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不孕怎么办》是一本关于不孕不育医学知识的科普读物。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不孕不育的生理基础,解读了各种检查和治疗方式,以及从中医方面如何培育妊娠体质。
作者简介
盐谷雅英,医学博士,1985年毕业于日本岛根医科大学,同年进入京都大学妇产科,开始从事不孕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994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起,先后在神户市及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成立了3所英医院生殖中心。现任日本英医院及美国英医院生殖中心董事长。2011年被日本最大报刊《读卖新闻》评比为日本试管婴儿成功率第一。历任日本IVF学会理事、日本生殖再生医学会及日本哺乳动物卵子学会评议员、兵库县产妇人科学会委员。著书《想要宝宝的人》《不孕治疗指南》等。
邵辉,医学博士,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92年获得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其标志性研究成果Shawkea T-1对不孕不育治疗效果显著。现任国际(日本)中医学振兴会主席、日本子宝心理咨询学会主席、日本最大媒体NHK及朝日文化等主流媒体专任健康养生学讲师、英医院生殖中心特邀疑难病汉方顾问、美国英医院生殖中心董事、日本产业医科大学讲师、日本《增强健康》杂志主编等职。著书《解毒革命》《4000年健康法》《刮痧美容》《针灸临床治疗法集》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是一部优秀的医学科普读物。从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到生殖生理,从不育检查到“试管婴儿”,全面细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无论对不育夫妇、抑或健康男女,都会获得裨益。
我主张“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不育是常见问题,也要早诊断、早治疗,才会有好结果。谨以此表达我对作者的敬意和对读者的祝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郎景和
★同为活跃于不孕不育医疗和生殖医学技术一线的一员,我有幸与享誉日本的两位医学博士结缘,相信有两位博士的这本合著与您和您的家人相伴,真的会有助您迅速告别求子的长夜,迎来天使降临的曙光!
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延敏
★《不孕怎么办》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科普性合著,为不孕不育者指明了一条实现“快孕”的便捷之路。盐谷雅英先生多年从事不孕症治疗,能够洞察不孕症结,为迷茫、痛苦、无助的不孕不育者指点迷津;邵辉先生则从改善卵细胞“原动力”入手,让不孕症治疗的“无米巧妇”可以做“有米之炊”。被不孕不育困扰着的朋友们,让两位博士引领你发现并迎接新的生命吧!
上海红房子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
——董曦
目录
第一章 或许这就是不孕不育 / 001
备孕妈妈的疑虑 / 002
月经问题 / 002
妇科问题 / 004
女性日常问题 / 006
男性问题 / 008
男女共同的问题 / 010
和怀孕有关的身体结构 / 012
卵子与女性身体结构 / 012
精子与男性身体结构 / 014
怀孕机理/ 016
月经与排卵 / 016
从排卵、受精到着床 /018
激素与受孕的关系 / 020
※知识库1 卵巢与卵子的老化 / 022
制作基础体温表 / 024
基础体温的测量方法 / 024
基础体温表的查看方法 / 026
选择最佳受孕时间 / 030
预测排卵日 / 030
在受孕率高的日期进行性生活 / 032
什么是不孕不育 / 034
※知识库2 白带(颈管黏液) / 036
第二章 接受不孕不育检查/037
检查前的准备/ 038
女性的初诊 / 040
问诊 / 040
内诊 / 041
超声波检查 / 041
女性的基本检查 /042
超声波检查 / 044
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 046
通水或通气检查 / 048
子宫镜检查 / 049
颈管黏液检查 / 050
性交后颈管黏液检查 / 051
抗精子抗体检查 / 052
衣原体抗原检查 抗衣原体抗体检查 / 053
血液-激素检查 / 054
女性的精密检查 / 056
腹腔镜检查 / 056
激素负荷检查 / 057
染色体检查 / 057
MRI检查 / 057
男性的初诊 / 058
问诊、精液检查 / 058
男性的基本检查 / 060
睾丸的视诊和触诊 / 060
超声波检查 / 061
血液-激素检查 / 061
男性的精密检查 / 061
睾丸活检 / 062
精管精囊造影检查 / 062
其他检查 / 062
第三章 不孕不育治疗的概要和基础知识/ 063
当真的确定“不孕”了 / 064
医学诊断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 068
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 070
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 072
不孕治疗的两种方法:常规治疗与精密治疗 / 074
※知识库3 治疗中的压力应对法 / 078
第四章 不孕的常规治疗 / 080
时机受孕法 / 081
根据症状选择治疗方法 / 083
女性原因1:排卵障碍 / 083
女性原因2:输卵管障碍 / 089
女性原因3:着床障碍 / 093
