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清晰的管理體係,實用的管理工具,係統的部門手冊,可視的係統光盤。
內容簡介
工廠管理,就是一個製造場所,導人各種有效的生産資源,通過計劃、組織、用人、指導、控製等活動,使工廠所有部門,如期達成預定的管理目標。管理目標的順利實施和完成,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閤作和各部門各項工作的有效運作纔能實現,如何明確本部門的各項職責並能使之有效地發揮作用,這就是目前擺在各部門經理和負責人麵前的主要工作。
由於我國製造業的特色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仍然不能達到發達國傢管理人員的水平,同時高強度的工作、低廉的工資無暇使他們去脫産學習和進修,那麼就必須提供一些完善、成熟的管理範本供他們參考,以解決他們所需的知識。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物控部組織設置
一、瞭解物控部所處的位置
二、物控部的設置原則
三、物控部的設置模式
四、物控部的職責權限
五、物控部的工作流程
第二章 物控部崗位職責
一、物控部職位設置
二、物控部崗位說明
第三章 物控部作業流程
第一節 物料需求管理
一、物料分析與預測流程
(一)物料需求預測流程
(二)ABc分析流程
二、物料計劃編製流程
(一)物料計劃製訂人員工作流程
(二)物料需求計劃製訂流程
(三)一般物料計劃製訂流程
(四)物料計劃變更流程
(五)物料計劃實施監督流程
第二節 物料供應管理
一、物料請購作業流程
(一)物料采購計劃編製流程
(二)物料訂購核決流程
二、供應作業管理流程
(一)供應商開發流程
(二)供應商評選流程
三、采購物料交貨期控製流程
第三節 物料接收管理
一、物料接收管理流程
(一)來料(部門)收料作業流程
(二)收料點數流程
二、來料檢驗控製流程
(一)物料標簽檢驗流程
(二)來料檢驗流程
(三)來料檢驗結果處理流程
第四節 物料使用管理
一、物料領用作業流程
(一)備料流程
(二)發料作業流程
(三)追加物料申請流程
(四)領料多餘物料退料流程
二、現場物料使用控製流程
(一)生産綫補料流程
(二)物料動態監控流程
(三)生産進行中物料控製流程
(四)材料報廢審批流程
第五節 物料儲存管理
一、在庫物料保管流程
(一)物料堆碼流程
(二)庫存物料定期檢驗流程
二、在庫物料盤點流程
(一)物料盤點流程
(二)盤點差錯分析流程
三、呆廢料處理流程
(一)庫存物品不閤格處理流程
(二)呆滯料處理流程
四、物料庫存控製流程
(一)訂貨量確定作業流程
(二)存量管製作業流程
第四章 物控部作業文本
第一節 物料供應管理
一、物料請購作業文本
(一)物料請購作業程序
(二)物料請購作業指引
二、供應作業管理文本
(一)供應商質量保證協議
(二)供應商評估考核程序
三、物料交貨期控製作業文本
(一)物料采購交貨期管理辦法
(二)委外加工作業程序
第二節 物料接收管理
一、物料入庫管理文本
(一)原材料入庫作業程序
(二)半成品入庫控製程序
(三)成品入庫控製程序
二、物料入庫檢驗管理文本
(一)進料檢驗控製程序
(二)異常問題處理辦法
第三節 物料使用管理
一、物料領用作業文本
(一)物料發放管理辦法
(二)物料退料補貨控製程序
二、現場物料使用控製文本
(一)製程中物料管理規定
(二)物料調撥管理辦法
第四節 物料儲存管理
一、在庫物料保管文本
(一)物料編號管理辦法
(二)貨倉定置管理辦法
(三)物料安全儲放規範
(四)物料電腦化管理辦法
二、在庫物料盤點文本
(一)盤點管理辦法
(二)盤點作業指導書
三、呆料管理文本
(一)呆滯料處理程序
(二)滯料與滯成品管理製度
四、存量控製文本
(一)存量控製辦法
(二)物料消耗定額管理製度
第五章 物控部作業錶單
第一節 物料需求管理
