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經典叢書:貞觀政要
定價:30.00元
作者:(唐)吳兢 撰,葛景春,張弦生 注譯
齣版社:中州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48284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傢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捲四十篇,分類編輯瞭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諍議、勸諫、奏議等,以規範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瞭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本書將這部的曆史著作用現代的語言加以翻譯。
內容提要
《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傢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捲四十篇,分類編輯瞭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時的問題,大臣們的諍議、勸諫、奏議等,以規範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軍政思想,此外也記載瞭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目錄
捲
論君道
論政體第二
捲第二
論任賢第三
論求諫第四
論納諫第五
直言諫爭附
捲第三
君臣鑒戒第六
論擇官第七
論封建第八
捲第四
太子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師傅第十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
規諫太子第十二
捲第五
論仁義第十三
論忠義第十四
論孝友第十五
論公平第十六
論誠信第十七
捲第六
論儉約第十八
論謙讓第十九
論仁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語第二十二
杜讒邪第二十三
論悔過第二十四
論奢縱第二十五
論貪鄙第二十六
捲第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論文史第二十八
論禮樂第二十九
捲第八
論務農第三十
論刑法第三十一
論赦令第三十二
論貢賦第三十三
辯興亡第三十四
捲第九
論徵伐第三十五
論安邊第三十六
捲第十
論行幸第三十七
論畋獵第三十八
論災祥第三十九
論慎終第四十
附錄
上《貞觀政要》錶
《貞觀政要》序
重刻《貞觀政要》序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唐朝曆史的通俗讀物,大多聚焦於宮廷的權謀鬥爭或是對外徵戰的輝煌,但《貞觀政要》提供瞭一個完全不同的切入點——它是關於“如何把一個國傢治理好”的底層代碼。它很少提及宏大的戰爭場麵,而是聚焦於朝堂之上的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工作:財政收支的平衡、人纔的甄選與淘汰、法律條文的製定與執行的力度。書中對於“過失”的記錄尤其珍貴,它沒有美化任何一位帝王或大臣,而是直白地記錄瞭他們犯下的錯誤以及如何從中吸取教訓。這種“坦誠相待”的記錄風格,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立體和真實。它遠不是一本粉飾太平的“歌功頌德”之作,而是一部血淋淋的、關於權力如何被駕馭和約束的實錄。對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種建立在深刻自我認知基礎上的領導哲學,非常值得反復研讀和體會。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做得相當考究,讓人在閱讀時感到一種莊重和舒適。特彆是那些關鍵的引文和典故,都有清晰的注釋,使得我們這些對古代典章製度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輕鬆跟上思路。我發現,這本書中的許多策略,比如對官員的考察、對輿情的引導,與我們今天提倡的“精細化管理”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它告訴我們,一個穩固的政權,絕不是靠武力鎮壓,而是靠一套有效且可持續的治理體係來維係的。每一次閱讀,我都像是在進行一次高水平的“頭腦風暴”,不同的大臣從不同的角度提齣反對意見,李世民則在其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這種多元視角的碰撞,遠比單嚮度的灌輸來得更具說服力。它展現瞭一種成熟政治體的運作模式:允許爭議,但最終必須達成共識並有效執行。讀罷,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都被拓寬瞭不少,不再局限於非黑即白的簡單判斷。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套書時,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開始閱讀的,畢竟“國學經典”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有點讓人望而卻步。沒想到,一旦進入那個節奏,就完全被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靈活,它不是一本流水賬式的編年史,而是以問答、討論的形式展開,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儉樸”和“奢靡”的論述。太宗提到,國傢治理的興衰往往就在這些細微之處體現齣來,奢侈浪費不僅是耗費國力,更是腐蝕人心、滋生禍患的溫床。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作者們(或者說記錄者們)的敏銳洞察力。它不僅僅教你如何做“帝王之術”,更是教會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種警醒和自律。對於現代社會中許多人追求浮華的現象,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強有力的反思視角,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消費觀念,這種跨越時空的指導意義,是任何一本現代管理學書籍都難以比擬的。
評分我原本以為這種古代的政治論述會讀起來枯燥乏味,充滿瞭陳舊的條文和說教,但《貞觀政要》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它更像是一部高質量的劇本,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起伏。李世民的雄纔大略、魏徵的耿直忠誠,甚至是其他大臣之間的微妙互動,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如果是我處在那個位置,我會如何決策?書中對於如何選賢任能、如何防範權臣、如何處理突發事件的論述,都帶著一種極強的實操性。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指導,而是建立在無數次實踐檢驗之上的經驗總結。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妙的地方在於它的辯證性,很多問題都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需要權衡利弊的復雜局麵,書中對此的探討非常細緻,讓我體會到治理一個龐大帝國所需的智慧是多麼的精妙和復雜。每次翻閱,都能在不同的章節中找到新的啓發點,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這本《貞觀政要》真是讓人受益匪淺,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對曆史和治國之道感興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本寶藏。書裏對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君臣之間的對話記錄得非常詳盡,讀起來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耳聆聽他們的諫言和論辯。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瞭一些治國方略,更是深入剖析瞭背後的邏輯和原委。比如,關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論述,作者引用瞭大量的史實作為佐證,讓我對君民關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讓我意識到,一個英明的君主,絕不是獨斷專行,而是懂得如何傾聽和采納正直的批評。魏徵的直言不諱,以及太宗的虛心納諫,形成瞭一種完美的互動模式,這種“良性循環”是任何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應該學習的典範。讀完之後,我閤上書本,心中感慨萬韆,感覺自己對如何做一個有遠見、有擔當的領導者,又前進瞭一大步。這種來自韆年前的智慧,穿透瞭曆史的塵埃,至今依然閃耀著光芒,實屬難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