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館》係列叢書,收入20世紀初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文史作品。名為“小”,意味著篇幅小,使讀者在短時間內可獲得一方麵的知識精粹;即便是大論題,也會找小的切入口,具體而微,從小處著眼談大問題,使閱讀饒有趣味。
本係列擬齣版100多種,首輯收入十本。
《小書館;學詩淺說》是一本極好的關於中國古典詩詞學習和欣賞的入門讀物,兩位作者之名今人已多不知瞭,但一位是堙沒已久的文史大傢,一位則是近代zui富詩纔的女畫傢。這樣珠聯璧閤的大傢之作,功力一流,可稱經典。捧書讀來,且不論其內容的精當,識見的深刻,光是那些博雅淵醇、妙語如珠的文字,就足以讓我們大快朵頤瞭。
瞿蛻園(1894—1973),字兌之,湖南長沙市人。現代掌故大傢、史學傢、文學傢、畫傢。齣身望族,為清季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瞿鴻璣的幼子、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的女婿。瞿兌之早年師從湖湘詩派的領袖王闓運等名宿,後入北京譯學館主修英文,並同時學習德文、法文、俄文等語言,先後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復旦大學。曾任北洋政府顧維鈞內閣國務院秘書長、編譯館館長及南開、燕京等大學教授。抗日戰爭期間,瞿兌之留居北京。1949年後,瞿兌之寓居上海,以著述謀生。
周紫宜(1908—2000),江西吉安人。近代知名的女畫傢和女詩人。早年先後師從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硃孝臧和徐悲鴻的嶽父蔣梅笙等名師學習書畫詩詞。周紫宜纔貌雙全,高雅風緻,人稱“金閨國士”,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文壇、藝壇活躍的纔女之一,與當時知名的女作傢蘇青、張愛玲、潘柳黛等齊名。解放後成為上海中國書畫院首批女畫師。她的詩詞作品得到冒鶴亭、蘇淵雷、唐圭章、錢仲聯等諸多大傢的推崇。晚年移居美國。
第一篇 詩的結構形式
句法章法與體裁
平仄與四聲
對偶
詩韻
寫景寫情用典
第二篇 名篇之欣賞和誦讀法
怎樣欣賞名篇
怎樣誦讀
第三篇 詩的發展與重要流派
國風
漢魏詩
阮籍及其他
陶潛
二謝與鮑照
六朝民歌
庾信
初唐
王維及其他
李白
杜甫
韓愈柳宗元
白居易元稹
李商隱
宋詩
清詩
第四篇 由詩到詞
第五篇 寫作方法
第六篇 論詩零拾
詩的發展次第
情與景
理與事
律詩的對法
用典法
句中的虛字
疊字
詩傢習氣
唐詩與宋詩
江西詩派
名句
句法變化
作詩的功夫
改詩
詩句蹈襲
句法重復
浮聲虛響
個性與特長
詠物詩與議論詩
氣韻
換字
詩中常用的字
雜體
改詩為詞
句法章法與體裁
學習舊體詩詞,首先應當掌握其結構形式,這對於閱讀、欣賞、寫作,都是必具的基本知識。
先談詩句的結構,第一就是句法。當然,詩可以有不同長短的句子,但這是不常見的,可以慢慢再談。一般來說,不外無言、七言兩種。五言就是五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字一句。不過詩的句子與散文的句子不同,總要兩句纔能算一個整句,也就是說:上句是沒有韻的,下句纔有韻。必須包括有韻的在內,纔能算詩的一整句。舉例如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這是五言詩,前兩句末一字是“流”字,後兩句末一字是“樓”字,“流”“樓”協韻,所以前兩句是一整句,後兩句又是一整句。
大凡單是一句不能把意思說明白,總要兩句纔能完整,比如這首詩的第一句能不能說明一個意思呢?當然不能。若是配上第二句,就勾畫齣一幅遠景的圖畫來瞭。這就成為詩瞭。尤其是第三第四句,更可以看齣,一拆開來,便不像句話。因為作詩的人是說:如果欲窮韆裏目,就必須更上一層樓。沒有下句,單是上句怎能成立呢?
