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贴心的保健书

女性贴心的保健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健 著
图书标签:
  • 女性健康
  • 妇科保健
  • 养生
  • 两性健康
  • 家庭医学
  • 健康生活
  • 女性护理
  • 保健知识
  • 健康指南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济南新华书店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
ISBN:9787121274619
商品编码:11082637860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女性贴心的保健书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出版时间:2016-01-01
作者:李健 译者: 开本: 03
定价: 39.80 页数:0 印次: 1
ISBN号:9787121274619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1. 涵盖女性17岁至70岁几乎全年龄段的健康问题,覆盖面广,讲解全面。 2. 书中配以插图,让讲解更加易懂、贴切、实用。 3. 针对女性常见的疾病、烦恼以及女性特有的妇科疾病、妇科癌症等进行详细介绍,更加贴近女性实际需求。 4. 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提出的问题毫无忌讳地给出答案,让“难言之隐”不再成为威胁健康的“杀手”。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李健,1968年生,山西人,跟医学打交道二十多年。西医本科毕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主任医师。 医学专业知识功底深厚,对临床各科、营养学、病理学和皮肤学等多门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以及人体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 李健医师倡导建立的营养医学,是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本系列丛书基于李健医师健康理论基础上为您提供日常保健、治疗的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广大渴望健康的朋友提供健康指导,希望实用的保健方法真正能够传播出来,造福民众。

目录

1章 了解自己的身体 从每天1 5 分钟的自我检测开始 负有使命感的外生殖器 / 16 担当重任的内生殖器 / 18 健康而富有美感的乳房 / 20 需要一生温柔呵护的乳房 / 22 散发女人魅力的雌性激素 / 24 让人又爱又恨的月经 / 26 让女孩从青涩到成熟的白带 / 28 镜子就是你的私人医生 / 30 聪明女人懂得量体知健康 / 32 不必害羞的外生殖器自检 / 34 乳房自检―加倍关爱让乳房终身美丽 / 36 月经自检―“好朋友”*了解你的身体 / 38 白带自检―查看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 40 自测基础体温―与身体*直接的对话 / 42 2章 20岁开始惶恐不安地度日 *近出现了令人烦恼的症状 嘎吱嘎吱的磨牙声 / 46 扰人清梦的呼噜声 / 47 月经怎么还不来 / 48 经期长短好像不正常 / 49 月经量多得吓人 / 50 月经量少得可怜 / 51 无法忍受的私处瘙痒 / 52 令人尴尬的私处异味 / 53 令人担忧的乳房肿块 / 54 乳房又胀又痛 / 55 去厕所越来越频繁 / 56 排尿时感到痛 / 57 突如其来的头晕 / 58 无法消除的疲劳感 / 59 早晨起床很困难 / 60 晚上不容易入睡 / 61 无法掩饰的口臭 / 62 挥之不去的脚臭 / 64 如影随形的腋臭 / 66 *近脱发很严重 / 68 *近白带有些异常 / 70 令久坐族头疼的痔疮 / 72 苦不堪言的便秘 / 74 吃什么都爱拉肚子 / 76 无法控制的尿失禁 / 78 不是经期小肚子也痛 / 80 反复折磨人的头痛 / 82 周而复始的肩膀酸痛 / 84 令人叫苦不迭的腰痛 / 86 天一冷手脚就发凉 / 88 让人打不起精神的水肿 / 90 此起彼伏的青春痘 / 92 3章 23岁走进妇科的诊室 身心的**次奇妙之旅 让妇检成为你的“护身符” / 96 贴心医生助你摆脱恐惧 / 98 做足准备,安心应对妇检 / 100 问诊内容早知道 / 102 妇检项目全攻略 / 104 勇敢迈出妇检**步―内诊检查 / 106 必须要做的妇检项目―乳房检查 / 108 轻松看懂化验单 / 110 4章 25岁时开始婚后的甜蜜生活 感谢妈妈为我补上了这重要的一课 妈妈的贴心话―婚姻是恋爱**的归宿 / 114 妈妈的贴心话―性是爱*真情的流露 / 116 妈妈的贴心话―爱他,从了解他的身体开始 / 118 妈妈的经验―避孕也是表达爱意的方式 / 120 妈妈的经验―避孕套不是避孕的**选择 / 122 妈妈的经验―避孕药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 124 妈妈的经验―从容应对意外怀孕 / 126 5章 30岁感受初为人母的兴奋与惶恐 怀孕与生产的架构 精子与卵子的浪漫邂逅 / 130 向三口之家迈进的“备孕革命” / 132 充满期待的初次产前检查 / 134 每一天都在发生的奇妙变化―怀孕初期 / 136 每一天都在发生的奇妙变化―怀孕中期 / 138 每一天都在发生的奇妙变化―怀孕后期 / 140 准妈妈的40周健康“孕”律―饮食篇 / 142 准妈妈的40周健康“孕”律―运动篇 / 144 临产阶段,全面“备战” / 146 痛并快乐着的生产过程 / 148 重现孕前的美丽身姿 / 150 告别不孕,做“幸孕”妈妈 / 152 6章 年过40,“更年期”找上了我 女性魅力的第二次绽放 来势汹汹的更年期 / 156 更年期离你有多远 / 158 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 / 160 打响更年期的“身体保卫战” / 162 珍爱健康,更年期远离“三高” / 164 绽放生命中的第二次美丽 / 166 7章 50岁后,别让“抑郁症”束缚自己 压力是心理疾病的元凶 压力是心理疾病的元凶 / 170 自主神经失调症 / 172 抑郁症 / 174 失眠 / 176 摄食障碍 / 178 依赖症 / 180 恐慌症 / 182 适应障碍 / 184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 185 过度换气 / 186 过敏性肠综合征 / 187 过分焦虑 / 188 精力不足 / 189 健忘 / 190 过度睡眠 / 191 8章 妇科女医生手记 用平和的心态对待2 5 种女性常见病 月经疾病 月经前综合征(PMS) / 194 痛经 / 196 月经不调 / 198 乳房疾病 乳腺纤维瘤 / 200 乳腺症 / 202 乳腺炎 / 203 乳晕炎、乳头炎 / 204 乳管内乳突瘤 / 205 内生殖器疾病 子宫肌瘤 / 206 子宫内膜异位症 / 208 子宫肌腺症 / 210 子宫下垂 / 212 子宫畸形 / 213 子宫颈息肉 / 214 子宫颈炎 / 215 子宫颈糜烂 / 216 子宫内膜炎 / 217 阴道炎 / 218 卵巢肿瘤 / 220 多囊性卵巢症 / 222 子宫附件炎 / 224 盆腔腹膜炎 / 225 外生殖器疾病 外阴道炎、外阴道溃疡 / 226 巴氏腺炎、巴氏腺脓肿 / 227 性病 艾滋病 / 228 9章 女性特有的四大癌症 乳癌―关爱乳房,别让“杀手”潜伏在身边 / 232 子宫颈癌―洁身自爱,别让美丽提早凋零 / 236 子宫内膜癌―控制体重,别让不孕噩梦找上你 / 240 卵巢癌―定时体检,别让年长成为致命威胁 / 244