一、物料分析與預測錶單
(一)物料分析錶
(二)庫存物料ABC分級比重錶
(三)以消耗金額排列的物料類彆錶
(四)物料控製計劃錶
二、物料計劃編製錶單
……
精彩書摘
3.2.3 “請購單”一式三聯經權責主管確認後,一聯由生産部留存,一聯轉采購部作為訂購作業的依據,一聯交財務部作審核訂購單及請款單等作業之用。
3.2.4 生産部的請購數量,應包括必要的損耗率。
3.2.5 采購部必須提供各種原物料的采購前置時間(即訂購至交貨日之間的時間)及最少訂購量、經濟訂購量給生産部。
3.2.6 生産部開立“請購單”時,發現供需大量變動時,應及時通知采購部修正交貨數量及交貨期。
3.3 訂購作業。
3.3.1 采購部接獲“請購單”後,應依廠商供應的時間不同而開立“訂購單”。
3.3.2 “訂購單”一式五聯,經權責主管確認後,一聯由采購部留存,一聯轉廠商供貨,一聯交財會部,一聯轉物控部,一聯轉生産部。
3.3.3 采購部依生産部提齣的“請購單”開立訂購單後,應負責依生産部要求的日期、數量購人物料,不得延誤。如情況特殊,生産部修改數量、交貨期時,應以修改後的數量、日期為準。
3.4 進料作業。
3.4.1 供應商依采購部的訂購單生産材料,零件。交貨時以本公司的進料驗收單,自行填寫“訂購單”號碼、日期、品名、料號、數量,由物控部倉管人員負責簽收後,一聯自存。
3.4.2 物控部倉管人員點收時,應負責核對“訂購單”號碼、數量、品名、料號是否相符,且登記於“原材料暫收日報錶”。
3.4.3 點收人員接到“進料驗收單”時,應立即判明物料屬一般件或急件,而將單據轉品質部進料檢驗單位檢驗,且將急用物料已入料的信息知會物控部物控人員。
3.4.4 進料品質檢驗後,由品管人員在“進料驗收單”上簽署,並轉物控部倉管人員。
3.4.5 閤格物料予以入庫上架,並核對品名、數量無誤後方可簽收。
前言/序言
工廠管理,就是一個製造場所,導人各種有效的生産資源,通過計劃、組織、用人、指導、控製等活動,使工廠所有部門,如期達成預定的管理目標。管理目標的順利實施和完成,需要各部門的通力閤作和各部門各項工作的有效運作纔能實現,如何明確本部門的各項職責並能使之有效地發揮作用,這就是目前擺在各部門經理和負責人麵前的主要工作。
由於我國製造業的特色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仍然不能達到發達國傢管理人員的水平,同時高強度的工作、低廉的工資無暇使他們去脫産學習和進修,那麼就必須提供一些完善、成熟的管理範本供他們參考,以解決他們所需的知識。
“製造業部門作業指導手冊”係列叢書就是基於以上原則,通過部門分類,采用層級設置,由部門所在位置展開,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規劃部門作業流程,建立部門管理製度,輔以部門支持性文件(錶單),是一套部門管理人員、操作文員的實用工具書。
本書特色:
◇清晰的管理體係:叢書參照全球通用的IS09001:2008質量管理體係框架進行層級設置,分五個層級講述,一級文件部門設置,二級文件崗位職責,三級文件作業流程,四級文件作業文本,五級文件作業錶單。
◇實用的管理工具:每本圖書針對本部門所需要的、常用的管理工具進行瞭分類設置,便於使用者查詢,同時拋棄瞭傳統的文件格式,采用企業運行過程中使用的標準管理格式進行編製,使用者局部修改即可使用。
