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茶经彩色图鉴
:88.00元
作者:裴华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377538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茶的起源和历史,阐述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七类茶的特点及冲泡技巧,描述了我国各地名茶的生长环境、发展历史及特点,漫谈了茶具的起源、发展、保养以及各种材质茶具的鉴赏。还有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带你走进茶艺的精彩世界。对于茶叶的选购和贮藏、茶与健康、茶与文学艺术等也做了介绍。
目录
作者介绍
裴华,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同年参加工作,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工作至2015年,长期从事生活类图书策划和编辑工作。参编的作品有:《中国茶经酒典》《中国茶文化百科》等。
文摘
序言
这本图册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高级,那种微哑的光泽把色彩的层次感衬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排版风格,字体选择既保证了易读性,又透着一股雅致的书卷气。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几张精心挑选的、意境深远的茶山风光摄影,一下子就把人从喧嚣的都市拉到了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装帧上的烫金工艺处理得恰到好处,不张扬却自显尊贵,即便是作为茶室里的摆设,也绝对是提升格调的利器。细节之处见匠心,比如书脊的锁线装订,能确保这本书可以完全摊平翻阅,对于欣赏那些跨页的大幅精美插图时,体验感极佳,不会因为书脊的弯折而损失任何视觉美感。可以说,这本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反复摩挲、细细品味的工艺品。这种对物质载体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容本身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毕竟“经”这个字常常伴随着晦涩难懂的理论,但实际阅读体验完全出乎意料的流畅和愉悦。它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像是引导着读者进行一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探索之旅。开篇部分并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制茶工艺,而是用非常生动的故事性语言,勾勒出了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人文精神,读起来就像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娓娓道来陈年往事,引人入胜。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述气候、土壤与茶叶风味形成关系时,那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的笔法,让人读得津津有味,甚至能想象出茶叶在特定环境下生长的具体情景。即便我对某些专业名词不太熟悉,文本中也及时提供了清晰、易懂的注释或侧边栏解释,确保了阅读的连续性和理解的准确性。这种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的平衡掌握,实在难得。
评分这本书在文化背景的梳理上,展现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广博视野。它不仅仅聚焦于某一个茶区或某一个朝代的风尚,而是将中国茶的发展脉络放在了世界交流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我惊喜地发现,其中有专门的章节探讨了茶马古道上的贸易路线,以及茶叶如何影响了边疆民族的生活习俗,这种宏大的历史观构建,让原本看似孤立的制茶知识,瞬间拥有了厚重的历史纵深感。阅读过程中,我不断被那些跨越时空的文化连接所触动,例如,书中对比了唐宋时期饮茶方式的演变,并巧妙地联系到了现代文人雅集中的茶道仪式,形成了一种古今对话的奇妙体验。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而更像是一次穿越历史长廊的文化考察,让我对“茶”这个载体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韧性和延展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和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工艺怀有敬畏之心的爱好者,我最欣赏的是本书在展现制作流程时的那种近乎“微观”的镜头感。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杀青、揉捻、干燥”这样的步骤罗列上,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关键节点,用极其精准的文字描述了工匠们手腕的力度、火候的掌握,甚至是采摘时节对叶片内含物质变化的微妙影响。那种对手工技艺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确捕捉,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重量。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某一特定地域小众茶种的制作工艺描述,那种地域性的、口耳相传的秘诀,居然被如此系统且详尽地记录下来,非常具有文献价值。这些描述仿佛带着热气和茶香,让我感觉自己正站在茶青堆旁,亲眼目睹着从鲜嫩到成品的转变,极大地满足了我对于“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茶事美学的探讨,这份美学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贯穿于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从茶具的选择、冲泡水温的拿捏,到茶席的布置、饮茶时的心境调养,作者都给出了一套既有章法又充满个人情趣的指导。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器为茶之父”这一理念的阐释,对于不同材质的茶器(紫砂、瓷器、陶器)在激发茶汤口感上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真正做到了将感官体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读完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品茶”的理解从单纯的“喝”上升到了“鉴赏”的层面,学会了如何去观察水色、分辨香气层次,甚至如何通过环境氛围来提升饮茶的意境。这套方法论非常实用,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任何人都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优雅指南,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回归宁静、滋养精神的出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