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陆羽茶经简明读本
:48.00元
作者:程启坤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09228412
字数:
页码:2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陆羽<茶经>简明读本/中国茶文化丛书》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新茶经,其中的内容包含了吴觉农先生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在阐述茶的起源文化同时,更注重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选用等实际学问,成为业内人士和爱茶一族的鉴赏佳品。
目录
作者介绍
程启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世界茶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原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240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30余部,有《赏鉴名优茶》《中国绿茶》《茶的营养与保健》《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茶叶入门100问》《喝茶悟养生》《古今名茶》以及《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等。2001年开始从事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参与组织大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多次,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文摘
序言
最近沉迷于一种对“器”的重新认识,这本书在器物部分的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妙。它没有停留在简单地罗列各种茶器名称,而是深入探讨了材质、形态与茶汤口感之间的微妙联系。我记得有一段描写竹制茶具的质感,那种微凉的触感、吸水性以及对茶汤“气”的影响,写得极其生动,仿佛我正握着那件器物,感受着时间的流淌。再比如对不同釉色茶盏的分析,作者不仅仅从美学角度去评价,更是结合了光线折射对茶汤色泽的展现力进行了考量,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器物”,而不是仅仅“这是什么器物”。这种由内而外的探究,极大地提升了我泡茶时的专注度和仪式感。过去我可能只是随手抓起一个杯子,现在我会思考,今天这泡茶的性子,更适合与哪一种材料和形状的“伙伴”共处。这种深层次的理解,让每一次品饮都变成了一场与器物的对话,体验感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一种极高的逻辑美学。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历史叙事,也不是枯燥的分类介绍,而是像一幅层层递进的山水画卷。它从最基础的“水”与“火”开始,奠定了物质基础,然后逐步过渡到“茶”的采摘与制作的工艺分野,最后落脚于“饮”的境界升华。这种由下而上的构建方式,非常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自然规律。我喜欢它处理“地域风土”差异的手法,没有采取简单的地域划分,而是通过描述不同环境下茶树生长的特性,来解释为何不同地区的茶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将地理、气候与人文技艺巧妙融合的叙事,让冰冷的知识点瞬间活泼了起来,充满了故事性。阅读时,我总感觉自己正跟随一位博学的向导,在广袤的茶园中穿梭,每走一步,都有新的风景和知识点被揭示出来,毫不突兀,浑然天成,让人读起来非常顺畅,不知不觉间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体系。
评分最近我对“雅”与“俗”在茶文化中的辩证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对此也有独到的见解。它没有一味地推崇那种高高在上的、脱离大众的“风雅”,而是非常坦诚地承认了日常饮茶的烟火气。书中对那些粗犷、直接的饮茶方式的描述,充满了理解和尊重,这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很多号称专业的茶书,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不遵循某种复杂的礼仪就称不上是“懂茶”。但这本书却能将那些看似寻常的饮茶习惯,提炼出其内在的合理性和美感。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茶道,并非是僵硬的教条,而是对当下心境的忠实反映。这种包容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拓宽了我对茶文化边界的认知。我领悟到,即便是最简单的日常一饮,只要心存敬意,便可入道,这种哲学层面的启示,远比单纯的技法传授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这本茶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的编排实在是太人性化了。我以前接触过不少茶学书籍,很多都写得过于艰涩,动辄就是大段的古籍引用,或者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简直像是在攻克一座大山。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仿佛一位耐心的老茶师,知道新手最想了解什么,最容易在哪里卡住。作者在文字上非常克制,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直奔主题,没有一句废话。特别是对于那些关于茶具的选择和使用的描述,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图文并茂的解释让人恍然大悟,原来看似繁琐的步骤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讲究和智慧。我特别欣赏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把握,既尊重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述,使得即便是对茶道一无所知的朋友也能轻松入门,并且从中找到乐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是被知识的海洋淹没,而是被温柔地引导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自由呼吸,慢慢品味。这种“简明”的风格,恰到好处地保留了精髓,却剔除了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冗余信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评分这本书对于“时间”在茶事中的作用的强调,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关注于如何“做好”一杯茶,即冲泡那一刻的技巧,却很少思考“等候”的艺术。书中对发酵、陈化,乃至冲泡过程中水温变化的细微描述,无不指向“耐心”这一核心品质。特别是关于茶汤口感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转化”,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将那种由锐利转为圆润的微妙过程,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不仅仅是关于茶叶的知识,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它让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放慢脚步,比如在等待水开时,不再焦躁地刷手机,而是去观察水面气泡的翻滚;在等待茶汤浸泡时,体会那种期待与沉静的交织。这种将茶事与人生节奏相融合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超越了一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优雅地度过生命中那些“等待”时刻的指南,让人读后心境平和,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