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孕怎麼辦》是一本關於不孕不育醫學知識的科普讀物。全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全麵細緻地介紹瞭不孕不育的生理基礎,解讀瞭各種檢查和治療方式,以及從中醫方麵如何培育妊娠體質。
作者簡介
鹽榖雅英,醫學博士,1985年畢業於日本島根醫科大學,同年進入京都大學婦産科,開始從事不孕治療的臨床和基礎研究。1994年獲得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學位。2000年3月起,先後在神戶市及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成立瞭3所英醫院生殖中心。現任日本英醫院及美國英醫院生殖中心董事長。2011年被日本最大報刊《讀賣新聞》評比為日本試管嬰兒成功率第一。曆任日本IVF學會理事、日本生殖再生醫學會及日本哺乳動物卵子學會評議員、兵庫縣産婦人科學會委員。著書《想要寶寶的人》《不孕治療指南》等。
邵輝,醫學博士,1984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1992年獲得日本大阪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其標誌性研究成果Shawkea T-1對不孕不育治療效果顯著。現任國際(日本)中醫學振興會主席、日本子寶心理谘詢學會主席、日本最大媒體NHK及朝日文化等主流媒體專任健康養生學講師、英醫院生殖中心特邀疑難病漢方顧問、美國英醫院生殖中心董事、日本産業醫科大學講師、日本《增強健康》雜誌主編等職。著書《解毒革命》《4000年健康法》《颳痧美容》《針灸臨床治療法集》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這是一部優秀的醫學科普讀物。從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到生殖生理,從不育檢查到“試管嬰兒”,全麵細膩,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引人入勝。無論對不育夫婦、抑或健康男女,都會獲得裨益。
我主張“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不育是常見問題,也要早診斷、早治療,纔會有好結果。謹以此錶達我對作者的敬意和對讀者的祝願。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郎景和
★同為活躍於不孕不育醫療和生殖醫學技術一綫的一員,我有幸與享譽日本的兩位醫學博士結緣,相信有兩位博士的這本閤著與您和您的傢人相伴,真的會有助您迅速告彆求子的長夜,迎來天使降臨的曙光!
北京婦産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
——馬延敏
★《不孕怎麼辦》是一部雅俗共賞的科普性閤著,為不孕不育者指明瞭一條實現“快孕”的便捷之路。鹽榖雅英先生多年從事不孕癥治療,能夠洞察不孕癥結,為迷茫、痛苦、無助的不孕不育者指點迷津;邵輝先生則從改善卵細胞“原動力”入手,讓不孕癥治療的“無米巧婦”可以做“有米之炊”。被不孕不育睏擾著的朋友們,讓兩位博士引領你發現並迎接新的生命吧!
上海紅房子醫院生殖中心副主任醫師
——董曦
目錄
第一章 或許這就是不孕不育 / 001
備孕媽媽的疑慮 / 002
月經問題 / 002
婦科問題 / 004
女性日常問題 / 006
男性問題 / 008
男女共同的問題 / 010
和懷孕有關的身體結構 / 012
卵子與女性身體結構 / 012
精子與男性身體結構 / 014
懷孕機理/ 016
月經與排卵 / 016
從排卵、受精到著床 /018
激素與受孕的關係 / 020
※知識庫1 卵巢與卵子的老化 / 022
製作基礎體溫錶 / 024
基礎體溫的測量方法 / 024
基礎體溫錶的查看方法 / 026
選擇最佳受孕時間 / 030
預測排卵日 / 030
在受孕率高的日期進行性生活 / 032
什麼是不孕不育 / 034
※知識庫2 白帶(頸管黏液) / 036
第二章 接受不孕不育檢查/037
檢查前的準備/ 038
女性的初診 / 040
問診 / 040
內診 / 041
超聲波檢查 / 041
女性的基本檢查 /042
超聲波檢查 / 044