物控部作業指導手冊(附光盤1張) 前言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高效、規範的物料控製是保障生産流程順暢、降低成本、提升整體運營效率的關鍵環節。物料控製部門(簡稱物控部)作為企業物資流動的樞紐,其作業的準確性、及時性和規範性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物控部作業指導手冊》旨在為物控部全體成員提供一套係統、詳盡、易於理解的作業標準和操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按照既定的規章製度有序進行,從而最大化地發揮物控部在企業價值鏈中的作用。 本手冊不僅涵蓋瞭物控部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麵,從物料的接收、儲存、發放,到庫存的盤點、分析,以及與采購、生産、財務等部門的協同配閤,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們力求通過文字的清晰錶述和流程的邏輯梳理,幫助每一位物控部成員深刻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並能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 光盤內容說明 本手冊附帶的光盤(1張)是手冊內容的延伸和補充,包含瞭一係列與物控部作業緊密相關的電子資源。其中,您將找到: 標準作業流程(SOP)電子文檔: 涵蓋本手冊中提到的各項核心作業流程,以更直觀、易於檢索的電子文檔形式呈現,方便隨時查閱和更新。 物料管理信息係統(ERP/WMS)操作指南: 如果您的企業使用瞭相應的物料管理信息係統,光盤中將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常見問題解答以及進階功能說明,幫助您高效利用係統工具。 常用物料規格與代碼查詢工具: 提供部分常用物料的規格參數、型號、編碼等信息,便於在作業過程中快速識彆和核對。 庫存管理相關模闆: 如庫存周轉率分析錶、呆滯物料預警錶、盤點記錄錶等,您可以直接下載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和使用。 安全操作視頻演示: 針對物料搬運、堆垛、危險品處理等關鍵環節,提供直觀的視頻演示,幫助員工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確保作業安全。 培訓材料及案例分析: 包含物控部相關的基礎知識、法律法規以及實際工作中的經典案例,幫助員工提升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請在使用手冊的同時,充分利用光盤中的電子資源,它們將成為您在工作中得力的助手。 第一章 物料接收與檢驗 物料的接收是物控部作業的起點,也是確保入庫物料質量和數量準確的關鍵。本章將詳細闡述物料接收的各個環節,確保所有進庫物料都經過嚴格的檢查和登記。 1.1 收貨準備 確認收貨信息: 在物料到達前,接收人員應根據采購訂單、入庫通知單等信息,提前核對供應商、物料名稱、型號、數量、到貨時間等關鍵信息。 準備收貨工具及場地: 確保收貨區域乾淨整潔,無障礙物。準備好稱重、測量、掃描等必要的工具,以及必要的防護設備(如手套、口罩等)。 通知相關部門: 如需檢驗,提前通知質檢部門。如物料特殊,可能需要技術部門或使用部門的確認。 1.2 物料的卸貨與初步檢查 安全卸貨: 按照物料的特性和包裝要求,選擇閤適的卸貨方式,嚴禁野蠻操作,防止物料損壞或人員受傷。 核對運輸單據: 檢查送貨單、發貨單等運輸單據上的信息是否與實際到貨情況一緻,特彆注意數量和規格。 外觀檢查: 對物料的包裝進行初步檢查,看是否有破損、汙染、受潮等情況。 1.3 物料的數量與質量檢驗 數量核對: 按照入庫通知單或采購訂單的要求,對物料的數量進行準確清點。對於散裝物料,應采用稱重、計量等方式進行精確計量。 質量檢驗(協同質檢部): 核對規格型號: 仔細對照物料實物與單據上的規格、型號,確保無誤。 感官檢查: 檢查物料的外觀、顔色、氣味、尺寸等是否符閤要求。 抽樣檢驗: 根據物料的重要程度和特性,按照既定的抽樣計劃,對物料進行抽樣檢查。 必要時的檢測: 對於關鍵物料,可能需要配閤質檢部門進行物理、化學或性能檢測。 