女性原因4:性行为障碍 / 099
女性其他原因 / 101
※知识库4 习惯性流产(不育) / 105
男性原因1:造精功能障碍 / 107
男性原因2:精路通过障碍 / 113
男性原因3:性功能障碍 / 117
针对不明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 / 121
人工授精 / 123
※知识库5 供精人工授精(AID) / 127
第五章 精密治疗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 128
体外受精和显微授精 / 129
体外受精和显微授精的流程 / 134
其他精密治疗/ 149
关于精密治疗的疑问 / 152
第六章 要想生个好宝宝,先要有好的卵子和精子/ 156
女性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卵巢机能的衰弱与卵子质量的下降 / 157
改善饮食生活 / 159
改变生活习惯 / 162
重新审视两人的夫妻生活 / 166
中医传统治疗手段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培育易孕体质 / 170
消除虚寒症状,平衡激素分泌的温灸疗法 / 171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内膜的刮痧方法 / 176
刮痧时,附以松节精油能取得进一步疗效 / 179
口服液(Shawkea T-1)能提高卵子质量、培育易孕体质 / 181
其他培育易孕体质的方法——少吃糖与断食疗法 /186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母性意识,激发母爱 / 187
参考文献/ 189
前言/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不孕不育医学知识的科普读物。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为日本生殖医学界的领军人物、英医院生殖医疗中心的盐谷雅英博士和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后长期在日本从事中医药健康养生理论指导的邵辉博士。由于日本高龄不孕者较多,两位博士在体外受精治疗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养护卵子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妇科医学及生殖辅助医学也有许多启发和帮助。该书通俗易懂,并配以大量生动有趣的插图,把从怀孕机理到不孕治疗的各个环节一一做了介绍,无疑会让广大备孕妇女及其家庭深受教益。
我曾经说过:“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远远大于对疾病治愈的期待,我愿意和她们一起面对困难。”在为人类解除病痛及带给大家健康的治疗理念方面,各国医务工作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无国界的。因此,我希望各国专家能够联手致力于不孕不育的研究与治疗,进一步增进国际间医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大家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面对难以克服的医学难题,为众多的因为不能生育而陷入困境与绝望的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乔 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生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9月
探索与超越: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管理与心灵疗愈 图书名称: 探索与超越: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管理与心灵疗愈 作者: 心理健康专家及资深咨询师团队 --- 引言:喧嚣中的静默回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快”字定义的新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个人期待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似乎越来越宽。在这个高强度运转的社会机器中,焦虑、疲惫、迷茫,这些曾被视为少数人才会面对的“情绪黑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侵蚀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健康。本书并非提供简单的“速效解药”,而是旨在成为一本陪伴读者深入自我、理解压力本质、并最终掌握情绪主动权的生活指南。 我们深知,现代人的困境往往是多维度的——工作中的瓶颈、人际关系的复杂、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自我价值感的不断被挑战。因此,《探索与超越》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东方哲学等多个维度汲取智慧,构建了一个全面且可操作的“心灵自救系统”。 --- 第一部分:压力之源的解构——看清看不见的束缚 在寻求解决之道前,我们必须精确地定位问题的根源。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深度自我探查,揭示那些潜藏在日常行为之下的压力驱动力。 1. 现代压力光谱:从急性应激到慢性耗竭 我们详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压力:例如,突然的工作变动带来的“急性应激”,以及长期处于低满意度工作环境下的“慢性压力”。