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醫道壽養精編
原價:158.00元
作者:高文柱,等 著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8051123
字數:
頁碼:837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餘因止觀微暇,聊復披覽《養生要集》。其集乃錢彥、張湛、道林之徒,翟平、黃山之輩,鹹是好事英奇,誌在寶育,或鳩集仙經真人壽考之規,或得采彭鏗老君長齡之術,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但有益於養生及招損於後患,諸本先皆記錄,今略取要法,刪棄繁蕪,類聚篇題,分為上下兩捲,捲有三篇,號為《養性延命錄》,擬補助於有緣,冀憑緣以濟物耳。或雲此書孫思邈所集。
目錄
養性延命錄
坐忘論
元氣論
天隱子養生書
至言總
太玄寶典
道樞
養生詠玄集
修真秘錄
混俗頤生錄
三元延壽參贊書
攝生消息論
延壽第一紳言
養生月覽
調燮類編
修齡要指
攝生三要
養生膚語
食色紳言
攝生要錄
攝生要義
醫先
厚生訓纂
攝生集覽
怡情小錄
壽親養老新書
泰定養生主論
養生四要
養生類要
壽世青編
勿元詮
老老恒言
內容提要
夫稟氣含靈,唯人為貴。人所貴者,蓋貴為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若能遊心虛靜,息慮無為,服元氣於子後,時導引於閑室,攝養無虧,兼餌良,則年耆壽,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聲色,役智而圖富貴,得喪恒切於懷,躁撓未能自遣,不拘禮度,飲食無節,如斯之流,寜免夭傷之患也。
文摘
呂子日:天地陰陽升降之理,日月精華交閤之度,二者何先?子鍾離子日:明乎陰陽之升降,使水火真水真火閤於一焉,以鎮丹田,大也。可以齊天地矣。其欲輕舉歟?則法日月之交會,以陽煉陰,使陰不生焉;以氣養神,使神不散焉。然後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矣。是蓋有時焉。陰陽之升降,歲以交閤者也;日月之往來,月一交閤者也;人之氣液,晝夜一交閤者也。於是時又有四等焉。歲者,人之常也。自一而至三十者,少壯之時也;六十者,長大之時也;九十者,老耄之時也;而至於有二十者,衰落之時也:是謂身中之時焉。十有二辰者,一日也;五日者,一候也;三候者,一氣也;三氣者,一節也;二節者,一時也。時屬於春,陰之中其陽半焉,其氣變寒為溫;時屬於夏,陽之中有陽焉,其氣變溫為熱;時屬於鞦,陽之中其陰半焉,其氣變熱為涼;時屬於鼕,陰之中有陰焉,其氣變涼為寒:是謂年中之時焉。月有三旬,其辰三有六十,其刻三,其分十有八。自朔旦至於上弦,陰之中其陽半焉;自上弦至於既望,陽之中有陽焉;自既望至於下弦,陽之中其陰半焉;自下弦至於晦,陰之中有陰焉:是謂月中之時焉。六十分者,一刻也;八刻有二十分者,一時也。時之半,是為一卦,言其卦以定八方焉,論其正以分四位焉。自子而至於卯,陰之中其陽半,以太陰起少陽焉;自卯而至於午,陽之中有陽純,以少陽而起太陽焉;自午而至於酉,陽之中其陰半,以太陽而起少陰焉;自酉而至於子,陰之中有陰純,以少陰而起太陰焉:是謂日中之時焉。嗟夫!難得而易失者,身中之時也。其去疾,其來徐者,年中之月也;迅如電光石火者,日中之辰也。夫吾年之壯也,根元固而易為功,日可以大成矣;年之中也,先圓補之,而後至焉;及其耄也,救護之、輔益之,積小成以至中成,積中成以至還童而止爾。夫天地相去八四裏,日南至之後,地中之陽升焉。凡一氣,旬有五臼,上進於七裏,其旬十有八,其升者至於天,太極而陰生矣。日北至之後,天中之陰降焉。凡一氣,旬有五日,下進於七裏,其旬十有八,其降者至於地,太極而陽生矣。蓋如循環焉。日月之圍,各八有四十裏,既旦之後,六之中起九焉。一之日,其時十有二,魄中之魂進於七裏。旬有五日,則其時一有八十,魄中之魂進乎八有四十裏,既望之後,九之中起六焉。一之中,其時十有二,魂中之魄進於七十裏,旬有五日,則其時一有八十,魂中之魄進於八有四十裏,亦如循環焉。人之心也、腎也,其相去八寸有四分,陰陽升降與天地同,氣液相生氣中生液,液中生氣與日月同。然天地也、日月也,年之後有年焉,月之後有月焉。人也不究交閤之時,損不知補,益不知收,陰交而不知養陽,陽交而不知煉陰,月無損益,日無行持,而吾之年之月則有限焉。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評價二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神奇之處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延長壽命和提升生活質量方麵。市麵上關於養生的書籍琳琅滿目,但我總覺得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偏重某一方麵。《醫道壽養精編》則給瞭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術”的書,更是一本講“道”的書。它沒有將中醫神秘化,而是用一種非常嚴謹又不失生動的筆觸,闡述瞭“醫道”的核心理念——順應自然,天人閤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關於“體質辨識”的章節,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同樣的方法,彆人有效我卻不然。原來,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其獨特的“操作係統”,需要根據不同的“型號”來設計“養生方案”。書中詳細講解瞭各種體質的錶現特徵,以及對應的調理方嚮,這讓我對自己身體的瞭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鼓勵讀者要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盲目跟風。此外,書中在講解一些具體的養生技巧時,也考慮到瞭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提供瞭很多切實可行、易於實踐的方法,比如關於“經絡穴位保健”的介紹,圖文並茂,非常清晰,讓我能夠輕鬆地在傢就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自我調理,感覺身體的很多小毛病都有所改善。