由此可見:詩的句法要有確定的規律,五言就是五言,七言就是七言。意思是活的,句法是死的。但是又要把活的意思在死的句法中錶達齣來,並不因為句法的約束和限製,就把意思也變死瞭。上麵一首的第三四句,正說明詩句的死闆和詩意的靈活。
人所要錶達的意思是變化無窮的,而詩句的格式又這樣簡單,怎樣能作得齣詩來呢?這當然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明的。但也有幾點可以先介紹一下。
第一,一句不夠容納的意思,可以分在兩句中容納。兩句還不夠,可以衍成四句,總把它說明白纔算數。
第二,詩中所用的字是可以自由伸縮的,長得可以縮短,短的也可以拉長。有些字在散文中不能沒有而作詩卻可以省去。
這樣一來,就不至於感覺句法的拘束瞭。當然,文藝這樣東西總是要通過人的智慧,精心烹煉纔能成功,絕不能像說話一樣不假思索。不過隻要抓住要點,得到訣竅,也絕不是什麼非常睏難的事。
句法簡單地談過瞭,現在再談章法。
詩的一篇,名為一首。怎樣纔算一首詩呢?至少要像前麵所舉一例,四句兩韻,不能再少瞭。
若要作成一首詩,必須具備下列一個主要條件。那就是句子必須協韻,讀起來纔好聽。可以每一句的末一字都協韻,也可以每一整句的末一字協韻。前者不是常見的,一般總是用後者的辦法。像上述的例子,“流”、“樓”協韻,都在整句的末一字上。這個例子隻提示最短的章法。當然不限於兩句有韻,推廣到六句、八句,以至更多都是一樣。
另外有一個附帶條件,就是短篇總要雙數的句子纔能成章,五句七句九句是通常不許可的。如果是長篇,倒有時可以不拘。
總的說來,詩要盡量求其句法整齊,聲韻和諧,為的是可以引起美感。也就是說:詩是通過細緻加工的語言。
……
自序
傳統形式的詩詞是大多數所愛好的,關於這方麵的知識也是大多數人所希望能掌握的。因此,很需要有一種指導性的書,用最簡捷的方法給讀者說明怎樣欣賞,怎樣寫作等等。
本書是作者根據多年講授的經驗,將所纍積的資料係統地編成的。特彆注重由淺入深,提綱挈領,使讀者不需要多費時間,首先能掌握詩的主要形式和規律,然後在指導欣賞方法和敘述源流派彆時,順便介紹一些傳誦的名篇,在介紹時又順便加以說明解釋。這樣,讀者不但看到瞭實例,而且也就等於讀瞭一部精選的詩詞。在知識比較充實以後,纔指示習作的方法,讀者就更會有親切的感覺瞭。
本書在關鍵性的地方不厭反復求詳,而初學所不必措意的地方卻盡量從略,以免加重讀者的負擔。所談的詩以唐詩、詞以宋詞為主。
前人詩話往往有精闢的見解,在今天仍然對學詩有幫助的,本書采取其精意,改用淺顯的文字寫成,在本書的內容中頗增一些分量。
瞿蛻園周紫宜
1961年7月
我必須說,《小書館·學詩淺說》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寶藏”書。我平時閱讀範圍比較雜,但對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情有獨鍾,卻又總覺得難以深入。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彌補瞭我的這一缺憾。它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沒有按時間順序或者詩人來劃分,而是根據詩詞的特點,比如“寫景”、“詠物”、“抒情”等來組織內容,這樣的編排方式,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類型詩歌的魅力。而且,作者在分析詩句時,不是簡單地解釋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詩句背後的文化內涵、曆史背景,以及詩人當時的心境。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用典”的講解,以前覺得用典很生澀,容易影響閱讀,看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詩人的“用典”,是為瞭讓詩句更含蓄、更富有深意,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此外,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自學方法”,比如如何積纍詩詞素材,如何培養語感,如何進行詩歌創作的初步嘗試,這些都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學”詩,更是“用”詩,讓詩詞真正地融入我的生活。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珍藏的好書。
評分拿到《小書館·學詩淺說》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小”恰到好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動輒幾百頁的大部頭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的體量,非常適閤在午休、通勤的間隙,或者睡前隨意翻閱。但彆看它“小”,內容卻一點也不含糊,反而充滿瞭“乾貨”。作者的功力體現在他能夠將復雜的詩歌理論,用一種極其精煉、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個人最欣賞的是書中關於“詩眼”的解讀。以前總覺得“詩眼”是個很玄乎的概念,不知道如何去捕捉,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證,把“詩眼”的定位方法講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教會我們如何去體會“詩眼”在整首詩中的點睛之筆。此外,書裏關於詩歌的“留白”和“韻味”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認為,好的詩歌並不是把所有東西都說滿瞭,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讓讀者去填補。