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 / 046
通水或通氣檢查 / 048
子宮鏡檢查 / 049
頸管黏液檢查 / 050
性交後頸管黏液檢查 / 051
抗精子抗體檢查 / 052
衣原體抗原檢查 抗衣原體抗體檢查 / 053
血液-激素檢查 / 054
女性的精密檢查 / 056
腹腔鏡檢查 / 056
激素負荷檢查 / 057
染色體檢查 / 057
MRI檢查 / 057
男性的初診 / 058
問診、精液檢查 / 058
男性的基本檢查 / 060
睾丸的視診和觸診 / 060
超聲波檢查 / 061
血液-激素檢查 / 061
男性的精密檢查 / 061
睾丸活檢 / 062
精管精囊造影檢查 / 062
其他檢查 / 062
第三章 不孕不育治療的概要和基礎知識/ 063
當真的確定“不孕”瞭 / 064
醫學診斷不孕癥的主要原因 / 068
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 070
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 072
不孕治療的兩種方法:常規治療與精密治療 / 074
※知識庫3 治療中的壓力應對法 / 078
第四章 不孕的常規治療 / 080
時機受孕法 / 081
根據癥狀選擇治療方法 / 083
女性原因1:排卵障礙 / 083
女性原因2:輸卵管障礙 / 089
女性原因3:著床障礙 / 093
女性原因4:性行為障礙 / 099
女性其他原因 / 101
※知識庫4 習慣性流産(不育) / 105
男性原因1:造精功能障礙 / 107
男性原因2:精路通過障礙 / 113
男性原因3:性功能障礙 / 117
針對不明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的治療方法 / 121
人工授精 / 123
※知識庫5 供精人工授精(AID) / 127
第五章 精密治療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 128
體外受精和顯微授精 / 129
體外受精和顯微授精的流程 / 134
其他精密治療/ 149
關於精密治療的疑問 / 152
第六章 要想生個好寶寶,先要有好的卵子和精子/ 156
女性年齡增長所帶來的卵巢機能的衰弱與卵子質量的下降 / 157
改善飲食生活 / 159
改變生活習慣 / 162
重新審視兩人的夫妻生活 / 166
中醫傳統治療手段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培育易孕體質 / 170
消除虛寒癥狀,平衡激素分泌的溫灸療法 / 171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內膜的颳痧方法 / 176
颳痧時,附以鬆節精油能取得進一步療效 / 179
口服液(Shawkea T-1)能提高卵子質量、培育易孕體質 / 181
其他培育易孕體質的方法——少吃糖與斷食療法 /186
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母性意識,激發母愛 / 187
參考文獻/ 189
前言/序言
這是一本關於不孕不育醫學知識的科普讀物。本書的兩位作者分彆為日本生殖醫學界的領軍人物、英醫院生殖醫療中心的鹽榖雅英博士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後長期在日本從事中醫藥健康養生理論指導的邵輝博士。由於日本高齡不孕者較多,兩位博士在體外受精治療及運用中西醫結閤方法養護卵子方麵做瞭大量深入細緻的研究工作。他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國婦科醫學及生殖輔助醫學也有許多啓發和幫助。該書通俗易懂,並配以大量生動有趣的插圖,把從懷孕機理到不孕治療的各個環節一一做瞭介紹,無疑會讓廣大備孕婦女及其傢庭深受教益。
我曾經說過:“一個傢庭對孩子的期待,遠遠大於對疾病治愈的期待,我願意和她們一起麵對睏難。”在為人類解除病痛及帶給大傢健康的治療理念方麵,各國醫務工作者的目標是一緻的,無國界的。因此,我希望各國專傢能夠聯手緻力於不孕不育的研究與治療,進一步增進國際間醫學研究的交流與閤作,大傢互相取長補短,相互藉鑒,共同麵對難以剋服的醫學難題,為眾多的因為不能生育而陷入睏境與絕望的傢庭帶來希望的曙光!
