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切雕与盘饰创意宝典 9787533545772 福建科技出版社

蔬果切雕与盘饰创意宝典 9787533545772 福建科技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铭波 著
图书标签:
  • 蔬果雕刻
  • 水果雕刻
  • 蔬菜雕刻
  • 盘饰
  • 创意美食
  • 烹饪技巧
  • 美食制作
  • 摆盘艺术
  • 宴会美食
  • 装饰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3545772
商品编码:300389376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蔬果切雕与盘饰创意宝典

定价:69.80元

作者:黄铭波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335457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切雕大师倾情演绎蔬果切雕与盘饰的魅力○简洁、素雅、灵动,摆脱传统具象束缚○精、速、实、省,展现餐饮文化与竞争力

内容提要


书是作者以在业界三十余年的蔬果切雕
创意工作及教学经验,经系统归纳所钻研出的
蔬果切雕盘饰教材,每一作品题材都是经历职
场实际运用,素材容易取得,运用灵活。作者
更大胆的传统题材和具象束缚,改以简洁
或抽象形象呈现,并充分掌握蔬果之自然形体、
颜色、质地、结构等特质,与空间结合,加以
修饰或组合呈现。本书同时也适应现代包装“精、
速、实、省”要求,每个作品均制作快速简便,
学习者能轻易上手,灵活运用。

目录


目 录
章 蔬果盘饰概述
一 本书蔬果切雕盘饰特点/12
二 装饰要点/13
三 表现手法/15
四 切雕类别/15
第二章 切雕技法总则
一 工作台面的配置/16
二 基本刀器具/16
三 刀具的保养与研磨/18
四 辅助器具/20
五 切雕技法/22
六 造型技法/27
七 素材保存与盘饰品的保鲜/33
第三章 蔬果切雕素材
一 根茎类/35
二 瓜果类/39
三 叶菜类/45
四 花菜与蕨类/49
五 水果类/50

第四章 平面盘饰
一 平面叶梗与花瓣的预处理/57
二 黄瓜花卉A 式/59
三 黄瓜花卉B 式/60
四 黄瓜花卉C 式/61
五 黄瓜花卉D 式/62
六 黄瓜蜻蜓/63
七 黄瓜蝴蝶/65
八 黄瓜金鱼/67
九 黄瓜凤凰/69
十 黄瓜青龙/72
十一 苹果孔雀/75
十二 甜椒花卉A 式/77
十三 甜椒花卉B 式/78
十四 甜椒花卉C 式/79
十五 五彩缤纷/81
十六 番茄花卉/83
十七 番茄蝴蝶/85
十八 番茄金鱼/87
十九 白萝卜荷花/89
二十 胡萝卜幸运花/92

第五章 简易立体切雕盘饰
一 番茄红配绿的基本方法/95
二 蕨菜红配绿/96
三 龙须菜红配绿/97
四 韭菜花茎红配绿/98
五 欧芹、花椰菜、白花菜、西芹的搭配应用/99
六 自然即是美/100
七 黄瓜花组/101
八 锯齿花的基本切法/103
九 黄瓜锯齿花( 锯齿花A式)/104
十 茄子锯齿花( 锯齿花B式)/106
十一 柳橙锯齿花( 锯齿花C 式)/108
十二 甜椒锯齿花( 锯齿花D 式)/109
十三 番茄向阳花/110
十四 番茄玫瑰/111
十五 番茄兔子/113
十六 番茄企鹅/115
十七 青江菜玫瑰花/117
十八 青江菜菊花/119
十九 辣椒花A 式/121
二十 辣椒花B 式/123
二十一 辣椒花c 式/125
二十二 秋葵花组/127

第六章 韭菜花组
一 小黄瓜韭菜花组A 式/131
二 小黄瓜韭菜花组B 式/134
三 番茄韭菜花组/136
四 莲藕韭菜花组/138
五 胡萝卜韭菜幸运花/139
六 黄瓜韭菜花座/140
七 黄瓜立体凤凰 /144
八 苹果韭菜花组/146
九 南瓜韭菜花架/149