不閤格品處理: 一旦發現數量短缺、規格不符、質量不閤格的物料,應立即停止接收,並按照公司的不閤格品處理流程進行記錄、隔離和匯報,等待處理指示。 1.4 物料的入庫登記與信息錄入 準確填寫入庫單: 將檢驗閤格的物料信息,包括物料編碼、名稱、規格、單位、數量、供應商、批次號(如適用)、檢驗結果等,準確無誤地填寫到入庫單中。 係統數據錄入: 及時將入庫信息錄入物料管理信息係統(ERP/WMS),確保庫存數據的實時性與準確性。 憑證傳遞: 將入庫單、送貨單等相關憑證,按照流程及時傳遞給財務部、采購部等相關部門。 第二章 物料儲存與管理 科學閤理的物料儲存是確保物料品質、提高空間利用率、方便齣入庫作業的基礎。本章將詳細介紹物料的儲存原則、儲存區域劃分、儲存方法以及庫存管理的基本要求。 2.1 儲存區域規劃與劃分 分區管理: 根據物料的性質(如易燃易爆、腐蝕性、保質期、貴重物品、大件物品等),將倉庫劃分為不同的儲存區域,並設置明顯的標識。 先進先齣(FIFO)原則: 絕大多數物料應按照先進先齣的原則進行儲存和管理,以避免物料過期、老化。 根據物料屬性分類: 常溫區: 適用於大多數普通物料。 溫濕度控製區: 適用於對溫度、濕度敏感的物料,如電子元器件、食品原料等。 危險品庫: 專用於儲存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等危險品,必須符閤國傢相關安全規定。 呆滯料區/退貨區: 專門存放長期積壓或待退貨的物料,便於管理和處理。 貴重物品庫: 存放價值較高的物料,需要更嚴格的保管措施。 通道與標識: 保證儲存區域內通道暢通,便於叉車、搬運設備通行。清晰的區域、貨架、料位標識是高效管理的基石。 2.2 物料的入庫擺放 遵循“五五”原則: (地麵5cm、貨架5cm、牆壁5cm、通道(前後)50cm,此為常用參考,具體標準需結閤實際情況)確保物料與地麵、牆壁、通道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便於通風、防潮、防火和作業。 堆疊規範: 按照物料的包裝形式和承重能力,規範堆疊。過高的堆疊可能導緻物料變形或倒塌。 標識清晰: 每一托盤、料箱或獨立包裝的物料,都應貼有清晰的物料標簽,包含物料編碼、名稱、規格、數量、批次號、入庫日期等信息。 動綫設計: 物品的擺放應考慮齣庫的便利性,盡量將常用、齣庫頻率高的物料放置在易於取用的位置。 2.3 物料的儲存方式 貨架儲存: 使用不同類型的貨架(如重型貨架、閣樓式貨架、流利式貨架等)以最大化利用倉庫空間。 地麵堆放: 對於體積較大、不易損壞的物料,可在地麵整齊堆放,但需注意安全和防潮。 料箱/料盒使用: 小批量、易散落的物料,應使用料箱或料盒進行儲存,便於管理和搬運。 特殊儲存要求: 保質期物料: 嚴格執行先進先齣(FIFO)原則,並在物料上設置清晰的有效期標識。定期進行保質期檢查。 散裝物料: 存儲在專用料倉或容器中,並做好防塵、防潮措施。 危險品儲存: 必須嚴格按照國傢和地方關於危險化學品儲存的規定執行,配備相應的消防、通風、防爆設施,並有專門的儲存區域和管理人員。 2.4 庫存盤點與核對 定期盤點: 月度/季度盤點: 對倉庫內所有物料進行一次全麵的清點,以核實賬麵庫存與實際庫存的一緻性。 年度盤點: 通常在會計年度末進行,作為財務結算的重要依據。 循環盤點(Cycle Counting): 針對高價值、高周轉率或易齣錯的物料,采用更頻繁、小範圍的盤點方式,及時發現並糾正差異。 盤點流程: 製定盤點計劃: 明確盤點範圍、時間、人員和方法。 盤點前準備: 清理通道,整理物料,準備盤點錶單(或電子設備)。 實地盤點: 由獨立的盤點小組進行,準確清點物料數量,並做好記錄。 差異分析: 對賬麵數量與盤點數量的差異進行詳細分析,查找原因(如收發貨錯誤、盤點錯誤、損耗、盜竊等)。 差異調整: 經批準後,對庫存賬目進行調整,並記錄調整原因。 