精彩书摘

女性一生要经历不同时期和扮演不同角色,从青春期到更年期、从恋爱到婚姻、从发育到衰老、从妻子到妈妈……如果每个女性都能有一位专业的医生从旁指导,那么人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生活。在本书中,按照女性的生长时期分别介绍了女性的身体构造、对女性有重要意义的妇科检查、女性不可不知的避孕知识、怀孕与生产、更年期,以及各种身体烦恼、心理疾病、妇科疾病和女性癌症。不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症状和原因,还用轻松活泼的图解方式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日常护理、检查和治疗的办法。我们致力于让本书成为每个女性的私人医生。


《城市漫步:都市生存与生活美学指南》 简介: 在这座钢铁与霓虹交织的迷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孤独的探索者。从清晨被第一缕阳光穿透摩天大楼缝隙唤醒,到深夜沉浸在咖啡馆温暖的灯光下,我们不断地与这个快速变化的都市环境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城市漫步》并非一本冰冷的地图集或枯燥的城市规划手册,它是一本献给所有在现代都市中寻求锚点、渴望深度体验的居民的私人指南。它聚焦于“生活在其中”的艺术,而非仅仅是“居住于此”的现实。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城市不应是阻碍我们感受生活、阻碍我们与自我连接的巨大机器,它应该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画布,一个可以被我们用脚步、用好奇心、用敏感的心灵去重新绘制的场域。 第一部分:重塑你的街道——空间认知与微观探索 现代生活往往使我们习惯于“目标导向型移动”,即我们只关注起点和终点,而忽略了中间发生的一切。这种麻木感是城市疏离感的温床。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慢速城市观察”。我们教授的不是如何使用导航软件,而是如何关闭导航软件,仅仅凭借直觉和对环境符号的解读来行走。我们会探讨城市肌理的构成要素: 立面的语言: 建筑风格如何反映一个区域的历史沉淀?那些被遗忘的旧招牌、斑驳的墙皮、甚至不同时代留下的电线杆排列,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城市的故事。我们如何从一个店面的门把手上,读出经营者对“完美服务”的理解? 声音的景观学: 城市的声音是噪音的集合,还是交响乐?我们将区分高频的警报声、中频的交谈声、低频的地铁轰鸣声,并教授如何隔离干扰,捕捉那些代表“地方感”的特定声响——比如,特定街角贩卖热食的叫卖声,或某一公园里鸽群振翅的声音。 光影的剧场: 城市的光污染是严重的副作用,但同时也是艺术的源泉。学习如何在正午的烈日下寻找由遮阳棚投下的几何阴影,如何在傍晚时分,观察办公室窗口反射出的晚霞,并将这些瞬间捕捉为个人的冥想时刻。 气味地图的绘制: 气味是最直接连接记忆的通道。从面包房的酵母香,到雨后柏油路面散发的“土臭”(Petrichor),再到特定工业区特有的金属味道,本书鼓励读者绘制自己的“气味地图”,用嗅觉标记出安全区、舒适区与未知区。 第二部分:城市中的“第三空间”——社区的重建与连接 “第三空间”理论指的是家庭(第一空间)和工作场所(第二空间)之外,人们可以进行非正式社交、放松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高度私有化和数字化的都市生活中,这些空间的萎缩是社会粘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书深入剖析了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如何有意识地寻找并参与到这些“缓冲地带”: 旧书店的复兴与坚守: 不仅仅是购买书籍,而是探讨如何与书店老板建立联系,理解他们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我们提供了一份“不轻易打扰书店主人的交流守则”,鼓励建立基于共同兴趣的深度对话,而不是快速的买卖。 公共图书馆的潜能: 它们是真正免费的、面向所有阶层的知识殿堂。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图书馆的非正式学习资源,例如参与免费的工作坊、使用其研究资料,并将自己视为这个公共资源网络中的一个贡献者,而非仅仅是一个使用者。 邻里咖啡馆的“仪式感”: 为什么每天固定在同一家咖啡馆的同一个位置坐下,能带来稳定感?我们分析了这种微小的“日常仪式”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读者从“匿名顾客”转变为“熟悉的面孔”,从而建立初步的邻里认同。 社区花园与共享空间: 参与到城市中的垂直农场或小块公共绿地的维护中,是体验生命力和建立跨代交流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分享如何从零开始,在阳台或社区的公共区域,成功种植一株植物,从而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基本联系。 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离线生存术”——专注力与心理韧性 现代都市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信息过载和持续的“在线”状态。