原來我一直以來過於“熱情”的付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侵犯瞭對方的個人空間。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尊重,學會瞭理解,學會瞭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更健康、更平衡的狀態。我開始嘗試著用書中的方法去與身邊的人溝通,驚喜地發現,那些曾經棘手的問題,竟然在一點點地得到化解。
評分說實話,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瞭解”在親密關係中的作用並沒有太深刻的體會。總覺得喜歡一個人,感情到瞭自然就會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所謂的“瞭解”。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而是通過一些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關於溝通的誤區、關於價值觀的差異、關於成長經曆的碰撞,一點點地揭示瞭“不瞭解”可能帶來的巨大鴻溝。我記得書裏提到過一個觀點,說很多感情的破裂,並非因為不愛瞭,而是因為根本不瞭解對方,導緻很多本可以避免的誤會和傷害層層纍積。讀到這裏,我忍不住迴顧自己過去的幾段感情,確實,很多爭執的源頭,追根溯源,都是因為我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愛”從來不是盲目的衝動,而是在充分的理解和接納基礎上的深厚情感。它教會我如何去傾聽,如何去提問,如何去看到對方那些不被言語錶達齣來的需求。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學習過程,讓我覺得,我的感情觀正在變得更加成熟和穩健。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關於“愛”這個宏大命題的探討,更是一場深入骨髓的自我審視。我一直覺得,愛應該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讀瞭這本書,纔發現自己過去的許多認知是多麼片麵和膚淺。作者並沒有直接給你灌輸“什麼是愛”的定義,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段段細膩的剖析,引導你去觀察、去思考、去感受。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原生傢庭對親密關係的影響”的那部分,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很多固有的行為模式,竟然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經曆。書裏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彆深刻:“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愛,卻忘瞭對方可能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愛。”這句話像一道閃電,劈開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的迷霧。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待伴侶的方式,是不是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強加給對方我以為的“好”?這本書並非提供一套完美的愛的公式,而是教會我一套觀察和理解的工具,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見自己,也更真誠地看見他人。每一次翻開,都能有新的收獲,仿佛每一次都在和更成熟的自己對話。
評分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那種充滿雞湯、告訴你“隻要相信就能成功”的勵誌讀物,或者是一些空洞的理論闡述。但它完全不是。它更像是一次深度探索,一次自我挖掘。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愛應該是什麼樣”,而是通過各種真實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個體差異”的強調,它讓我意識到,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情感需求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之前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或者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彆人,結果可想而知,常常是碰壁。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理解”的真正含義,那不是簡單的聽,而是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對方的內心世界。它引導我去審視自己的原生傢庭,審視我過往的情感經曆,找齣那些影響我處理親密關係的根源。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看到瞭一個更廣闊、更豐富的情感世界。它教會我如何放下預設,如何擁抱未知,如何在愛中保持獨立和成長。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