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定价:40.40元
作者:俞国良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1072034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三部分,主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部分论述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方法、任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幼儿、中小学生、中职生、大学生、研究生、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对策;第三部分探讨家庭、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总体上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其对策。全书反映了作者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成果,值得读者学习和参考。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研究成果。可以想象,作为一个科研成果,其影响面和影响力是有限的。为了使科研成果能尽快走出书斋,融入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于是,我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斗胆在这个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专著型教材。本书可供全日制高等院校学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儿童与青少年教育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读者使用,也可以作为对该研究领域有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党政干部、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参考用书。
目录
章 心理健康概述
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第二节 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价值
媒体链接
孩子的心有多重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节 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媒体链接
让心灵荒漠变绿洲
第三章 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节 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教学和评价方式
媒体链接
中小学德育怎样改
第四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影响
第三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第四节 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媒体链接
每个孩子都是的
父母说话孩子要听
父母明白“养育”的两层意思吗
第五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第四节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媒体链接
中小学生存在四类心理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第六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与研究
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二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
第三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四节 研究实例:青春期前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
媒体链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展如何
诊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有关量表的编制
节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指导
第四节 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媒体链接
“千万别看扁中职学生”
面对危机 校长如何思前“善”后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力、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模型建构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媒体链接
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生态道德教育 不容回避的话题
让抑郁远离青少年
第九章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研究生日常生活压力与常见心理问题
第三节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媒体链接
人格与心智同步发展
第十章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节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其应对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提高与促进
媒体链接
警惕教师的“心理杀手”
教师心里有话等待倾诉
教师:别让“心病”绊住脚
第十一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节 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中亲子互动现状的分析
第三节 婚姻冲突、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第四节 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
媒体链接
我们是否真有资格做家长
新世纪 老人如何与孙辈相处
怎样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
节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二节 社区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媒体链接
孩子,你知道自我保护吗
占卜:为何在校园如此流行
让孩子远离游戏厅
让“江湖”远离纯净校园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节 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与表现
第二节 心理健康问题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媒体链接
素质教育“加减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孤独的雏雁”能飞多远
莫让奖状累孩子
亲子沟通 润物无声
作者介绍
俞国民,1963年生,浙江萧山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塈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书,翻开它,仿佛走进了一场关于心灵与社会的深度对话。书中的论述,像是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当下社会中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令人不安的现象。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不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困扰,而是如同看不见的暗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社会的肌理。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犀利,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展现了这些心理困扰如何影响着职场上的创新活力、校园里的青春悸动、家庭中的温情港湾,甚至在我们公共空间的沟通与协作。更重要的是,本书并没有止步于令人担忧的现状描述,而是以一种充满建设性的姿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解决之道的大门。它提出的对策,不仅仅是关于个体如何调适心绪,更关乎社会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环境。我尤其关注它如何探讨教育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 systemic 的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滋生,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种从个体到社会的联动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美好社会的生活指南。
评分我翻阅《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这本书,感觉像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获得了一份对我们所处时代的全新认知。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将心理健康问题从个人边界 hinaus ,推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作者的论述,如同解剖刀般精准,层层剥离了那些隐藏在社会表象之下的心理动因,让我们看到,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疏离、以及难以言说的压力,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阐述,当个体的心理能量受到消耗,其对家庭责任的履行、对工作岗位的投入、乃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都会受到怎样的削弱,进而对社会整体的运转效率和发展步伐产生连锁反应。更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本书并没有让我们沉溺于问题的悲观之中,而是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引领我们探索走出困境的路径。它提供的“解决对策”,可能并非是单一的、孤立的方案,而是触及了教育体系的改革、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引导等多个层面,力求从根源上扭转心理健康的负面趋势,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手册,更是一份关于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社会的行动宣言。
评分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触及社会深层脉络的书籍格外着迷,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索的欲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曾经被视为“个人私事”的心理健康议题,提升到了一个关乎社会福祉的宏大命题上来。它巧妙地揭示了,当个体心灵的“墙角”出现裂痕时,这种不稳固感会如何蔓延,渗透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事之间的协作氛围、乃至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模式。书中的分析,可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论述,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看似分散的心理困扰,汇聚起来竟能形成一股强大的负面力量,影响着社会的整体活力和凝聚力。我设想,作者很可能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比如,当一个社会整体的压力水平升高,人们的幸福感降低时,其经济发展、文化创造力、甚至社会治安都会受到怎样的牵连。更为关键的是,本书承诺提供的“解决对策”,无疑是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我期待它能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措施,而是能够从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健康、支持性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成长,从而共同构筑一个更有韧性的社会。
评分读罢《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我仿佛完成了一次对社会肌理的深入勘探,也对人类心灵的韧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标题就透露出一种宏大的视角,它并没有将心理健康问题局限于个体之内,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我猜测,作者会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论述,揭示出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视的心理困扰,是如何像无形的触手,蔓延到家庭的温馨、职场的协作、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之中。书中的分析,或许会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们对于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压抑、和疏离感背后原因的认知。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微观的心理现象,放大并分析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以及公民行为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而更令人期待的,是本书所承诺的“解决对策”。我希望这些对策是富有远见卓识的,能够触及教育的根本、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价值观的重塑,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有效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生态系统。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关于如何以更积极、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参与社会,去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未来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立刻感受到它与我们息息相关。“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词组点出了本书的时代性和教育性,暗示着它将探讨当下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困扰,并且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方法。而“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则进一步明确了本书的两个核心维度:一是剖析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像涟漪一样扩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家庭和谐乃至整体社会稳定;二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部分尤其令人期待,因为人们往往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更渴望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径。本书的标题预示着它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实践的指引,它可能将带领读者去审视那些潜藏在个体内心,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共同生存环境的议题。想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忽略或难以言说的心理压力,再到它们累积起来可能对社会结构产生的深远冲击,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时代中,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的整体福祉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描绘这些影响,又会提出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决策略,能否真正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