这种状态极大地侵蚀了个人的专注力和内心平静。 《城市漫步》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数字排毒”策略,帮助个体在不完全脱离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夺回对注意力的控制权: 通勤的“净化”时间: 许多人将通勤时间视为浪费,用手机填满。我们建议将通勤时间转化为“思维演练”或“无目的的观察期”。例如,规定一段固定的时间,只用眼睛观察窗外,不进行思考,不启动任何App。 “信息隔离区”的设置: 学习如何设置技术上的边界。例如,定义家中特定区域(如餐桌、卧室一角)为“无屏幕区”。探讨如何利用旧式工具(如纸质日程本、钢笔)来替代高频提醒的电子设备,以激活不同的认知通路。 应对城市焦虑的身体锚定法: 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常常体现在浅层呼吸和肌肉紧张中。本书引入了基础的“身体扫描”练习,特别是针对长时间久坐和走路姿势的调整。重点在于,这些练习必须能够在任何公共场合(如公交车上、排队时)悄无声息地完成。 城市中的“微探险”: 鼓励读者定期打破自己的行动路径。每周选择一条从未走过的街道,或进入一家从未光顾过的商店。这种人为制造的“可控的陌生感”,能有效刺激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对抗环境的单调性。 结语:成为城市的主人,而非过客 《城市漫步》最终的目标,是帮助读者从被动的城市承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生活设计者。它提供的不是一套既定的规则,而是一套激发你自身好奇心的工具箱。真正的城市美学,存在于你每一次驻足的瞬间、每一次有意识的选择、以及你对身边平凡事物所赋予的独特意义之中。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像一位人类学家那样审视你居住的丛林,最终,这座城市将不再是冷漠的背景,而是你生命中最丰富、最深刻的舞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温暖和关怀,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背景上,点缀着几笔淡雅的粉色和绿色插画,让人一看就觉得心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充实。内页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阅读起来眼睛很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上,它采用了清晰的大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即便是视力不太好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很多关键信息点都做了加粗和重点提示,查阅起来非常高效。我特别留意了目录部分,结构划分得非常科学和人性化,从基础的日常养生到针对特定阶段的调理建议,层层递进,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的。这本书的整体观感,非常像一位经验丰富、细心周到的老朋友,耐心地为你梳理着健康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教科书,而是一本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操指导的指南,让人从翻开它的第一刻起,就对未来的健康生活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书中的引言部分写得尤其动人,它没有直接谈论疾病,而是从“如何更优雅、更自信地度过每一天”这个角度切入,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来精读这本书的初期章节,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对“预防胜于治疗”这一理念的贯彻。作者似乎深谙现代女性在快节奏生活中的痛点,没有一味地渲染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来制造焦虑,而是非常积极地引导我们去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无压力的健康习惯。比如,书中关于“情绪与内分泌的微妙平衡”那一章,它没有用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波动,转化为可以被理解和管理的“能量流”。我尤其喜欢它推荐的那几套“五分钟冥想”练习,非常适合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到连我这个一向觉得“静坐”很困难的人都能坚持下来。此外,书中对饮食的建议也做得非常落地,它没有要求你完全戒掉所有爱吃的食物,而是教会你如何巧妙地进行“营养替代”和“黄金搭配”,这一点对于我这种热爱美食但又担心发胖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是那种非常理智而又充满女性智慧的表达,既有科学依据的支撑,又不失温柔的鼓励,读起来让人感觉踏实可靠,不是那种空泛的“心灵鸡汤”。

