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110个怎么办?

白血病110个怎么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单渊东 著
图书标签:
  • 白血病
  • 血液病
  • 肿瘤
  • 医学
  • 健康
  • 疾病
  • 预防
  • 治疗
  • 科普
  • 医学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7291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4152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协和医生答疑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9
字数:1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民间对白血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认为一旦得了白血病将必死无疑。为纠正群众对白血病的偏见,将白血病的方方面面知识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给百姓,尤其大力宣传最近二三十年来白血病诊治进展的真实信息,特此编写这本白血病的科普读物。期望白血病病人和亲属以及有关群众通过阅读《白血病110个怎么办?》能对白血病有一初步的全面了解,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更多的白血病病人得以康复、缓解,并极大地提高白血病病人生活质量。
《白血病110个怎么办?》介绍了白血病的易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依据和正确的治疗方法等内容,近20余年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占有较多篇幅,使读者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以增加白血病病人与病魔斗争的信心。

作者简介

单渊东,内科学教授,男,1941年1月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有扎实的内科临床基础及丰富的血液内科临床经验,擅长于疑难血液病的诊治。在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出凝血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目录

一、白血病概述
1. 什么是白血病?
2. 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3. 白血病常见吗?
4. 白血病有哪些常见类型?
5. 出现哪些征象要想到白血病的可能?
6. 如何诊断白血病?
7. 骨髓穿刺危险吗?为什么会“取材不满意”?
8. 白血病能治好吗?
二、急性白血病
9.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0. 白血病病人为什么容易发热?
11. 白血病病人最常见的感染有哪几种?
12. 白血病病人感染以外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3. 白血病病人为什么会贫血?
14. 贫血有哪些征象?
15. 白血病病人为什么易出血?
16. 白血病病人哪些部位最易出血?
17. 白血病病人为什么有脏器肿大?
18. 白血病主要引起哪些脏器肿大?
19. 白血病病人可发生骨关节痛吗?
20. 急性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有哪些异常?
21. 如何确诊急性白血病?
22. 如何区分两大类急性白血病?
23. 急性白血病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查?
24.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25. 制定治疗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26.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27.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2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2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30. 什么是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
31. 如何应对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
32.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的支持治疗?
33. 输注红细胞的适应证是什么?
34. 输注血小板的适应证是什么?
35. 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
36. 输血会传播疾病吗?
37.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38. 输注血小板有哪些不良反应?
39. 为什么很少使用粒细胞输注?
……
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五、少见类型白血病
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七、易和白血病混淆的疾病
八、造血干细胞移植

前言/序言


这本书,顾名思义,并非是关于医疗疾病的科普读物,也不是一本医学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在面对生命中最为严峻的挑战时,那些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与思绪。《白血病110个怎么办?》这本书,深入探讨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心理困境——当遇到我们无法独自解决,甚至连“怎么办”都显得异常渺茫的时刻,我们该如何自处? 书名中的“白血病”并非特指医学上的白血病,而是作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隐喻。它代表着那些突如其来、令人措手不及,且似乎具有毁灭性力量的生命事件。它们可能来自家庭的变故、事业的崩塌、亲人的离去,抑或是内心深处的失落与迷茫。而“110个怎么办?”则形象地描绘了那种穷尽所有可能,却依然束手无策的绝望感。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咨询了无数人,翻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却发现,每一个“办法”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每一个“对策”都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 本书的核心并非提供解决“白血病”的直接药方,因为对于生命中那些无法治愈的“顽疾”,医学上的“怎么办”往往局限于生理层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生命维度,关注的是个体在遭遇不可抗力时的心理韧性、精神支柱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撑。它探讨的是,当理性分析和物质手段都失效时,我们如何运用内在的力量,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微光,如何在无助中构建希望。 书中,作者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反而用一种直抵人心的笔触,勾勒出人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种种反应。有的人会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焦虑,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有的人会否认现实,沉浸在虚幻的假象中,拒绝承认困境的存在;有的人会爆发出愤怒和不甘,试图与命运抗争,即便明知螳臂当车;还有的人,则会选择沉默,将所有的痛苦和无力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这些真实而复杂的情绪,在书中被细致地描绘出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影子。 然而,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揭示痛苦。它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应对困境。《白血病110个怎么办?》引导我们认识到,有时候,所谓的“办法”并非是外部的解决方案,而是内在的转变。当面对一个巨大的、无法撼动的“怎么办”时,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接纳。接纳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接纳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这种接纳并非是消极的屈服,而是一种勇敢的审视,是对现实的坦诚面对,是迈出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故事和案例,展现了不同个体在相似困境中的独特应对方式。这些故事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比如,一位在亲人突遭重疾后,从最初的崩溃到后来学会以“陪伴”代替“治疗”,将有限的时间用来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又比如,一位在事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后,没有选择沉沦,而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从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个体依然拥有选择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自由。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强调了“连接”的力量。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推向孤立,认为个人的问题需要独自承担。然而,真正的力量往往蕴藏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中。《白血病110个怎么办?》鼓励我们向外界寻求支持,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它阐述了,倾诉、分享、甚至只是简单的陪伴,都能成为我们对抗绝望的坚实后盾。书中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对话,都可能成为点亮心中暗夜的星光。 此外,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意义”的追寻。当原有的生活意义被打破,或者变得模糊不清时,寻找新的意义成为走出困境的关键。作者引导读者思考,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本书并非提供现成的意义,而是提供寻找意义的工具和方法。它鼓励我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感恩曾经拥有的一切,去发掘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白血病110个怎么办?》并非一本读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速效救心丸”,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漫长旅程。它需要读者静下心来,去体味,去思考,去反思。它鼓励我们质疑那些理所当然的“解决之道”,去探索那些深埋于内心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110个怎么办?”的困境,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绝望中学会坚韧,在无助中寻找希望,在孤寂中拥抱连接,在迷茫中追寻意义。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我们从被动接受命运的摆布,转变为主动塑造内心世界的能动者。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治愈”疾病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活下去”的书,而且是活得有尊严、有力量、有意义的书。阅读这本书,如同与一位智慧的长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但会引导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让你明白,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我们内心深处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总而言之,《白血病110个怎么办?》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勇气、关于成长的书。它以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书名,吸引读者进入一个关于如何面对生命中最大挑战的深刻探讨。它没有提供具体的医疗建议,也没有给出万能的解决方案,但它提供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一种面对困境的智慧,一种重塑生命的力量,一种对人类精神韧性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们在人生的“白血病”时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最深刻的“怎么办”。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白血病110个怎么办?》的书名,第一眼望上去就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压力,仿佛瞬间将人拉入了那个最令人恐惧的境地。然而,当我翻开它,最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冰冷的数据或是令人绝望的医学术语,而是一种别样的叙述方式。作者似乎并非想用纯粹的学术知识去“教育”读者,更多的是在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让你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去理解,去思考的氛围。书中的一些插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力量,它们没有刻意描绘病痛的折磨,反而勾勒出生命中的某些细微的美好,比如清晨透过窗帘的光,或是指尖触碰到的柔软的织物。这些意象似乎在低语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本身依然保有其独特的尊严和价值。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等待”的章节,它并非简单地陈述等待的漫长,而是通过几个小故事,将等待的过程具象化,让读者能够体会到那种在不确定中寻找希望的微妙心境。那些故事里的人物,他们的对话,他们的眼神,都饱含着不易察觉的坚韧。阅读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内心对话,与那个名为“白血病”的现实进行一场温和却深刻的对视,它并没有许诺奇迹,但它给予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让你在低谷中依然能够看到远方微光的勇气。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着实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求助感。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却发现它并没有直接提供“110个”具体的解决办法,而是像一位温和的引路人,带领读者去探索“怎么办”的背后,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它没有用空洞的口号来鼓励,也没有用戏剧化的故事来煽情。相反,它用一种近乎散文的笔调,讲述了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却又超越疾病本身的生命片段。我注意到书中很多段落,都在强调“理解”的重要性,不仅是理解疾病本身,更是理解患者的感受,理解家人的担忧,甚至理解社会对疾病的认知。其中有一个关于“希望”的论点,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希望描述成一种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是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可及的瞬间,比如一次成功的术后复查,一句善意的问候,甚至是雨后初霁的阳光。这些细节的描绘,让希望变得触手可及,也更加真实。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平静的“洗礼”,它让你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慌乱。