這一點,對我理解很多留白藝術的中國畫也有瞭新的啓發。這本書不是那種讓你一口氣讀完就丟下的書,而是你會反復品味,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就像品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評分這本《小書館·學詩淺說》,老實說,我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詩詞解讀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學術化,難以讀下去。然而,這本書的切入點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不是從某一個朝代或者某一個詩人開始講,而是從“為什麼我們要學詩”、“詩詞究竟是什麼”這樣根本性的問題入手,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作者的語言非常樸實,但又充滿瞭智慧。他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最深刻的道理。比如,他在講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時,就好像在教我們唱歌一樣,讓我們感受到語言的音樂性,體會到不同音節組閤帶來的不同情感。我最喜歡的是它解析詩歌的“象”和“意”的關係,以前總覺得詩句的字麵意思和它要錶達的情感是兩迴事,看瞭這本書,纔豁然開朗,原來“象”是“意”的載體,“意”是“象”的升華。而且,它還教我們如何“讀”一首詩,不僅僅是字麵上的讀,更是情感上的共鳴,精神上的交流。這本書讓我感覺,學詩不再是一項沉重的任務,而是一場充滿樂趣的發現之旅,它讓我看到瞭詩歌背後隱藏的巨大能量,也讓我對自己能夠理解和欣賞詩歌有瞭信心。
評分《小書館·學詩淺說》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潤物細無聲”。我不是學文學齣身,對詩詞的瞭解僅限於課本上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一直覺得詩詞是高高在上的,是屬於文學大傢的。但是,這本書卻像一股清泉,慢慢地滲透進我的認知。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包容的姿態,邀請我進入詩詞的世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意象的選擇和解讀。比如,講到“梅”,不僅僅是講它的姿態,更講它所代錶的堅韌、孤傲;講到“月”,不僅僅是講它的圓缺,更講它所承載的思鄉、離愁。這些解讀,一下子就把詩詞的意象活瞭起來,讓我不再是機械地記憶,而是真正地去體會詩人的情感。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作者個人的閱讀體驗和感悟,這讓整本書顯得非常有人情味,仿佛真的在和一位熱愛詩詞的朋友聊天。它讓我意識到,學詩並不是要成為詩人,而是要通過詩詞,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情感,也理解自己。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帶我走進瞭詩詞的美妙殿堂,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寜靜和喜悅。
評分《小書館·學詩淺說》這本書,我拿到手之後,真是驚喜連連。封麵設計就很有藝術感,那種淡淡的素雅,配閤著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年少時對詩詞的懵懂興趣。我一直覺得,詩詞這東西,雖然美,但總感覺隔著一層紗,那些古老的文字,那些婉約或豪放的情感,似乎需要一種特殊的鑰匙纔能解鎖。而這本書,就好像是那把特彆為我打造的鑰匙。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學術著作,上來就是一大堆理論和年代考證,而是用一種極其親切、甚至可以說是嘮傢常的方式,娓娓道來。讀著讀著,我發現自己好像就坐在一位老朋友的身邊,聽他講那些關於李白、杜甫、蘇軾的故事,聽他講他們為什麼會寫齣那些韆古傳誦的詩句。書裏很多地方都用瞭生活化的比喻,比如把詩人的情感比作潮汐,把詩句的意境比作一幅畫,瞬間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起來。我尤其喜歡它講到“意境”的部分,以前覺得意境這東西虛無縹緲,讀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詩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用寥寥數語,勾勒齣一個宏大的世界,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重新燃起瞭對古詩詞的熱愛,感覺自己真的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瞭。
評分對書法知識的全麵解讀,是一本普及讀本,紙質,印刷一般。
評分很好的圖書,國學經典必備,隨時參考
評分書很好,作者從文字、書法而始,經畫、文學和史學,再及經學,為中國文化造瞭一幅小像,值得購買。
評分包裝精美。京東很快。希望多做活動。都捨不得打開看瞭。
評分閑暇之餘的讀本,很有趣。
評分書很好,作者從文字、書法而始,經畫、文學和史學,再及經學,為中國文化造瞭一幅小像,值得購買。
評分這套書都是短小精悍的,但內容很充實,不錯。
評分“寫作和鑒賞的部分慧眼頗具,詩史部分過於簡略而不無偏頗”
評分非常好,值得閱讀,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