评分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心理韧性”的强调,这在很多侧重生理健康的读物中是常常被忽略的重点。作者清晰地阐述了,一个健康的身体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书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如何处理社交压力下的自我边界维护”,这一点对于现代职场女性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它提供的建议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空泛的“要学会拒绝”。比如,它建议了具体的措辞模板,教你如何在不伤害关系的前提下,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休息时间或个人空间。此外,书中对“自我关怀”的定义也十分全面,它不仅仅指泡澡或敷面膜,更是将定期的自我身体扫描(Body Scan)、感恩日记的书写,以及与身体对话纳入了日常实践的范畴。这种将心理建设与日常行为深度融合的理念,让整本书的层次感一下子提升了。它真正做到了教我们如何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塑造”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收获了一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更从容、更有掌控感的生活态度。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一些比较专业或敏感的健康话题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分寸感。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些特殊阶段,比如更年期的前兆管理。通常这类内容要么过于医学化,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保守,信息量不足。但这本书处理得恰到好处。它首先用图表清晰地列出了不同年龄段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然后立即跟进了一系列非药物干预的详细方案。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睡眠质量优化”的这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早睡”,而是深入分析了影响深度睡眠的卧室环境因素、睡前活动选择,甚至提到了不同材质床品的选择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分析得极其细致入微,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让我感觉作者真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健康顾问,而不是泛泛而谈的作者。书中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真实案例的分享(当然是匿名化的),这些“小故事”极大地增强了可信度和代入感,让人仿佛看到身边正在经历同样困扰的朋友,通过这些方法获得了改善,从而激发了自己去实践的动力。

评分

这本书的辅助材料设计堪称一绝,它远远超出了普通健康书籍的范畴。我发现书的后面附带了一个可撕下的“一月健康打卡计划表”,设计得非常精美,可以直接贴在冰箱上或者办公桌旁。这个打卡表的设计很聪明,它不是让你记录宏大的目标,而是分解成每日的小任务,比如“今天喝够八杯水”、“尝试一种新的深呼吸练习”、“记录一次心情的波动”。这种碎片化的记录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开始的心理门槛。另外,书中对各种常见食材的营养价值分析,也做得非常直观。它没有使用枯燥的表格,而是用“能量光环”或“营养雷达图”的形式来展示,比如一个苹果的图上会清晰地标出它在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方面的贡献占比,让人一目了然。这种视觉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对于那些对数字不敏感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整本书的布局逻辑非常流畅,就像是作者牵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走向更健康的生活状态,每翻过一章,都会有一种“我又学会了新技能”的成就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