喬 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生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4年9月
探索與超越:現代生活中的壓力管理與心靈療愈 圖書名稱: 探索與超越:現代生活中的壓力管理與心靈療愈 作者: 心理健康專傢及資深谘詢師團隊 --- 引言:喧囂中的靜默迴響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快”字定義的新時代。信息如潮水般湧來,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個人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似乎越來越寬。在這個高強度運轉的社會機器中,焦慮、疲憊、迷茫,這些曾被視為少數人纔會麵對的“情緒黑洞”,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侵蝕著每一個普通人的內心健康。本書並非提供簡單的“速效解藥”,而是旨在成為一本陪伴讀者深入自我、理解壓力本質、並最終掌握情緒主動權的生活指南。 我們深知,現代人的睏境往往是多維度的——工作中的瓶頸、人際關係的復雜、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自我價值感的不斷被挑戰。因此,《探索與超越》從心理學、神經科學、社會學和東方哲學等多個維度汲取智慧,構建瞭一個全麵且可操作的“心靈自救係統”。 --- 第一部分:壓力之源的解構——看清看不見的束縛 在尋求解決之道前,我們必須精確地定位問題的根源。本部分將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深度自我探查,揭示那些潛藏在日常行為之下的壓力驅動力。 1. 現代壓力光譜:從急性應激到慢性耗竭 我們詳細區分瞭不同類型的壓力:例如,突然的工作變動帶來的“急性應激”,以及長期處於低滿意度工作環境下的“慢性壓力”。我們將探討皮質醇(壓力荷爾濛)如何持續影響身體機能,並提供工具來識彆自己正處於壓力光譜的哪個位置。 2. 認知陷阱的羅網:那些自我設限的思維模式 許多壓力來源於我們對事件的“解讀”,而非事件本身。本章聚焦於常見的認知扭麯,例如“災難化思維”、“非黑即白”的絕對化思考,以及“應該”句式的自我綁架。通過案例分析,讀者將學會如何捕捉這些瞬間閃現的負麵想法,並對其進行理性的“質詢”。 3. 社會比較與“完美主義”的陷阱 社交媒體時代,比較成為一種新的常態。我們深入剖析瞭社會比較理論如何影響個體的自尊心,以及根深蒂固的完美主義如何成為通往自我實現的最大障礙。如何建立“足夠好”的標準,而非苛求“完美”,是本章的核心議題。 4. 邊界感的缺失:被透支的能量 現代生活模糊瞭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本書將闡述“拒絕的藝術”和“個人能量預算”的概念。我們邀請讀者重新審視自己在親密關係、職場協作中,是否過度付齣瞭自己的時間、精力,而忽略瞭自我需求的設置。 --- 第二部分:心靈工具箱的構建——即時安撫與長期重塑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實操核心,提供瞭從短期快速穩定情緒到長期建立心理韌性的係統方法。 1. 呼吸與身體的對話:即時鎮靜技術 我們介紹瞭基於科學驗證的正念呼吸法、4-7-8呼吸技巧,以及漸進式肌肉放鬆法。這些技術旨在迅速激活副交感神經係統,在焦慮高峰期提供一個“緊急製動”。 2. 情緒的命名與接納:從對抗到共存 心理學研究錶明,簡單地“命名”一種情緒(如:“我現在感到強烈的嫉妒”),就能顯著降低其強度。本章引導讀者區分“感受”與“身份”,學習如何像觀察者一樣,不加評判地“看見”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吞噬”。 3. 行為激活:從小行動中找迴掌控感 麵對巨大的壓力時,人常常陷入“無力感”的癱瘓。本書提齣“行為激活”策略,即通過製定極小、易於實現的日常任務(如:散步十分鍾、整理一個抽屜),逐步重建行動的信心和對生活的掌控感。 4. 認知重評:將挑戰轉化為成長的燃料 這是高級的思維訓練。我們探討如何應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對既有的負麵事件進行“意義重塑”。例如,將“一次失敗的經曆”重新解讀為“一次昂貴的學習機會”。書中提供瞭詳盡的“重評練習模闆”。 --- 第三部分:構建堅韌的內在堡壘——長期幸福感的基石 真正的安寜並非外界環境的完美,而是內在係統的穩固。《第三部分》關注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抵禦未來風暴的心理結構。 1. 睡眠科學與壓力修復:深度休息的策略 我們深入探討瞭睡眠質量與情緒調節之間的生物學聯係。提供“睡眠衛生”的最佳實踐,並介紹如何利用晚間例行程序(如睡前冥想、環境設置)來優化身體的自然修復機製。 2. 價值驅動的生活:重新校準人生指南針 許多人感到壓力巨大,是因為他們的日常行為偏離瞭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本章指導讀者清晰地界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如:真誠、創造力、傢庭),並教授如何用這些價值作為決策的過濾器,從而減少“不值得感”的消耗。 3. 培養人際支持網絡:高質量連接的力量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孤立是壓力的放大器。我們分析瞭支持性關係的關鍵特徵,並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教導讀者如何在脆弱時安全地尋求幫助,以及如何有效迴應他人的求助,從而建立起相互滋養的社會聯結。 4. 恢復力的培養:從逆境中學習韌性 韌性(Resilience)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通過練習獲得的技能。通過分析從曆史到日常生活中展現齣的韌性案例,讀者將學習到如何從挫摺中提取經驗教訓,將“創傷”轉化為“成長的印記”。 --- 結語:你的心靈,你做主 《探索與超越》的核心信息是:盡管我們無法控製外部世界的風雨,但我們永遠擁有管理自己內心世界的權力。這本書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張地圖,指引你探索自己內在的廣闊疆域。通過持續的練習、自我覺察和溫柔的自我關懷,你將不僅能管理壓力,更能將生活的挑戰轉化為超越自我的契機,最終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持久而寜靜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