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史》是西方世界经典、有影响的一本艺术通史。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不断修订再版,已达八次之多。本书以人类文明发展为基础,阐述上至史前、下至当代的世界艺术史长流。深刻的见解、流畅的行文、极具启发性的观点,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丰富的资料收集整理使得本书自出版之日起便享誉世界。本书介绍内容涵盖艺术的各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以及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等内容均有涉及。与一般艺术通史的西方中心主义写作不同,书中给了亚洲、美洲、非洲艺术以极多的笔墨,真正体现出了完整的“世界史”视角。
  作为《世界艺术史》的新版本(第七修订版),本书作者对非洲艺术、女性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等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与扩充,并增加图片近百幅。作为一本享誉西方世界的经典艺术通史,本书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艺术爱好者阅读,而且也非常适合作为家庭藏书。
  在过去的1/4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时间里,这本艺术史的力作一直是探寻人类艺术遗产的经典读本。从旧石器时代的过去到数字化的当下,每一块大陆、每一种文化都被涵盖,《世界艺术史(第7版修订本)》清晰的表达以及不偏不倚的论述,如同展开了一幅广阔史诗般的画卷,纤毫毕现。在本次第7版修订本里,当代艺术史家迈克尔·阿切尔详细叙述了过去20年的当代艺术,娓娓道来,真实地勾勒出我们文化史的新进展。
  《世界艺术史(第7版修订本)》配有1459幅插图,其中包括714幅彩图,20幅地图,123幅图表以及22张时间表。
  书中所选内容均为具历史意义时期的艺术作品,按照经纬划分章节,从建筑、雕塑、绘画、摄影等领域甄选出众具历史背景的作品供读者博览。更分享了同时代不同大师风格迥异的作品,让身临其境的你体会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
  通读《世界艺术史(第7版修订本)》,你可以恰切的感受世界艺术史的绚烂以及历史的变迁,真实的体会那些被历史遗留下的美好。
  修·昂纳 (Hugh Honour),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艺术史家之一。
  约翰·弗莱明(JohnFleming),资深出版人,于2001年离世,曾编辑著名的鹈鹕“风格与文明”系列丛书。修·昂纳与约翰·弗莱明二人在建筑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曾一起编纂了企鹅出版社《建筑与景观辞典》。本书现当代艺术部分的撰写者米歇尔·阿切尔则是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学者,于牛津大学罗斯金绘画与艺术学院任教。
前言
导论
艺术作为一种工艺
建筑体系
雕塑技巧与媒材
绘画技巧材料
版画制作
摄影
图像表现
透视法
色彩
风格与个别表现
背景:功能与意义
形象的力量
女性艺术家
艺术史
第一部 艺术的基础
第一章
史前时代
猎人的艺术
洞窟艺术
中石器时代的艺术
农人的艺术
加泰土丘: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市镇
新石器时代建筑
巨石栏
第二章早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
阿卡德艺术
吉库拉塔式建筑
古迪亚的梦想
巴比伦
印度河流域
古埃及
王朝前的时代
早期王朝时代
古王国的建筑
古埃及金字塔文
古王国的雕塑与绘画
中王国
爱琴海文化
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与希腊本土文明
荷马的世界
中国
商朝
第三章 横贯大陆的发展
赫梯人
铁的发现
古埃及新王国
图特摩斯教诲其首相
哈特谢普苏特:古埃及的女人
新王国建筑
埃赫纳吞
拉美西斯的艺术
亚述与巴比伦
叙事性浮雕
巴比伦
伊朗
阿契美尼德艺术
波斯波利斯
中国周朝
美洲
奥尔梅克
秘鲁
查文废墟:古代秘鲁的宗教与社会
非洲:诺克文化
第二部 艺术与世界宗教
第三部 宗教与非宗教艺术
第四部 现代世界的形成
第五部 20世纪的艺术
名词释义
建议阅读书目
图片版权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大概是“沉浸式体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尽管内容极其专业,但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最晦涩的理论变得可以触摸和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论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时,那种既尊重史实又富有想象力的叙事方式。他似乎在努力复活那些已逝的创作者的思考过程,让我们得以一窥他们面对材料、面对时代困境时的挣扎与突破。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档案汇编,它充满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同情和赞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走过博物馆时看到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了更深的敬意,因为我知道了它们背后那漫长而曲折的文化血脉。它成功地将艺术从孤立的“作品”概念中解放出来,置于广阔的人类文明背景中进行考察,使人不禁反思自身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位置。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摆在我面前,沉甸甸的,光是翻开扉页就已经能感受到它承载的巨大信息量。