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
定价:35.00元
作者: 颜之推,刘畅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26508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颜之推有影响的着作。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目录
作者介绍
刘畅,原名胡精易,长期研读国学文化。从事编辑工作。先后参编《中国古典名着百部藏书》《中华经典智慧》《中华传世国学经典》等图书。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接触了一本关于古代哲学思辨的译著,专注于先秦时期的墨家学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偏向学术性,但对于理解“兼爱非攻”这一核心思想的逻辑基础,非常有帮助。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墨子的语录,而是深入探讨了墨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和政治主张。书中对墨家在工程技术、逻辑辩论上的贡献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打破了我过去认为墨家只是强调朴素道德的刻板印象。特别是关于“节用”和“非乐”的论述,在现代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提供了另一种看待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路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儒家入世哲学的重要参照系,展现了古代思想的多样性与深刻性。通过阅读,我体会到,古代的贤哲们在探讨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时,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思辨水平,让人不得不对那个时代的思想活力感到由衷的钦佩。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真是感慨万千。曹雪芹构建的那个大观园,简直就是古代贵族生活的缩影,细腻到让人心疼。林黛玉的孤高自许、才华横溢与她那敏感多愁的性情,与薛宝钗的圆融周到、识大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那种“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宿命感,让人读来唏嘘不已。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日常细节的捕捉,无论是丫鬟婆子的穿戴,一顿饭食的搭配,还是一场诗社活动的雅致,都展现了那个时代极致的审美情趣。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可挽回的衰败与悲剧,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整部作品充满了张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挽歌,充满了对人性、命运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发掘出新的感悟,那些诗词歌赋,那些判词谶语,无不暗合着人物的最终命运,精妙绝伦,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三国演义》简直是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罗贯中先生的笔力非凡,将那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他塑造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曹操的奸诈与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厚与坚韧,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与鞠躬尽瘁,关羽的忠义盖世……每一个人物都跃然纸上,仿佛能看到他们骑着战马,在古老的战场上纵横捭阖。读这本书,不仅仅是看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去感受那个乱世之中,士人们所秉持的信念与挣扎。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那份紧张感和策略的博弈,让人屏息凝神,恨不得能亲自参与其中指点江山。而且,它所蕴含的权谋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每次读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学的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实乃不可多得的经典。
评分《资治通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政治教科书,读起来虽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但其价值无可估量。司马光编纂这部史书,其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不像一般的编年史那样只是简单记录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了历代君王和大臣的决策得失,非常注重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和政治影响。我尤其欣赏它对权臣更迭、军事部署和外交策略的冷静叙述,没有过多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着重展示了制度和时势的推动作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放在那个情境下,换做是我,会如何抉择?这种代入感,让那些陈旧的史料变得鲜活起来。它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清晰,然而人性的弱点却让后人一次次重蹈覆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视角,让人在面对眼前的纷扰时,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保持一份历史的清醒。
评分说起诗歌集,我最常翻阅的是李白的诗选。这位“诗仙”的作品,总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无拘无束的浪漫情怀,仿佛能带着你乘风破浪,直上九天揽月。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却又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读起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像《将进酒》中的那种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自信,简直是点燃了内心深处的激情。每次感到生活有些沉闷或受挫时,翻开他的诗集,那些“飞流直下三千尺”、“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感,立刻能将我从琐碎的日常中抽离出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他将盛唐气象、美酒、友情、山川景物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李白式”的意境。阅读他的诗,就像是与一位最洒脱的朋友在月下对饮,谈论着胸中的抱负与天地的壮阔,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是其他文体难以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