第七章 简洁立体切雕盘饰
一 胡萝卜圆柱体的切法/153
二 配餐花的基本切法/155
三 配餐花A 式(方形)/156
四 配餐花B 式(鸟儿)/158
五 配餐花C 式(蝴蝶)/160
六 习作:树叶、蝙蝠、兔子/162
七 薄片组合盘饰基础/163
八 薄片组合盘饰A 式( 小黄瓜片)/164
九 薄片组合盘饰B 式( 白萝卜太阳花)/166
十 胡萝卜蝴蝶/169
十一 胡萝卜玫瑰花/172
十二 胡萝卜四喜花/176
十三 胡萝卜卷花/179
十四 胡萝卜五瓣花/182
十五 胡萝卜太阳花/184
十六 胡萝卜小南瓜/186

第八章 蔬果器皿
一 高丽菜芽味碟/189
二 柠檬味碟/190
三 柳橙花篮/192
四 苹果盅/194
五 苹果烛台/196
六 黄瓜烛光罩/198
七 黄瓜花桶/200
八 黄瓜竹节/203
九 香瓜篮/206
十 南瓜盅/208
十一 哈密瓜篮/211

第九章 简洁动物切雕盘饰
一 黄瓜螃蟹/215
二 黄瓜草虾/217
三 黄瓜墨鱼/219
四 小黄瓜雀/221
五 青江菜喜鹊/223
六 茄子土著人/225
七 茄子鲸鱼/227

第十章 南瓜切雕盘饰
一 南瓜平面切雕的预处理/232
二 板模复制法基础/233
三 南瓜枫叶/234
四 南瓜向日葵/236
五 南瓜扇子/238
六 南瓜仙鹤/240
七 南瓜鱼类切雕基础/242
八 南瓜鲔鱼/243
九 南瓜神仙鱼/245
十 南瓜金鱼/247
十一 南瓜旗鱼/249
十二 习作:鲷鱼、赤翅鱼、热带鱼、鲤鱼/251
十三 南瓜贝壳/253
第十一章 西瓜皮造型盘饰
一 西瓜皮切雕的预处理/256
二 西瓜皮的底座榫接方法/257
三 西瓜皮光芒四射/258
四 西瓜皮天弓/260
五 西瓜皮海带/262
六 西瓜皮大肚鱼/264
七 西瓜皮海马/266
八 西瓜皮鲨鱼/268
九 西瓜皮白带鱼/270
十 西瓜皮天鹅/272
十一 西瓜皮藤叶/274
十二 西瓜皮墨镜/276
十三 习作: 椰子树、圣诞树/278

