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必知的教养难题
定价:22.00元
作者:张淑芬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52358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孩子3个关键的成长阶段 53个私家教养配方
内容提要
本书集结了53个教养难题,如亲子冲突的困境、孩子的情绪困扰、孩子的同辈压力等,帮助父母用正确的态度和观点来看待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目录
目录
章 不抓狂,教养0~5岁孩子
01 益智玩具真的能启发幼儿吗?/3
02 才两岁的孩子也会对父母有反弹情绪?/5
03 三岁孩子要不要上资优班课程?/7
04 测试父母的底线是孩子的天性吗?/9
05 孩子喜欢“耍老大”,该如何应付?/11
06 如何教孩子理解“陌生人危机”?/13
07 孩子在别人家学会坏习惯,该怎么处理? /15
08 孩子哭闹不上学,是因为新环境的关系?/17
作者介绍
医学专家、心理学博士,目前在美国某大学教书,同时也是临床心理治疗师,并开设个人心理谘商诊所。
文摘
序言
第一段(偏重焦虑与期待):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带着点沉甸甸的期望和隐隐的焦虑。最近几年,总觉得育儿这事儿越来越难,身边看着别人家孩子好像都挺“别人家孩子”的,自己这边却总是鸡飞狗跳。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我就觉得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怎么让孩子更独立?怎么应对他的小脾气?还有跟老师沟通,听谁的,怎么听?越是想做得好,越是觉得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名字正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教养难题”,感觉它就像是一份“救生圈”,能把我从无边无际的育儿困惑中拉出来。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操性强的方法,让我知道在面对孩子哭闹、不听话、或者是在学习上的瓶颈时,该如何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责备或者妥协。尤其想知道,如何能在不伤害孩子自信心的前提下,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这感觉像是走钢丝,平衡不好就容易摔下去。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眼里,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有效率的父母的一份指南,我迫切地想从中找到答案,让自己的育儿之路少些迷茫,多些笃定。
评分第二段(偏重经验分享与共鸣): 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温暖的社区,里面充满了跟我一样,在育儿路上摸索的父母们。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可能提供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它所传达的那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共鸣感。我常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育儿的“金句”,但很多时候,读完之后总觉得“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这本书如果能让我看到,原来我的困惑和焦虑,也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安慰。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分享一些真实的、接地气的案例,而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完美父母”形象。比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我们觉得那“没啥用”时,又该如何去支持?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往往比大道理更能触动人心。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其他父母的经验中学到宝贵的教训,也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勇敢地前行。
评分第四段(偏重实用性与操作性): 我一直认为,育儿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具体怎么做”。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务实,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包含一些可以直接拿来用的“锦囊妙计”,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吃饭时,有哪些可以尝试的策略?当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引导和限制?或者,当孩子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时,父母应该如何扮演调解者的角色?我希望书中提供的方法,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能够落地执行的,而不是那些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的“高难度动作”。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覆盖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难题,从婴幼儿时期到青春期,都能有所涉及。这样,我就可以把它当作一本“育儿百科全书”,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查阅和参考。
评分第五段(偏重长远影响与个人成长): 拿到这本书,我更多地将其视为一次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我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我希望它能引导我思考,除了解决眼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如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让他们拥有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意识到,教养并非是一种单向的控制,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学习。它应该教会我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成为孩子生命中值得信赖的伙伴,而不是仅仅扮演一个“管教者”的角色。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我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一些育儿观念和行为模式,让我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更有智慧、也更懂得爱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我相信,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个人一次重要的自我提升。
评分第三段(偏重理论框架与方法论): 从我个人过往的阅读经验来看,一本好的育儿书,应该能在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时,也能建立一套相对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罗列问题,而是能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某种行为?这背后可能涉及哪些心理学原理?然后,再基于这些理论,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看重的是那些能够帮助我建立正确育儿观的方法,比如如何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调整教养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难题”,是因为我们用成人的视角去要求孩子,或者用一种笼统的、缺乏针对性的方式去应对。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比如“积极倾听”技巧的练习方法,或者“情绪管理”的步骤指导,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收获。我期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一种更有策略、更具前瞻性的主动引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