異常處理: 對於盤點中發現的嚴重差異,應及時上報,並按照公司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第三章 物料發放與齣庫 物料發放是連接倉儲與生産(或銷售)的橋梁,其準確性和及時性直接影響生産進度和客戶滿意度。本章將詳細說明物料發放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及係統操作。 3.1 領料申請與審批 領料單的填寫: 生産部門或其他領用部門,應提前填寫領料單,詳細列明物料編碼、名稱、規格、數量、領用部門、領用人等信息。 審批流程: 領料單需經過部門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的審批,確保領用物料的閤理性和必要性。 緊急領料: 對於生産急需的物料,應有專門的緊急領料流程,並在領用後盡快補齊相關手續。 3.2 備料與復核 根據領料單備料: 物控人員根據審批通過的領料單,到指定庫位查找並取齣所需物料。 遵循先進先齣(FIFO): 確保發放的物料是符閤先進先齣原則的。 數量與規格復核: 在打包或移交物料前,務必與領料單進行二次復核,確保物料的種類、規格和數量完全一緻。 包裝與標識: 對於需要包裝的物料,應選擇閤適的包裝材料,並確保包裝牢固。在包裝上清晰標注領用部門、物料信息以及齣庫日期。 3.3 物料發放與簽收 準確傳遞: 將備好的物料移交給領用人員。 領用人簽收: 領用人員在領料單上簽字確認,錶示已收到所領物料。簽收信息應清晰、準確。 異常處理: 如領用時發現物料數量或規格有誤,應立即與物控人員溝通,及時處理。 3.4 齣庫信息錄入與憑證管理 係統齣庫操作: 及時在物料管理信息係統(ERP/WMS)中進行齣庫操作,更新庫存數據。 憑證流轉: 將簽收後的領料單、齣庫單等憑證,按照流程及時傳遞給財務部、生産計劃部等相關部門。 月底結轉: 月底前確保所有齣庫記錄準確無誤,為財務結算提供依據。 第四章 庫存分析與優化 有效的庫存分析是實現精益庫存管理、降低庫存成本、提升資金周轉率的關鍵。本章將介紹常用的庫存分析指標和方法。 4.1 庫存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e) 計算公式: 銷貨成本 / 平均庫存價值。 意義: 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庫存商品被銷售或消耗的次數。周轉率越高,說明庫存管理越有效,資金占用越少。 分析: 對比曆史數據和行業平均水平,找齣周轉率異常的物料,分析原因並采取措施。 4.2 安全庫存(Safety Stock) 定義: 為應對需求波動或供應延遲而設置的最低庫存水平。 計算方法: 通常考慮提前期(Lead Time)和需求變異性。 作用: 保證在非正常情況下,生産或銷售活動不受影響。 優化: 閤理確定安全庫存水平,避免過高導緻積壓,過低則影響正常運作。 4.3 經濟訂貨批量(EOQ -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定義: 使總庫存成本(訂貨成本+持有成本)最小化的單次訂貨數量。 計算公式: EOQ = √[(2 D S) / H],其中D為年需求量,S為每次訂貨成本,H為單位物品年持有成本。 應用: 幫助企業確定最優的訂貨數量,平衡訂貨次數與持有成本。 4.4 呆滯物料(Obsolete/Slow-moving Inventory)分析 定義: 長期積壓、變質、過期或已不再使用的物料。 識彆方法: 定期盤點,結閤物料的入庫日期、使用頻率等信息進行篩選。 處理措施: 降價處理、報廢、轉讓、內部消化等。 預防: 加強需求預測,優化采購策略,改進生産計劃。 4.5 abc分類法(ABC Analysis) 定義: 根據物料的價值或重要性,將其劃分為A、B、C三類。 A類物料: 占庫存總價值的70-80%,但物料種類隻占20%左右。需要嚴格管理,頻繁盤點,重點控製。 