我们将探讨皮质醇(压力荷尔蒙)如何持续影响身体机能,并提供工具来识别自己正处于压力光谱的哪个位置。 2. 认知陷阱的罗网:那些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 许多压力来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读”,而非事件本身。本章聚焦于常见的认知扭曲,例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考,以及“应该”句式的自我绑架。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捕捉这些瞬间闪现的负面想法,并对其进行理性的“质询”。 3. 社会比较与“完美主义”的陷阱 社交媒体时代,比较成为一种新的常态。我们深入剖析了社会比较理论如何影响个体的自尊心,以及根深蒂固的完美主义如何成为通往自我实现的最大障碍。如何建立“足够好”的标准,而非苛求“完美”,是本章的核心议题。 4. 边界感的缺失:被透支的能量 现代生活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本书将阐述“拒绝的艺术”和“个人能量预算”的概念。我们邀请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在亲密关系、职场协作中,是否过度付出了自己的时间、精力,而忽略了自我需求的设置。 --- 第二部分:心灵工具箱的构建——即时安抚与长期重塑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实操核心,提供了从短期快速稳定情绪到长期建立心理韧性的系统方法。 1. 呼吸与身体的对话:即时镇静技术 我们介绍了基于科学验证的正念呼吸法、4-7-8呼吸技巧,以及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这些技术旨在迅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焦虑高峰期提供一个“紧急制动”。 2. 情绪的命名与接纳:从对抗到共存 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地“命名”一种情绪(如:“我现在感到强烈的嫉妒”),就能显著降低其强度。本章引导读者区分“感受”与“身份”,学习如何像观察者一样,不加评判地“看见”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吞噬”。 3. 行为激活:从小行动中找回掌控感 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人常常陷入“无力感”的瘫痪。本书提出“行为激活”策略,即通过制定极小、易于实现的日常任务(如:散步十分钟、整理一个抽屉),逐步重建行动的信心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4. 认知重评: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燃料 这是高级的思维训练。我们探讨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既有的负面事件进行“意义重塑”。例如,将“一次失败的经历”重新解读为“一次昂贵的学习机会”。书中提供了详尽的“重评练习模板”。 --- 第三部分:构建坚韧的内在堡垒——长期幸福感的基石 真正的安宁并非外界环境的完美,而是内在系统的稳固。《第三部分》关注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抵御未来风暴的心理结构。 1. 睡眠科学与压力修复:深度休息的策略 我们深入探讨了睡眠质量与情绪调节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提供“睡眠卫生”的最佳实践,并介绍如何利用晚间例行程序(如睡前冥想、环境设置)来优化身体的自然修复机制。 2. 价值驱动的生活:重新校准人生指南针 许多人感到压力巨大,是因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偏离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本章指导读者清晰地界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如:真诚、创造力、家庭),并教授如何用这些价值作为决策的过滤器,从而减少“不值得感”的消耗。 3. 培养人际支持网络:高质量连接的力量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孤立是压力的放大器。我们分析了支持性关系的关键特征,并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教导读者如何在脆弱时安全地寻求帮助,以及如何有效回应他人的求助,从而建立起相互滋养的社会联结。 4. 恢复力的培养:从逆境中学习韧性 韧性(Resilience)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通过分析从历史到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韧性案例,读者将学习到如何从挫折中提取经验教训,将“创伤”转化为“成长的印记”。 --- 结语:你的心灵,你做主 《探索与超越》的核心信息是:尽管我们无法控制外部世界的风雨,但我们永远拥有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权力。这本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张地图,指引你探索自己内在的广阔疆域。通过持续的练习、自我觉察和温柔的自我关怀,你将不仅能管理压力,更能将生活的挑战转化为超越自我的契机,最终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持久而宁静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