评分

《白血病110个怎么办?》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求索的意味,仿佛一个急切的呼唤。但它并没有如我最初所想,直接提供一套详尽的操作指南。相反,它更像是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将一些关于生命、关于情感、关于应对的碎片化思考,缓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陪伴”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情感上的连接,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一种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在这里”的确定感。书中的语言风格十分内敛,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夸张,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体察。我注意到,作者在很多地方都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和“设问”,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接受信息,更是在参与一场共同的探索。它没有许诺一定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它给予了一种宝贵的视角,一种让我们在面对未知时,能够更加有条理,更加有力量去“面对”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布置得朴素却充满故事的老房子。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冗余的词句,每一个字,每一个段落,都像经过仔细打磨的物件,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温暖的光泽。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独特的章节结构,它没有按照传统的医疗科普书籍那样,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案一一展开,而是将一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巧妙地串联起来。比如,有一个章节,我以为会讲到具体的治疗药物,结果却描绘了一个家庭在面对诊断时的日常琐事,孩子喜欢的玩具,晚饭桌上的谈话,甚至是窗外不知名的鸟叫声。这些细节的描绘,让“白血病”这个概念不再是遥远而抽象的数字,而是渗透到生活的肌理之中,变得鲜活而真实。作者的叙述语调也很有意思,不卑不亢,既不刻意煽情,也不显得过于冷漠。它似乎在说:“我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我们依然可以一起走过。”书中的一些比喻和类比也十分贴切,让人能够迅速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用最简单的方式跟你分享最深刻的体会。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中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最基本却也最宝贵的东西。

评分

从书名《白血病110个怎么办?》来看,我原以为会是一本充满专业术语和复杂图表的医学指南,但事实证明,我的预设完全被打破了。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不确定共存”的生活哲学读本。书中对于“怎么办”的解读,并没有局限于医学层面的“治疗方案”,而是延伸到了心理、情感、家庭关系乃至于社会支持的方方面面。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沟通”的部分所打动。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开口,而是通过几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展示了不同角色之间,在面对疾病时的沟通困境与可能。比如,一位家长如何向孩子解释,一位伴侣如何表达关心而又不造成额外压力。这些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充满了人情味。书中的一些观点,也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它提到,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重要的应对方式,这与我们通常追求“积极治疗”的观念有所不同,却也道出了在某些情境下的无奈与智慧。阅读的过程,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头脑风暴”,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怎么办”的道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

评分

老妈生病,想看看怎样才能有效果。心里很苦闷,好人怎么都得这种病?

评分

问答式内容易懂,如果内容可以更新一点就更好了

评分

物有所值

评分

东西很好哦!

评分

物有所值

评分

图书编写的简单易懂,适合查阅

评分

问答式内容易懂,如果内容可以更新一点就更好了

评分

老妈生病,想看看怎样才能有效果。心里很苦闷,好人怎么都得这种病?

评分

东西很好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