第十二章 水果切雕盘饰
一 莲雾切法/280
二 芒果切法/282
三 西瓜切法/284
四 芭乐切法/287
五 哈密瓜切法( 规则切法)/289
六 哈密瓜切法( 开口笑切法)/292
七 哈密瓜切法(胜利乐章)/293
八 草莓切法(金鱼)/294
九 芭乐造型切雕(螃蟹)/296
十 芭乐造型切雕(海龟)/29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繁花似锦,舌尖上的艺术——《中国传统花卉写意与写实绘画技法精讲》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花卉绘画艺术的专业教程,旨在为广大绘画爱好者、专业艺术家以及艺术院校师生提供一套全面、详尽、实用的学习指南。全书内容涵盖了花卉写意与写实两大核心领域的技法精要、笔墨运用、审美取向及历史沿革,力求将深厚的传统绘画理论与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步骤相结合,引领读者领略中国花卉画“以形写神,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花卉绘画的文化根基与审美哲学 本部分首先追溯中国花卉画自魏晋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重点剖析了“格律派”与“写意派”的审美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国画基础理论导论: 详细阐述了“气韵生动”的核心概念,解读了中国画的“六法”在花卉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儒家思想)对花卉主题选择和意境营造的影响,理解为何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牡丹象征富贵,荷花寓意清廉。 笔墨的语言系统: 深入剖析了中国画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素——“笔”与“墨”。详尽讲解了枯、湿、浓、淡、焦、飞白等墨色的变化,以及十八种基本用笔方法(如中锋、侧锋、卧笔、点笔)在表现花瓣、叶脉、枝干时的不同效果。通过大量图例,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笔墨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对象的质感与生命力。 设色与赋彩的艺术: 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传统色料,包括朱砂、石青、石绿、藤黄等矿物和植物颜料的特性与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了“汁绿”、“洋蓝”的调配技巧,并对“仅用墨色”的墨分五色法与“工笔重彩”、“写意淡彩”的设色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二部分:写意花卉的笔墨神韵 写意花卉讲求“形神兼备,以神为主”,强调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和对生命力的瞬间捕捉。 “四君子”的精炼表现: 梅花: 重点教授“瘦硬老枝”的皴擦法和“虬曲盘旋”的运笔规律。通过对“点厾法”的细致拆解,指导如何用饱含水分的笔触一笔点出梅花的含苞、盛开与凋零,表现其傲雪凌霜的坚韧品格。 兰花: 强调“叶如剑戟,气韵空灵”。详细解析了兰叶的“S”形和“之”字形结构,示范如何通过“提、按、顿、挫”表现叶片的婆娑多姿与内在骨力。花头则侧重于“拂、勾、染”的结合,追求“空谷幽香”的意境。 竹子: 讲解竹节的结构、竹枝的穿插以及竹叶的群体动态。特别指导“一笔画叶法”,如何通过控制笔锋的铺展来表现竹叶的疏密、浓淡和风动之感,体现君子的正直与气节。 菊花: 侧重表现其晚节高洁。教授用圆笔、尖笔表现花瓣的翻卷层次,以及用浓墨点写花蕊,营造秋日的丰硕与淡泊。 大写意花卉的章法布局: 探讨如何通过主体物、陪衬物(如石头、水仙、飞虫)的布局,构建完整的画面气场。讲解“计白当黑”的构图原理,以及如何利用空白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增强画面的呼吸感和纵深感。 第三部分:写实花卉的精微刻画 写实花卉(工笔花鸟画)要求对自然形态的精准观察与细腻描摹,追求物象的质感与光影。 工笔白描的精准度: 教授精确的线条语言。细致讲解花卉、昆虫、果实的结构比例与透视关系。重点训练双勾、细描等线条的功力,要求线条既要准确复现物象,又需具备内在的韵律感。 层层上色的步骤与技巧: 打底色(平涂): 介绍如何用淡色对花瓣和叶片进行初步铺色,为后续的罩染做准备。 罩染与分染: 这是写实花卉的关键步骤。通过多层次、薄涂的方法,使用透明颜料(如赭石、藤黄、胭脂)逐步加深颜色,表现花瓣的厚度和由内向外的色彩渐变。重点演示如何处理透明花瓣(如荷花)和半透明花萼的微妙关系。 提白与高光处理: 讲解使用白粉(铅白或钛白)进行“提”的技巧,用于凸显叶脉、花瓣边缘或果实的受光面,增加立体感。 特定花卉的写实处理范例: 提供了牡丹、月季、水仙、葡萄等常见花卉的专项写实教程,包括如何刻画牡丹的层层叠叠的雍容华贵,以及葡萄的晶莹剔透与藤蔓的粗粝质感。 第四部分:现代创新与实践指导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当代花卉画的发展趋势,鼓励学习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中西融合的探索: 探讨如何在保持国画笔墨特性的前提下,借鉴西方油画的光影和色彩理论,提升花卉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创作实践与材料运用: 提供了从选材(宣纸、绢、皮纸的选择)到装裱的完整流程指导。收录了数个由简入繁的完整创作步骤案例,包括主题构思、草稿绘制、上色、落款钤印的完整实践过程,帮助学习者建立自己的创作体系。 本书图文并茂,收录了大量清晰的步骤图、局部放大图及名家精品赏析,是每一位致力于掌握中国花卉绘画艺术的同仁不可多得的案头宝典。通过研习本书,读者将不仅学会“画花”,更能通过花卉表达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零散的教程,但总感觉东一块西一块的,不成体系,而且很多教程为了追求速度,往往忽略了关键的安全步骤和基础技巧的打磨。