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公共教育支出 分析 | 作者 | 王磊 |
| 定价 | 12.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3072439 | 出版日期 | 2004-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商品重量 | 0.259Kg | |
| 内容简介 | |
| 奉献给读者的这套教育经济研究丛书,是我国教育经济领域90年代以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终成果,有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有教育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学术专著。这套研究丛书内容广泛,涉及教育经济学各个方面,既有重大理论研究,也有决策与管理的应用研究。这套丛书属于专业学术研究著作,在学术研究上期望达到水平。它可以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和硕士、博士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供有关机构和学校决策与管理人员参考。编辑和出版这套丛书,旨在推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传播和应用。 本书通过对公共教育支出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公共教育支出分析的基本框架,并结合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
| 作者简介 | |
| 王磊,1977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市,1997年毕业于武汉纺织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教育财政和民办 |
| 目录 | |
| 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 1.1.2 为什么要重视公共支 1.1.3 充分关注公共教育支 1.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概念辨析与统计口径 1.2.1 公共教育支出的概念 1.2.2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界定 1.2.3 本书“公共教育支出”的统计口径 1.2.4 数据来源 第2章 公共教育支出的财政理论 2.1 负担教育支出的理论综述 2.1.1 教育服务的公共财政定位 2.1.2 教育服务的市场缺陷 2.1.3 教育与个人、国家发展和社会公平 2.2 教育服务提供的方式 2.2.1 教育服务提供的不同方式 2.2.2 教育服务提供的优规模 2.3 教育服务提供的分工 2.3.1 地方性公品理论 2.3.2 财政联邦主义的分权理论 2.3.3 教育服务提供的分工 2.3.4 间财政补贴的原则和框架 2.4 小结 第3章 公共教育支出的分析框架 3.1 公共支出分析的主要内容 3.2 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框架 3.2.1 财政学的规范分析 3.2.2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实证分析 3.2.3 公共教育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 3.3 公共教育支出的分析框架 第4章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数量分析 4.1 公共教育支出规模、增长和变化趋势 4.1.1 衡量公共教育支出规模和增长的指标 4.1.2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规模和增长的实证分析 4.2 公共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 4.2.1 公共教育支出的分配结构 4.2.2 公共教育支出的使用结构 4.2.3 公共教育支出的各级负担结构 4.3 公共教育支出总量和结构评价 4.3.1 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的评价 4.3.2 公共教育支出结构的简单评价 4.3.3 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原因简析 第5章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析 第6章 公共教育支出的效率和效益分析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是一本让我对教育体系有了全新认识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但读起来却意外地引人入胜。作者并没有像许多经济学著作那样堆砌枯燥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贴近现实的案例,将“公共教育支出”这个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国家教育投入的对比分析,看着那些国家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各个环节下足功夫,再对照我们自身的情况,真是让人既有启发,又有些许担忧。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但都被巧妙地融入了叙述之中,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教育支出与教育质量、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投入?是越多越好,还是关键在于效率?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能够更理性地审视这个问题。它让我意识到,公共教育支出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我推荐给所有对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兴趣的朋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收获良多。
评分这本书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公共教育支出背后隐藏的巨大力量和复杂逻辑。作者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审视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投入情况,并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和趋势。我被书中关于“教育的战略意义”的论述所打动,它清晰地描绘了,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公共教育支出,则是支撑这一竞争力的基石。书中对不同国家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持续的投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中融入的哲学思考,他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公共教育支出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经济的生产者,更是为了塑造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它让我从一个更深层次的层面,理解了公共教育支出的价值所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教育未来的深刻思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学术著作,它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这一复杂议题。作者的研究方法非常扎实,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国际数据,还进行了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力求揭示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它清晰地阐释了,单纯增加教育投入,如果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其效果将大打折扣。书中对不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看到了,那些成功的改革,往往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需求的精准把握之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公共教育支出并非一项简单的成本,而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它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长远的福祉。读完这本书,我对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对于有志于从事教育研究、政策制定,或者仅仅是关心教育发展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入手,而是深入到微观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对具体学校、具体课堂的观察,来揭示公共教育支出所带来的实际影响。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描写,作者冒着风雨,跋涉千里,只为记录下那些艰苦条件下的教育场景。那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些老师默默奉献的身影,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的力量依然能够闪耀出璀璨的光芒。它提醒我们,在讨论教育支出的时候,不能只看数字,更要看这些数字背后所承载的温度和希望。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有发达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也有发展中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这些不同的探索和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中保持的客观和中立,他既肯定了教育支出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低效。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的调查,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支出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很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公共教育支出”这一话题的探索欲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社会公平和代际流动的书。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性的方式,阐述了公共教育支出如何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流动,如何塑造着一个社会的整体竞争力。我被书中关于“机会均等”的讨论所吸引,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接受公共教育时所面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一步步拉开他们的人生差距。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优质的公共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机会的给予。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细致,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让我看到了,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持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有些国家则在原地踏步。我特别赞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回报,更包括了社会效益和长远发展。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教育支出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预算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社会正义和国家未来的战略性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