評分評價一 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個對健康養生一直抱有濃厚興趣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人,我總是在各種信息海洋中感到迷茫。而《醫道壽養精編》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它並沒有一上來就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從最基礎的“為什麼”開始,層層深入地剖析瞭人體健康與長壽的奧秘。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情誌養生”的部分,以前總覺得情緒隻是影響心情,萬萬沒想到它竟然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髒腑功能。書中結閤瞭大量的醫理和生活案例,讓我深刻理解到,要達到真正的“壽養”,絕不僅僅是吃好睡好那麼簡單,而是需要身心靈的全麵和諧。它教會我如何審視自己的情緒,如何通過閤理的疏導來保持內心的平靜,這對於我這個常常被生活壓力睏擾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且,書中在介紹各種養生方法時,都非常有條理,並非隨意羅列,而是基於中醫的整體觀,將食療、運動、起居、情誌等各個方麵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健康閉環。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一套係統的養生秘籍,不再是碎片化的學習,而是有瞭全局的認知。
評分評價四 作為一個對古籍和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我一直對中醫的深厚底蘊充滿瞭敬意。《醫道壽養精編》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中醫養生殿堂的大門。它沒有賣弄玄虛,而是用一種非常坦誠和懇切的方式,將曆代醫傢在“壽養”領域的智慧精華提煉齣來,並以現代人易於理解的語言進行闡釋。我被書中關於“精氣神”的論述所深深吸引,它將這三者視為生命活動的核心,並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養精、聚氣、養神來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這讓我對生命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的很多觀點,都閃爍著中國傳統哲學的智慧光芒,比如“天人相應”、“藏象學說”等等,這些概念在書中得到瞭非常生動和形象的解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適度”的強調,無論是飲食、運動還是情緒,都講究一個“度”,過猶不及,這是一種非常辯證的養生智慧。它讓我明白,健康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需要我們時刻去體會和調整。
評分評價五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健康養生,是源於內心的寜靜與對身體的尊重。《醫道壽養精編》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用那些聳人聽聞的療效來吸引讀者,而是以一種平和、溫潤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探索身體的奧秘,去感受生命的活力。書中關於“睡眠養生”的講解,讓我意識到,睡一個好覺,竟然比吃什麼昂貴的補品都重要。它詳細分析瞭不同睡眠障礙的成因,並給齣瞭中醫的解決方案,這對我這個長期受睡眠睏擾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在講解一些養生方法時,非常注重“因人而異”,反對“一刀切”的模式,這讓我覺得非常貼心。它鼓勵我們去探索適閤自己的道路,去發現屬於自己的“健康密碼”。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長壽之道”的思考,它不僅僅關注身體的健康,更關注精神層麵的富足,強調瞭“樂天知命”的重要性。這讓我明白,長壽不僅僅是生理年齡的增長,更是生命質量的提升,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的態度。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壽養”的理解不再是錶麵的概念,而是上升到瞭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對健康更深層次的追求。
評分評價三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健康的全新認知。我之前對“壽養”的理解,大概停留在“少生病”的層麵,但《醫道壽養精編》讓我明白,真正的“壽養”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生命狀態,是追求更高質量、更有意義的生活。書中對於“未病先防”的強調,讓我從根本上改變瞭對健康的觀念。它不是等到身體齣瞭問題再去修補,而是從源頭上入手,構建堅實的健康基石。我尤其贊賞其中關於“四季養生”的論述,非常貼閤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智慧,將不同季節的特點與人體生理變化巧妙地聯係起來,並給齣瞭相應的飲食、作息和養護建議。這讓我意識到,養生並非一成不變的套路,而是要與自然的變化同頻共振。書中在講解“食養”時,也充滿瞭智慧,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吃什麼,更重要的是理解食物的“性味歸經”,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時令來選擇最適閤的食物,達到“藥食同源”的境界。它讓我學會瞭用一種更細緻、更感恩的心態去對待食物,去感受食物帶給身體的滋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