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集字对联》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集字类书法碑帖。集智永楷书字体,共收楹联45副,方便读者临习、创作。《米芾行书集字对联》是“集字字帖系列”丛书之一,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书法字帖的又一力作。
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楹联、诗词作品集,适合已有临帖基础,尚缺创作经验的读者使用。本书尊重原帖原字,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读者创作时提供参考蓝本。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本书通过集字成对联集中展现米芾行书书法艺术,按字数多少、书写难易排列,便于临习。
   初学书法者必然先从临摹古人碑帖开始,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阶段以后则开始进入创作阶段。“从临帖到创作”是学书过程中必然面临的跨越,然而这一步跨越往往困难重重,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或者没有跨好而误入歧途。使用集字字帖来作为“从临帖到创作”的过渡,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为此,我们邀请资深书法教育家编辑出版一套从历代著名碑帖集字而成的楹联与诗帖,借助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气息贯通、笔画呼应,力求以最完美的效果呈献给读者。
   米芾(1052—1108),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 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后定居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擅书画,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编者耗数月之功,对每副楹联中的选字反复斟酌推敲,做到既忠于原著,所有点划仍出于原帖,无一笔代写,又不生搬硬套,适当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协调,终成此帖。因字源条件所限,有些对联或在平仄协调上尚存不足,我们且以较为宽松的眼光对待,还望读者见谅。
我最近淘到一本关于明清家具鉴赏的宝典,名字叫《格物致新:明清硬木家具的结构与美学》。说实话,我对家具的研究一向浅尝辄止,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平衡得恰到好处。它从榫卯结构的科学性讲起,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椅子能够流传数百年而不朽,这背后蕴含的力学原理太令人震撼了。书中对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的纹理特点、历史价值也做了详尽的对比,配图非常精细,即便是木纹的细微差别也能清晰呈现。看完之后,再去古玩市场看到那些老家具,眼光立马不一样了,不再是单纯看价格,而是能品出其中凝结的工匠精神和历史沉淀。
评分前阵子买了本《世界哲学思潮流变:从古希腊到后现代》,原本抱着“挑战自我”的心态去翻阅的,没想到读下来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它没有陷入复杂的术语泥潭,而是通过梳理哲学家们提出的核心问题和他们提供的解决路径,勾勒出人类思想演进的大脉络。作者很擅长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康德的“三大批判”或是尼采的“权力意志”,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所提出的那些关于真理、存在和价值的问题,这本书真正激发了我对世界本源的探究欲望。
评分近期读完的这本《飞天舞者:敦煌壁画中的乐舞艺术》,简直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这本书的色彩还原度极高,那些饱经千年风霜的壁画人物,在书页上仿佛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它不仅仅展示了壁画的图像,更深入考证了唐宋时期乐器的形制、舞蹈的姿态和音乐的构成,让我领略到那个时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反弹琵琶”这一经典形象的详细解析,作者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还原了那一瞬间的艺术张力。对于对宗教艺术、舞蹈史或者古代服饰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细节和深度绝对是顶级的享受。
评分最近在读的这本《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赏析》,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新视角。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做得极其出色,高清的园林照片配上详尽的解说,让人仿佛真的漫步在了苏州的拙政园或是杭州的西湖之畔。它不仅仅罗列了各个朝代园林风格的演变,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是如何通过精妙的设计实现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借景”和“对景”手法的细致分析,这让我在欣赏那些经典园林时,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看到其中蕴含的匠心和智慧。对于想要了解中国传统美学和建筑艺术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与进阶之作。
评分入手这本《宋词意韵探微》之后,我简直爱不释手。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宋词解读,它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将每一首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心境,乃至当时的社会风貌,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对苏轼那几首豪放派的解读,简直是点石成金,让我这位原本对豪放词理解不深的读者,瞬间领悟到了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当时的绘画、音乐资料,使得阅读体验非常立体。装帧设计也很有古典韵味,纸张的质感摸起来非常舒服,墨香中透着一股清雅之气。读完这本书,感觉不仅是品味了宋词的文字之美,更是浸润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之中,对宋代的文学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