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非常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安全第一”。它花了不少篇幅讲解了如何正确挑选和保养雕刻刀具,以及不同刀具在处理不同硬度果蔬时的适用性。对于我这种追求完美主义的人来说,这种细节的把控简直太贴心了。读完基础章节,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以前切的很多水果都浪费了可以利用的“边角料”,这本书里教的很多造型都是化腐朽为神奇,把那些边角料也用上了,非常环保和经济。它不仅是本技术书,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的实践手册,教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烹饪界的“艺术启蒙”!我完全没想到,原来普通的餐桌摆盘能有这么多花样和讲究。拿到手的时候,我首先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色彩搭配得太到位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吃”和“看”的认知。以前觉得,吃饭嘛,好吃就行了,摆盘什么的都是餐厅厨师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便是家常便甜点,只要稍微用点心思,就能让用餐体验提升好几个档次。书里对基础刀工的讲解非常细致,我这个厨房新手看了都能上手,不像有些专业书籍,术语一大堆,看得人云里雾里。它更像是请了一位耐心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从最基础的切片、切丁,到后面那些眼花缭乱的雕花造型,逻辑性很强,循序渐进。而且,它不像那种只教技巧的书,更多的是在传达一种“用心生活”的态度,让你在做菜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乐趣。这本书绝对是那种会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动手实践的实用指南,强推给所有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朋友们!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种题材的书籍可能会偏向于那种很晦涩难懂的“大师级”作品展示,没想到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超乎我的预期。它的结构划分得特别清晰,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场合需求的区分——比如宴会用、家常宴客用,甚至还有节日主题的创意。这种分类方式非常人性化,让我一下子就能找到我当下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很多造型的设计都非常巧妙,利用了蔬果本身的天然纹理和颜色,这种“顺势而为”的理念比那种硬凹造型要高级得多。我尝试着做了书里一个“孔雀开屏”式的黄瓜摆盘,虽然第一次做出来有点歪歪扭扭,但家人朋友的反响非常热烈,瞬间觉得自己的厨艺都有“大师风范”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切”,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看”——教你如何从一个普通的胡萝卜里发现可以雕刻出花朵的潜力。它打开了我的一个新世界大门,让我对食材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给“视觉系”吃货们量身定做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个造型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对食材的尊重和幽默感。有些造型的命名非常风趣,让人在学习紧张的雕刻过程中也能会心一笑。它不像传统食谱那样严肃刻板,更像是一个充满热情的艺术家在和你分享他的创作心得。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工具书,它更像是一种“灵感激发器”。每次翻开它,都能从中找到新的尝试方向,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造型复杂的造型时,作者会贴心地给出“疑难解析”的小贴士,哪里容易断裂,哪里需要保持湿度等,这些都是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而非书面理论。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自己的餐桌能“开口说话”的人,这本书绝对物超所值!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用心,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图片印刷色彩饱满、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非常精细的雕刻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学习过程来说太重要了。我个人对那种色彩搭配的章节印象特别深刻。它不仅仅展示了成品图,还深入分析了为什么选择红色搭配绿色,或者黄色与紫色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冲击力。这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色彩理论在美食中的应用指南”。我以前做沙拉总是随便抓一把蔬菜扔进去,现在学了这本书的方法后,即便是最简单的水果拼盘,也能立刻显得高档起来。我发现,好的盘饰带来的那种“仪式感”,能极大地提升吃饭的愉悦度,这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的味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成本极低却效果极佳的“升级”方法,让普通的家庭聚餐也能拥有餐厅级别的视觉享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