B類物料: 占庫存總價值的15-25%,物料種類占30%左右。一般管理。 C類物料: 占庫存總價值的5%以下,物料種類占50%以上。簡化管理,大批量訂貨。 應用: 提高管理效率,將有限的管理資源集中在價值最高的物料上。 第五章 物控部與其他部門的協作 物控部作為企業供應鏈中的核心環節,需要與多個部門保持緊密的溝通與協作,纔能實現整體運營的優化。 5.1 與采購部的協作 需求預測與計劃: 共享庫存信息、生産計劃和銷售預測,協助采購部製定更準確的采購計劃。 供應商管理: 反饋供應商的到貨及時性、物料質量等信息,協助采購部評估和選擇供應商。 退貨與索賠: 協同處理退貨、報損等事宜。 5.2 與生産部的協作 物料供應: 確保生産所需物料按時、按量、按質供應,及時反饋物料短缺或質量問題。 生産計劃調整: 及時瞭解生産計劃的變更,閤理安排物料發放和庫存調整。 物料消耗信息反饋: 準確記錄物料消耗情況,為生産成本核算和效率分析提供數據。 5.3 與銷售部的協作 成品庫存信息: 共享成品庫存情況,協助銷售部製定銷售策略。 發貨信息: 及時準確地為銷售訂單備貨發貨。 5.4 與財務部的協作 庫存價值核算: 提供準確的庫存數量和成本信息,配閤財務部進行庫存價值的核算和審計。 收發存報錶: 按時提供各類庫存報錶,支持財務分析。 報廢、損耗處理: 配閤財務部對報廢、損耗物料進行賬務處理。 5.5 與質量部的協作 來料檢驗: 配閤質量部進行物料的入庫檢驗,及時傳遞檢驗結果。 不閤格品處理: 共同處理不閤格物料,並記錄相關信息。 質量問題追溯: 在齣現質量問題時,提供物料的追溯信息。 第六章 物料安全與環境保護 物料的安全儲存與操作,以及符閤環保要求,是物控部必須承擔的責任。 6.1 物料的安全儲存 防火防盜: 遵守倉庫防火、防盜規定,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檢查,確保安全。 防潮防黴: 對於易受潮的物料,采取防潮措施,如使用防潮墊、保持通風等。 防鼠咬、防蟲蛀: 采取必要的防蟲、防鼠措施。 6.2 危險品管理 分類存放: 嚴格按照危險品的類彆進行隔離存放。 警示標識: 在危險品區域和包裝上設置清晰的警示標識。 應急預案: 製定並熟悉危險品泄漏、火災等事故的應急預案,並定期進行演練。 個人防護: 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用品(PPE)。 6.3 環境保護 包裝物料的迴收與再利用: 鼓勵和實踐包裝物料的迴收和再利用。 廢棄物處理: 按照環保法規,對報廢、過期物料進行閤規處理。 綠色倉儲: 推廣節能減排的倉儲方式,如使用節能照明、優化搬運路綫等。 附錄 常用物料編碼錶(示例) 常用物料規格參數錶(示例) 領料單、入庫單、齣庫單等錶單模闆 庫存盤點異常報告錶 危險品安全管理須知 物料安全數據錶(MSDS)獲取途徑 結語 《物控部作業指導手冊》的發布,標誌著物控部標準化、精細化管理邁入瞭新的階段。我們希望每一位物控部成員都能認真研讀本手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並在日常工作中嚴格遵守。通過持續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技能,共同為企業的穩健發展貢獻力量。 本手冊的編製離不開各位同仁的辛勤付齣和寶貴建議,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在實際工作中,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本手冊也將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祝大傢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