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附录蒋百里《日本: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对比阅读,更有价值和意义。
评分既然“摆渡者”承诺可以帮助自己引开守夜人,路西恩也不会傻到自己去冒险,在实力等级较低时,单人做事是远远比不上有组织的行动,自己何必费尽心神,冒着极大危险去引开呢?
评分很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们自己。
评分让一个日本人把中国人写的这么准确,而且到现在还受用。是日本人的骄傲还是国人的无奈。
评分另外,所谓“情死”的事情,中日俱有。不过日本人的“情死”却是在被棒打鸳鸯之下个人采取的行动,忠于爱情,以死明志,而中国所谓“情死”,却在多数情况下与个人行为无关,往往是一种社会行为,是这个社会的舆论要求个人去死,比如寡妇不想要贞节牌坊,想再嫁,就会有一帮社会贤达众口一辞指责她是“淫妇”,非死不可。所以,鲁迅先生曾在他的书里说,他只在满纸的“仁义道德”里看出两个字--吃人!实在是对中国传统观念恨入骨髓地进行批判。
评分很有趣味,看看八十多年前日本人怎么看中国,相比较我们对日本人了解的太少了。
评分 评分一本好书,日本人真的了解中国
评分在随书附录张梦阳的“编后评析”里记载,当时中日危机期间,上海的年轻人踊跃加入所谓“抗日组织”,颇有赶时髦的劲头,却不过领个组织徽章,拍几张照片而已,到日本人真打了进来,个个把衣服一收跟没事儿人一样。可日本人不一样,在他们眼里,参加了抗日组织就是抗日分子,所以他们按部就班地搜捕参加抗日组织的中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