我抱着朝圣般的心情开始阅读,期待着能在这浩瀚的艺术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初读之下,我的感受更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展览馆前,导览员用极其详尽的语言为我勾勒出从史前洞穴壁画到当代装置艺术的宏大图景。叙事的节奏感把握得相当精准,它不像那种堆砌史实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娓娓道来的老教授,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潮串联起来,让人惊叹于人类审美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螺旋上升中不断演变和重塑的。尤其是一些对特定艺术流派内部细微差别的剖析,那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那种感觉是,你以为你了解了文艺复兴的辉煌,但作者总能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隐藏在那些光芒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哲学基础。读完某个章节后,常常需要合上书本,静坐良久,消化那些复杂的图像学知识和复杂的历史背景,真正体会到艺术的“重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智力挑战,它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速食”读物。我尝试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结果发现根本无法集中精力,那些复杂的名词和严密的逻辑链条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才能被有效吸收。它对读者的前提知识要求不低,虽然作者努力在普及基础,但很多时候,你必须对古典时期的神话体系、中世纪的宗教符号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跟上作者的思路。我尤其欣赏它处理跨文化交流时的细腻笔触,比如伊斯兰艺术对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影响,那种清晰的因果关系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不过,对于纯粹的艺术爱好者,而非专业研究者而言,部分关于媒介技术革新的论述可能会略显枯燥,充满了术语,需要反复回溯才能理解其深层意涵。整体感觉,这是一本需要被“征服”的书,而不是一本主动“取悦”读者的书,它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高标准的学术要求上。
评分我是一个视觉导向的读者,我对艺术书籍的期望首先是精美的图版和清晰的图注,而这本的配图策略让我感到既欣慰又略有遗憾。欣慰之处在于,作者在选择展示哪些作品时,明显经过了深思熟虑,许多关键作品的局部特写和对比图极其到位,它们不是简单的插图,而是论证的有力证据。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篇幅和装帧的限制,某些极具震撼力的宏伟作品的呈现效果,总觉得在线性阅读的过程中少了一丝冲击力。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反向”阅读欲望——每读到一个新的艺术运动,我都要立刻暂停,打开电脑去搜索原图或高分辨率的图像,以弥补纸面上的不足。这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互动方式,书本引导我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数字探索空间。它激发了我对细节的关注,迫使我不再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性问题上去。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历史”这一概念本身的反思和重构。它并没有把艺术史写成一条单一直线的进步史,而是充满了断裂、回归与地域性的相互渗透。在阅读到全球化视角下的当代艺术章节时,我深切感受到作者试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努力,这种论述的勇气和广度是令人敬佩的。它挑战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经典”的既有认知,比如,它会用大量的篇幅去探讨那些长期被主流史学边缘化的艺术形式,并赋予它们应有的地位。这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变得非常颠覆性,仿佛是打碎了固有的框架,然后用更复杂的积木重新搭建世界艺术的全貌。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对艺术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某一两个大师或流派,而是将其视为人类集体潜意识和文明进程的复杂投影。这种思想的启迪,远超出了单纯的艺术知识积累。
评分包装严实,发货快,优惠买还算合适的,希望京东图书真正惠及读者,内容不错印刷好。。。
评分快递及时 包装尚可 产品满意
评分比想象中要大 哈哈哈 质量很好的书!
评分印刷清晰,值得购买,写5位艺术家的创作故事的
评分赶上有活动买价格还是很合适的,毕竟这是经典的著作,非常满意!
评分个人还是挺喜欢的,不错
评分赶上有活动买价格还是很合适的,毕竟这是经典的著作,非常满意!
评分东西非常好,包装完美!很喜欢
评分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外表看着美观大气上档次。一直信任京东。质量不错,送货很快,服务很好! 太漂亮,大气,档次高,超喜欢。 货比三家,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宝贝收到了,非常喜欢,质量很好,卖家热情,物流给力,非常愉快的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